第四百五十六章征高句丽 - 大唐:开局我就是开国将军 - 施恩不图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五十六章征高句丽

李世民确立了李治的太子之位后,直接开始对李治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同时李世民也开始清扫朝廷中残存支持李泰的残党,为李治顺利继承大统铺平道路。

作为太子太师的赵子云也需要常常出入东宫锻炼李治的思维能力,回答李治的问题和疑惑。

同时不遗余力地调高李治的威望,让大唐的百姓能较快的接受李治成为太子的事实。

而谋嫡失败的李泰一出长安便直接大病了一场,等封地之后更是整个人都瘦了一圈。

而且他每日都西望长安,不过可怜视线被一片山阻挡。

至于流放安北的李承乾,在离开困顿了自己近二十年的皇宫和长安后,整个人的精神状态反而有所好转。

虽然他已经被废为庶人,但是李世民和李治还是关心他,给他配备近一百人的随从侍奉。

可是李承乾终究是没有逃过病痛的折磨,虽然精神状态比之在皇宫时好在数倍,只是他的身体已经是千疮百孔。

如今的他像是灯油快要枯竭时的油灯,纵使能够发光却也时日无多。

大半生都被囚禁在东宫中的鸟儿在离开牢笼不足一年,便病死在黔州的府上。

李承乾病死黔州的消息传来,正在和赵子云等人商议高句丽、新罗等国情况的李世民当即昏倒过去。

赵子云紧急将李世民救醒,又让御医施针稳住他的脉象。

“子云,高明就这么没了!”

李世民握着赵子云的双手,整个人憔悴了许多。

赵子云看向一旁旁听的李治,李治连忙上前扶住李世民说道:“父皇,还有儿臣在,还有儿臣在!”

李世民扭头看向李治,在眼睛湿润前闭上眼睛,强忍着悲痛示意重臣们先行回去。

赵子云对李治点点头,叮嘱他好好照顾李世民,和李勣等人一同离开皇宫。

等到赵子云等人离开,李世民和李治两人方才留下泪水。

“雉奴,明日废朝,派人前往黔州吊唁!”

“就以国公之礼安葬高明吧!”

李治听后点点头又补充道:“还请父皇加赏大哥遗孤,酌情给予……”

李世民闻言轻笑着摇摇头说道:“雉奴,这就是你的事情了,父皇也老了,象儿和厥儿童帽还小,等到他们长大,你这个叔叔可不能吝啬。”

赵子云将李承乾病逝的消息告知长乐,长乐当即泪流如注,请求赵子云在家中供奉李承乾的排位。

对于长乐的请求,赵子云没有拒绝,他已经在家中供奉了长孙皇后的排位,加上李承乾也不麻烦什么。

废太子李承乾病逝的消息在长安城中也引起了不小的热度,百姓多半都是都是往昔,毕竟现在李治成为太子,之前李泰一派为李泰树立高大人设遭到清算,如今李泰也只是以文名见长。

长安的百姓果然是健忘的,谋嫡失败后,没有人会记得一个遭到降封的失败者。

李世民在长安也为李承乾在皇宫中举办了一场小型法事,算是为李承乾跌宕起伏的一生划上句号。

废朝三日后,李世民再度召集赵子云和李勣等人,商议高句丽和新罗、百济的战事。

如今百济和高句丽正式联手,对新罗重拳出击,新罗在百济高句丽联军的一套组合拳下,一连丢到四十余城。

百济的兵锋直逼新罗的对唐港口重镇党项城。

一旦百济攻陷党项城,新罗西面对大唐的窗口将被封闭,新罗会陷入更加被动的境地。

新罗权臣金春秋亲自入唐祈求大唐出兵援助,同时表示大唐打下的高句丽和百济土地全部归于大唐。

李世民思索一番后,决定趁着自己还有精力出征,为自己的雉奴解决掉辽东地区的隐患,也算是自己亲征高句丽,留下李治监国,锻炼锻炼李治。

对李世民想要御驾亲征的决定,赵子云第一时间选择了反对,长孙无忌也跟着反对。

毕竟如今大唐的体量,完全没有到皇帝御驾亲征高句丽的地步,而且如今李世民也明显苍老,精力也大不如以前。

赵子云向李世民提议,可以让太子李治作为监军,跟随自己的大军一同出征,从而锻炼李治的军务能力。

不过李世民否决了赵子云的提议,不论是提升士气也好,还是锻炼李治也罢,李世民如今只是想要证明自己还没有老去,还是那个能穿着两层铁甲,挺枪突入敌阵的威武秦王。

甚至李世民此战赵子云都没有跟随李世民一同出征,被李世民留下来辅助李治监国。

李世民统领十万大军很快便从长安出发向着辽东地区进发。

而原本应该留在长安监国的李治,竟然一路送别李世民的大军直到定州。

整个朝廷的中枢也都跟着李治和李世民来到了定州。

赵子云对李治的操作有些摸不着头脑,不过倒是能够理解,毕竟李世民已经不复往昔,战场上又是刀剑无眼。

“太师,你认为父皇如今能够大破高句丽一举得胜归来吗?”

面对李治的问题,赵子云将军情奏折发放在李治的面前,轻笑着说道:“陛下有李尚书等一干文武护卫,定能克敌而还。”

“如今太子殿下还是快些审阅奏章,整个大唐可不仅仅只是辽东的战事!”

李治听了赵子云的话苦笑一声,深吸一口气继续埋头在各地送过来的奏疏中。

李世民指挥大军一连攻克高句丽十余城,凶猛的兵锋却止步在了安市城前。

安市城守军奋力抵抗,唐军虽然众多,但是安市城城小又占据地利,唐军的优势完全施展不开。

而李世民又没有调动赵子云的大军,唐军在安市城前和守军大战数十日,仍旧没有攻克安市城。

此时辽东地区已经进入深秋,天气马上就要转冷,李世民担心重蹈隋炀帝的覆辙,果断选择在辽东尚未进入冬天时退兵回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