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二章吐蕃来使
因为《侍母图》,李泰取得了李世民的大量好感,李世民将图挂在武德殿,还让李泰画一副长孙皇后的梳妆图,以供自己思忆。就在李泰不断取得李世民的好感时,李承乾整个人像是六神无主一般,浑浑噩噩地待在东宫中。
加上抱病在床,皇宫中几乎看不到了李承乾的身影。
原本李承乾自己争取到的优势直接拱手让给李泰,李世民又恢复了对李泰的宠爱。
而李承乾竟然将对母亲的相识寄托到了几个男宠身上,整日和他们黏在一起。
西突厥此时双方也因为大战两败俱伤,李世民接到消息,认为时机已经成熟,将赵子云等大将唤来。
如今李靖腿脚不便,李世民已经很少麻烦他,更多地让他在府上休养。
赵子云已经成为了李世民手下武将第一人,接替了李靖的任务。
来到武德殿,赵子云直接给出李世民自己的意见。
“臣的意见是派出臣驻守在西域都护府的一万大军和西突厥的乙毗咄陆可汗大战。”
“同时派出一支奇兵自陇右和安北都护府出兵,直扑西突厥的沙钵罗咥利失可汗王庭!”
赵子云的计划得到了侯君集和程咬金等人的支持。
李世民看着坤舆图思索了片刻后也肯定了赵子云的计划。
就在大唐君臣准备行动出兵西突厥,将两败俱伤的西突厥两个可汗击溃时,却收到了来自吐蕃的国书。
吐蕃再度派使者前来想要迎娶大唐的一位公主。
之前在赵子云率领大军征讨高昌时,吐蕃就派人前来,但是遭到大唐的拒绝。
如今吐蕃再次前来,而且还是带着五千两黄金和无数珍宝作为聘礼前来。
李世民不禁哑然失笑,询问赵子云等人的意思。
赵子云向来是反对和亲的,若是能靠拳头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要把事情复杂化。
“陛下,吐蕃这些年来时常袭扰我吐谷浑地区,吐谷浑王伏允多次上书。”
“陛下念在丧期中,不愿和他们大动刀兵,反而滋长了他们的信心。”
“臣认为拒绝吐蕃的求亲,而且这聘礼应当作为他们对大唐的进贡留下!”
听到赵子云的话,程咬金跟着附和道:“子云所言不错,吐蕃小邦也敢趁着太武皇帝和文德皇后丧期屡次扰我边境,臣认为必须要惩戒他们!”
其他的武将闻言也纷纷表示拒绝求亲,同时扣下聘礼,若是他们胆敢反抗,就直接灭国。
李世民对武将们的斗志十分满意,但是认为要想接见一番吐蕃的使者,若是能不费刀兵让他们归顺,就没有必要动刀兵。
因为吐蕃使者的意外来访,导致大唐对西突厥的行动暂时延缓,毕竟西突厥如今老老实实地内斗,没有袭扰大唐,而吐蕃一边想要和亲,一边又不停袭扰吐谷浑地区。
现在解决吐蕃要比解决西突厥更为重要。
赵子云记得历史上吐蕃就是求亲不成,攻打大唐吐谷浑地区和蜀地,结果遭到唐军的猛烈攻击,最后老老实实带来聘礼取回文成公主。
但是如今大唐国力强盛,吐蕃不敢贸然入侵,只得袭扰吐谷浑地区。
一边想大唐施压一边想大唐求亲,想要通过这种方式让大唐同意和亲。
不过如今的大唐可不是历史上的大唐,对于吐蕃的扰边挑衅,会直接重拳出击。
但是李世民想要向见见吐蕃使者再做决定。
不久之后,吐蕃使者禄东赞便带着使团来到了长安城。
李世民也第一时间接见了禄东赞。
因为得知禄东赞善于辩论,李世民不仅召集了赵子云等武将而且将长孙无忌和魏征等人也唤过来,想要会一会禄东赞。
禄东赞知道如今大唐兵强马壮,不能来硬的,否则会给吐蕃带来灾祸。
一开始,禄东赞便是夸耀大唐的兵马强盛,疆域辽阔,又夸赞自己一路来所看到的大唐繁华景象。
他的这一番夸耀当即让李世民和一帮武将不禁有些洋洋自得起来。
但是赵子云和魏征等人明白这是禄东赞的诱敌之计,先通过夸赞大唐来拉近和李世民的关系,然后抛出自己的观点,这样一来李世民可能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落入他的陷阱中。
然而李世民在洋洋自得之后,轻笑一声说道:“既然看到我大唐兵强马壮为何还要袭扰我大唐吐谷浑地区?”
“莫非是想要见识我大唐铁骑的厉害?”
李世民的忽然转变,让禄东赞猝不及防,前一刻还洋洋得意笑意连绵的大唐皇帝,瞬间变金刚怒目虎视眈眈。
这种变化让禄东赞一时间有些失了分寸。
不过禄东赞还是很快调整过来,面对大唐皇帝的威胁,禄东赞不卑不亢地出言说道:“皇帝陛下,不只是大唐有不可阻挡的铁骑,我吐蕃的铁骑也从不畏惧敌人!”
“若是大唐皇帝想要和我吐蕃开战,我们随时奉陪!”
李世民见禄东赞不卑不亢,笑着点点头,看向禄东赞说道:“若是我大唐不想和你吐蕃开战,还想要让你吐蕃对我大唐俯首称臣呢?”
禄东赞闻言轻笑一声说道:“大唐皇帝莫非是在说笑?”
“我吐蕃也是由二十万勇士,为何要对大唐俯首称臣?”
“如今迎娶大唐公主,只是想和大唐成为兄弟之邦,永结秦晋之好!”
此时赵子云轻笑一声说道:“你是将我大唐比作一统四海的秦呢?”
“还是将我大唐比作被三家瓜分的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