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第四百二十九章李渊驾崩
赵子云得知李渊驾崩的第一反应是大唐最少三个月内不能动刀兵。甚至是一年以内李世民为了表示对李渊的思念都不会擅自动刀刀兵。
这让赵子云出征西突厥的计划必须后延,好在之前的计划就是观察情况,得渔翁之利。
如今西突厥两边还没有分出胜负,大唐也不需要急着出兵吞并西突厥。
长乐则在得知消息的第一时间瞬间泪流满面,整个人哭的几乎要昏厥过去。
朱婉连忙安抚长乐,同时派人去宫中询问情况。
赵子云也反应过来,当即安抚长乐,将长乐情绪稳定下来。
很快程咬金便来到赵子云的府上,和赵子云谈及此事。
赵子云认为如今太上皇驾崩,他们这些臣子应当听从李世民的命令,不可贸然入宫。
程咬金听了赵子云的话,当即前去告知一帮武将不要擅动,等待李世民的旨意。
很快李世民便下达了旨意,宣布群臣入宫吊唁大行皇帝。
赵子云将长乐交给朱婉照顾,和程咬金等人结伴前往皇宫。
众人在皇宫外便换上李世民特意为他们派发的素衣麻帽,在禁军的带领下进入皇宫之中。
李渊驾崩的消息很快便传遍了长安城,长安城中的百姓也纷纷将家门前挂上纸糊的白色灯笼。
各市的酒楼也纷纷停止营业,等待七日之期过后再度营业。
屠夫们也不再宰杀猪羊,毕竟最少三日内都不得食用荤腥。
就连胡商也有馍有样地在腰间系上白色布带对李渊的驾崩表示哀叹。
皇宫之中已经是一片白色装点,群臣也没有往日在皇宫中讨论政务的热烈。
每个人脸上都是挂着悲伤的面孔,可是具体有没有伤心,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李世民没有选择太极殿,而是在武德殿中接见了群臣,似乎是在通过这种方式思念驾崩的李渊。
太子李承乾和越王李泰也来到了武德殿。
一入武德殿,李泰便开始痛哭流涕,诉说着李渊对自己的宠爱。
一旁的李承乾见状知道不能让李泰压过自己,也跟着痛哭起来,诉说着李渊的慈祥和功绩。
赵子云看着李承乾和李泰两人一个比一个哭的伤心,心中不由冷笑一声。
李渊在世时,他们两人可没有这么去拜见过李渊,如今李渊驾崩就开始在李世民和群臣面前表演起来。
李世民如今看起来也异常的憔悴,而且不是装出来的,看来李世民应该几日前就感觉到李渊大限将至,所以一连数日都没有睡好。
李世民看到两个儿子哭的如此伤心,也长叹了一口气,强撑着对众人说道:“上皇驾崩,朕只觉天塌地陷,上皇开我大唐一统四海功绩超然……”
说着李世民便痛苦起来,无法说出完整的话。
李泰和李承乾见状连忙上前抱着李世民痛哭,父子三人抱成一团痛哭流涕。
群臣们也反应过来跟着呜咽起来,几个老臣忽然发声大哭,顿时武德殿哭声一片。
赵子云站在人群中间环顾四周发现多数大臣都是真的哭出几滴泪,只是自己实在是哭不出来。
不过赵子云也不能太过分,只好低着头一言不发,等待众人冷静下来。
然而事情的发展有些超出赵子云的意料,不知是李承乾真的惦记李渊的好,还是用力过猛,李承乾竟然在武德殿哭得昏厥过去。
李世民见状也有些没想到,好在御医在就在外面候着,连忙施针救治李承乾。
但是李承乾被救醒后,又一次哭得昏厥过去。
面对如此用力的李承乾,李泰多次尝试,但是肥硕的身体给了他超出常人的肺活量,他的尝试全部失败。
反倒是因为太过用力把哭声弄得向笑声一般,引起李世民侧目。
此时长孙无忌出列对李世民拱手说道:“陛下,如今上皇驾崩,是否应该先让臣等思索谥号?”
李世民点点头示意抱着自己的李泰松手,李泰连忙撒手恭敬地推到殿中。
李世民看了一眼御医救治中的李承乾,心中多少有些暖意,看来高明还是个仁孝的好孩子啊。
李承乾在御医的施针后苏醒,御医连忙给李承乾喂了一口参片,让他含在嘴里。
李世民见状也上前拍着李承乾的肩膀说道:“好孩子,你可要照顾好身体,不要过度悲伤身子出了问题。”
叮嘱了李承乾,李世民看着殿中哭哭啼啼的众臣,出言说道:“诸位爱卿上皇驾崩,还请诸位爱卿为上皇择谥号!”
原本哭哭啼啼的群臣闻言瞬间安静下来,引得赵子云心中一阵发笑,你们好歹再装一下,没有必要这么快就从悲伤中脱离出来吧。
此时赵子云也抬起头,神色和往常一样,显然根本没有流泪。
不过此时也没有人盯着赵子云看,群臣都在思索着李渊的谥号。
群臣议论一番最后得出结论,李渊谥号“太武皇帝”。
长孙无忌将群臣商议好的谥号告知李世民,李世民听后稍加思索便点头同意。
毕竟大唐以武起国,李渊建立大唐也是一番征战,最后一统四海,谥号为太武没有什么问题。
如今李渊谥号已经定下,李世民便继续往下走,宣布皇宫之中三日不生火,三月不吃荤腥。
全国七日不食荤腥,一月之内不得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