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百官进谏 - 大唐:开局我就是开国将军 - 施恩不图报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四百二十三章百官进谏

长孙无忌没有继续留在天牢,而是吩咐禁军做好守卫工作,优待赵子云。禁军自然不敢怠慢长孙无忌和赵子云,连连答应长孙无忌。

赵子云看着长孙无忌离开,对守卫的禁军问道:“陛下对你们可有什么交代?”

禁军听到赵子云主动询问,连忙上前拱手说道:“回禀神威王,陛下并无交代!”

赵子云点点头挥手示意禁军离开。

长孙无忌离开天牢之后,再次来到武德殿前,此时众人还是没有受到李世民的召见。

李靖看到长孙无忌前来,上前拉住长孙无忌问道:“司空,你此番可是去了天牢之中?”

此时的李靖已经年迈,曾经的大唐军神也因为身体原因腿脚不便。

长孙无忌听到李靖的话轻笑一声,然后看着面前的众人说道:“神威王如今在牢中一切安好。”

众人闻言算是松了口气,只要赵子云没有出问题,君臣之间就好不会出现太大的裂痕。

就在众人等候李世民召见时,长孙皇后也从后宫过来,看到群臣站在武德殿外,当即下令宦官为众人赐座。

群臣见到长孙皇后也纷纷向她行礼,长孙皇后知道群臣都是因为赵子云的事情而来,轻声询问殿外的宦侍得知,李世民在武德殿中,什么人都不见。

长孙皇后点点头,走到长孙无忌的身旁,询问有关的情况。

长孙无忌将赵子云告诉自己的告知给了的长孙皇后。

长孙皇后以为赵子云的是因为自己的嘱咐,才进言触怒了陛下,心中也有些愧疚。

“兄长,你们在外面稍候,我先进入殿中看看情况!”

果然李世民虽然不想召见群臣,但是没有拒绝长孙皇后的求见。

群臣看到长孙皇后顺利得到召见,心中也安稳了一些,只要陛下还能听进去皇后的话,就说明陛下还没有彻底失控。

长孙皇后进入武德殿,第一眼就看到了噤若寒蝉的宦侍和一地的纸笔案卷。

显然李世民是在武德殿中大发雷霆,将这些东西打乱一地。

李世民这是坐在胡椅上低着头一言不发。

殿中宦侍看到长孙皇后挥手示意,连忙小心翼翼地离开武德殿。

长孙皇后则轻声走到李世民身旁出言说道:“陛下,若是让群臣在殿外一直等待,怕是不妥。”

“卫国公如今身体已经大不如前,若是因此坏了国朝柱石可该如何?”

李世民闻言抬头看向长孙皇后,眼中的暴戾褪去几分,起身对长孙皇后说道:“让他们回去吧,朕今日没有心情见他们。”

长孙皇后这时上前将李世民按回到椅子上,轻轻揉着李世民的肩膀,尽量先让李世民心绪平静下来。

“如今陛下将神威王打入天牢,群臣不明就里,自然要拜见陛下。”

“神威王乃是国之柱石,当年渭水之战,若非神威王一人生擒颉利,战事还不知会如何。”

“之后神威王帮助陛下平定国内叛乱,分解世家,稳定大唐的国内局势。”

“又北征突厥、薛延陀,平定西域和吐谷浑。”

“若是此等功绩的柱石,仅仅因为触怒陛下就入了天牢,群臣和百姓会如何看待陛下和妾身?”

长孙皇后说完,明显感到李世民身子变得僵硬,显然是听进了自己的话。

此时李世民长叹一口气将长孙皇后拉到面前,深吸一口气说道:“观音婢,如今事情已经发生,朕已经将赵子云打入天牢,如此一来可该如何处置。”

长孙皇后听到李世民这样说,心中也松了一口气,只要李世民知道悔改一切都还来的急。

长孙皇后成功安抚李世民,让李世民心绪稳定下来。

殿外的群臣也相互间低声讨论了起来关于赵子云的相关事务。

此时有人将不少长安城的孤老因为孤老院提案而前去神威王府闹事的事情告知众人。

群臣一听不用想到都知道幕后的推手是谁,此时魏征忽然出言表示自己要劝谏陛下,让陛下不要太过放纵越王。

言官得知此事自然是全力支持,长孙无忌原本也有同样的想法,和魏征不谋而合。

其他的官员此时看向一旁的李承乾,李承乾见状自己不便出现在此,否则就是纠结百官攻讦越王。

“诸位,孤就不在此处久留,稍候再来拜访父皇!”

李承乾离开武德殿却并没有直接回到东宫,而是直接来到了关押赵子云的天牢之中。

禁军对太子的前来有些惊讶,恭敬地将李承乾带到赵子云面前。

李承乾看到赵子云盘坐在地上,当即拱手对赵子云行礼道:“没想到孤给神威王带来如此多的麻烦。”

赵子云见到李承乾这副模样就知道李承乾误以为是他导致自己招惹到了越王,从而给自己带来这么多的麻烦。

“太子殿下,此事和你关系不大,你不要误会了!”

赵子云的话直接让李承乾愣住,摸不透赵子云到底是怎么想的。

李承乾看着面前神态自若的赵子云,皱着眉头思索了片刻后出言询问。

“神威王,你此言何意?”

“当初越王登门向神威王寻求帮助一起对付孤,神威王拒绝了越王方才导致越王对神威王记恨在心。”

“如今越王更是向父皇进谗言,让父皇将神威王关在天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