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筹备书阁
此人正是那日在勾栏院中参加诗文比赛的寒门学子。赵子云看到他,真觉得这世界真小,在哪都能碰到。
“相逢就是缘分,我们能再次相遇,说明我们的缘分很深。”
赵子云面带笑意,客气的说道。
那寒门学子微微鞠了一躬,表示行礼。
“在下,要不是运气太好,真的不可能碰到二位的。”
“自从上次一别,在下对公子的诗文是多加研究,深深为公子的学识和文采所折服,我辈当中,实难发现与公子匹配者。”
寒门学子再次行礼,这就属于文人之间的相互尊敬。
赵子云不是真正的为人,又不属于这个时代,对于他们的这种礼节实在有些不知如何去做,只能学着他的样子,微微行礼。
“公子不必客气,你们的文采都是小女子所仰慕的,公子的文采也是相当斐然。”
“今日再次相遇,不妨让我为大家准备一桌酒菜,大家坐下来细聊。”
朱婉明显知道赵子云不喜欢这种繁文缛节,也算是帮他挡了过去。
之后他们就在内厅边喝边聊。
经过聊天之后,赵子云才知道这个书生名叫薛宁,属于河东人。
一直想要通过自己的才学报效国家,奈何师出无名,又没有门第。
基本很难进入官场,本身也通过了几次考试,但最终还是被挤了出来。
据他本人所知,其实凭借着他的才学,也是可以及第,但不知最终怎么就被一些家族人员挤掉了。
当朝官员之中,世家大族的人,就占据了半壁之多。
外人即使有才能,未必就能出头。
这人一说,赵子云也是感同身受,据他对于古代历史的浅显了解,这是实情。
本身进过这段时间的融入,也早发现了这么多的弊端。
这也是他打算破开时局的一种手段。
开创书阁,开设学舍,从寒门选拔人才。
只不过学院和选拔人才,这都是朝廷的事。
自己虽然也有想法,但是现在却没时间去搞太多。
“薛公子,你若有心报过,我到时可以帮你的。”
“只要你加入我这书阁,帮我们尽力打理,我必让功成名就。”
赵子云激昂的说着,薛宁也是激动的听着。
“当真?”
“我赵某人说话,从来都是说一是一。”
赵子云对着薛宁郑重其事的说道。
身旁的朱婉看到他二人这一唱一和的样子,觉得甚是好笑。
这薛宁并不知道赵子云的身份,只当他是一个某个世家的公子哥。
当然,朱婉和赵子云并没有点破。
最后赵子云拿出了他的印刷工具。
薛宁看了之后,甚是惊讶,完全不敢相信,这竟是出自赵子云之手。
“公子乃大才也,薛某自愧不如,请受薛某一拜。”
说着他又要向赵子云行拜礼,赵子云就心慌了。
“薛公子,你我平辈论交,在说你比我还大一点,你就不要再行礼了。”
经过赵子云的说劝,后面薛宁才慢慢的不那么拘束。
“我这个书阁以后就交给你了,另外,这几本诗词集也给你,作为我们以后开张的最大资本,这只是一小部分。”
赵子云表示对薛宁的完全信任,毕竟他现在很是缺人呀。
薛宁看到赵子云对他的态度,也是十分的感动,就差感激涕零了。
薛宁随手将诗词集翻阅了一下,就被里面的内容所折服。
“妙哉!妙哉!”
薛宁情不自禁的就喊了出来,他实在是被赵子云的才学所叹服。
看到他的样子,赵子云只能是尴尬的笑了。
这些东西都是唐诗宋词里边的节选。
什么李白,杜甫,白居易,苏轼等等的作品。
这些都是他最熟悉的内容,想必肯定能在大唐的天下造成轰动。
如果此时有热搜的话,他相信必能上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