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石头卧铺 - 重生之乡野 - 天龙八步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重生之乡野 >

第26章石头卧铺

大家都非常认真的倾听张煌的工作要求,牢牢的记在了心里面,不懂的还认真的询问,直到心里有数为止。

几个小时以后,就来到了蒙省的地界,一个名叫石头卧铺的镇子上。

这个镇子四周都是花生种植户,三年以前这里还只有一些松江那边过来的人种植大豆和玉米,这两年花生价格上扬,就改变了种植方向。

蒙省这边的土地非常肥沃,就算比不上黑省那边的黑土地,但是也要比松江这边远不如以前的黑土地强多了。

松江这边的黑土地因为频繁的种植,已经变得不再那么肥沃,并且不少地方都已经开始沙化。

现在整个国内最肥沃的土地,除了黑省就是蒙省了!

张煌的朋友就是石头卧铺的居民,两个人是在他毕业以后做直销的时候认识的,后来大家各奔东西,却还是有些人保持联络。

李金柱就是其中一个。

“李哥。”

张煌给李金柱家里买了不少礼物,而且还帮亲戚们都买了一份礼物,这样是为了大家更好的相处。

李金柱是个很实在厚道的中年男子,但同时也是个很有能力的人,只是因为文化水平不高加上运气一直都不太好,才耽误了发展。

直销散伙以后,他就回到了石头卧铺,继续在当地的火车站卸货,守家在地过着清苦的日子。

他自己家里没种地,因为种地成本很高,没有那么多的底子。

但是李金柱每年都会在火车站里没有活儿的时候出去给人种地或者秋收之类,为的就是多赚一些钱。

所以,他对花生的质量掌握没有问题,而且在本地也混得开。

石头卧铺这种地方天高皇帝远,并不像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太平,前两年南方过来收货的贩子和客商说失踪就会失踪,因为附近都是一望无际的原野,距离原始森林和边境都不远,所以想要破案难度系数很大。

很多,最后都变成了悬案。

这两年肯定是要比以前的环境好多了,但是想要在这里消停的搞收购,没有一个能够在本地吃得开的人撑场面肯定不靠谱。

李金柱的舅舅就是石头卧铺的一把手,有事儿绝对好使!

张煌给这位看起来很朴实的舅舅买了两千多的礼物,还给老爷子的两个孙子外孙子都塞了一千元的红包。

人家是真不要,但张煌一番诚恳的说辞,还是让人家收了下来。

“煌子你放心好了,以后无论什么时候你过来办事儿,只要不违法的事儿,二舅都给你托底。”老头儿很平静的说。

张煌双手举杯敬了二舅一杯。

午饭之后,张煌和李金柱就忙碌起来了,二舅的两个儿子也都加入进来。

他们都和李金柱是一样的性格,有能力但是比较内敛,厚道可靠。

李金柱和两个表哥都已经成家了,他们负责收购,他们的妻子就负责算账,都有很可观的收入,不比张煌带来的亲戚们低。

甚至,还要更高一些。

家里的亲戚对此都很理解,毕竟在这里收购花生,还要依靠人家来保证不出乱七八糟的问题。

大家都不是什么都不懂的小孩子,人情世故都心里亮亮堂堂!

李金柱和两个表哥都认识本地大车,雇了十多辆,下乡去抓货。

张煌则坐镇石头卧铺镇里刚刚成立的收购点儿,主要由二舅妈和二舅妈的两个弟弟来负责收购。

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

二舅妈和两个弟弟都是精明又厚道的那种人,所以人家很珍惜这个机会,通过自己的人脉不到一个下午就有人送来超过三百吨的货。

本地花生质量普遍都要比松江那边更好一些,只是因为收购的少而且偏僻不易让大货车行走,才会导致价格很低。

这几年过来收购的都是压低价格,或者是通过大货车运出去卖掉。

因为种植成本要比松江那边低了至少一半,产量却要高出四分之一以上,所以即便是低价折腾,还是非常的划算。

张煌本来给出的收购价格是两块钱,但是到了这里发现一块八就能够收购最好的货色,而且本地的产量真的很牛毙。

松江那边过来的种植户,最低都是十公顷以上的种植面积,今年花生大丰收,每公顷的产量超过九千斤,甚至有的达到了万斤。

而在松江那边,达到七千斤就算是很牛了!

一个种植户收购下来就是五十吨左右,三百吨其实也就是五六个种植户的量。

下乡的收购数量更大,一个下午就收上来两千多吨。

每吨的成本价格在4500左右,第一天就扔出去一千多万!

张煌这次做生意的钱,都是通过舒梦的人脉抵押了九龙湖拿到的低息贷款,共计是四千五百万。

张煌也没想到第一天就能够收上来将近一千五百吨的花生,本地花生皮白油大果实水分合适,收之前就已经过了筛。

连夜战斗,第二天中午之前,第一批货就已经通过石头卧铺的火车站运走了!

共计走了二十多个火车皮!

这件事儿还是靠二舅一个电话搞定,老爷子在本地真的是呼风唤雨,非常的牛毙!

石头卧铺这边继续收购,张煌直接乘坐火车前往货物运送的终点蓬莱省的一座城市。

张煌其实可以不去,因为舒梦都已经安排好了人手直接在那边接货,这次的生意她那边能够拿到两成利润。

张煌负责收购,其他的她都负责。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