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学习,为了以后
上课时间临近,春天的中午没有那么久的午休时间。梦寒需要收拾好东西回教室了。
坐在一旁的陈文看到梦寒准备离开,便将自己的碗筷放到水池里。向母亲打了个招呼,跟着梦寒离开,要一起去教室。
虽然中午的饭菜没有那么好,但是因为陈文母女不打算出去吃,能在学校吃到这样子的已经很好,并不挑剔。
陈文知道知足者常乐的道理,走之前还不忘向食堂阿姨道别,表示感谢。剩下她的母亲还在食堂和这些阿姨交流。
这些差不多同龄的人,加上又是家长和学校的关系,可以存在很多的交流的话题,一时间不会结束。
下午三点四十需要进入到教室,现在已经三点二十。陈文跟着梦寒进入教学楼,被很多人盯上。
“喂,他们干嘛老是盯着你啊?”陈文终于忍不住询问梦寒,她很是受不了这样的眼神,因为梦寒的原因,她也会总被时不时的看到。
“因为你。”梦寒说道,自己也感到无奈,所有人都对自己自己带着一个女孩另眼相看,可是陈文一直跟着而自己,还不愿意离开,实在是。
“我?”陈文疑惑,不太理解梦寒这句话的意思,怎么叫因为自己啊,明明大部分的人都是看向梦寒的,自己是连带关系。
“我没有朋友。”梦寒说了这样一句话,一下子使得陈文理解力梦寒所说的意思。
梦寒没有朋友,自己出现在梦寒身边,自然引起了很多人的眼光,这其中不仅仅包括学生,还包括了老师。陈文歪着头,品味到一丝被埋怨的意思。
这其实还是很心酸的,陈文总的来说现在是梦寒的唯一一个朋友,甚至梦寒只是把陈文当做自己的邻居,还不能说是朋友,因为梦寒基本上就不和陈文说话,都是陈文主动地贴近梦寒。
一腔孤勇的选择,要么会被认为是勇气可嘉,要么会被当成行为自恋。可是陈文和梦寒之间的这个行为交流没有办法说是怎样的。梦寒渴望朋友,但是却又害怕,陈文是交朋友很多,在性格上面是第一次遇到梦寒这样的。
梦寒回到教室,这个时候教室的人已经到齐,就只剩下梦寒一个人。按正常来讲,不会这么早。至于为什么,站在教室讲台上的班主任给了解释。
“梦寒,你先回座位,陈文留一下。”班主任开口说道,语气温和亲切,听起来有一种治愈感。
她是才来这个学校的年轻教师,姓李。不到三十岁,长相甜美,散着头发,一身长裙。
至于为什么会直接带这个最好的班级,嗯……因为人家很优秀,是北京师范大学的硕士生,回到母校任教。
可能会有人问一个那么好的师范生为何会在这样一个学校教小学而不是初中,用这位老师的话说,喜欢小孩子脸上洋溢的笑容。更是因为她人生的启蒙老师就是在这所学校,也是小学老师,现在已经退休了。
梦寒看了一眼班主任,又看了一眼陈文,在班里同学诧异的眼光中穿梭,坐回到自己的位子,一句话不说,已经明白陈文为何在上楼后一直跟着自己,非要来到自己的班,为何老师会这么早在班级里。
陈文来到了梦寒所在的班级!
像是梦,又像是寒冬遇到冲天的大火,穿过无尽林海,穿越荒古沙漠,来到极北之地,一下子砸碎了无数的冰块,碎的不能再碎,就要肉眼看不到,寒冷还在,但要转瞬即逝。
梦寒现在的状态就是这样子,他怎能不希望陈文来到自己的班级,作为自己很想交好的朋友,梦寒的心里早就波涛汹涌,只是长时间的严肃的,低落的,抑郁的表情已经被管理了太久,所以现在还很难被一下子转变。
“陈文,新来我们班的同学,学习成绩优秀,和你们不逞多让,下面让她做一下自我介绍。大家欢迎。”李老师对着班里的二十五名学生开口说道。没有将陈文的最真实的成绩公布,他们虽然竞争激烈,但是不想给班里的同学一下子树立劲敌,需要循序渐进的让他们知道陈文的优秀,这样才会最好。不然会成为众矢之的的。
陈文打破先例的成为了这个班级的第二十六名,在期末的时候会被刷下去一位,依旧保持二十五个学生。
很多人会问为何一个小学的五年级的学生就要被严格的要求排名呢,只能说这是学校的安排,和打饭的情况一样,不属于特例。
学校会给这样子的最好的班级配备最好的师资力量,让他们考上学校最好的初中班级,然后进入本地区内的最好的高中,然后就是大学。
就像是形成了一条龙服务,从孩子小的时候就开始抓起来,得到了一部分的家长的支持,但更多地是反对,但是没有办法,城市中的学生教育就是这样的惨烈。
为了使得孩子一直被赢在起跑线上,学校满足了一些家长的夙愿,就行成了班级等级优差之分。
这个样子的畸形教育,违背了基础教育的原则和要求,但是谁有愿意出来说明呢。这不是特例,教育部早就拥有着为学生减负,不允许出现公布学生成绩,以学生成绩论学生好坏的标准和要求。
但是这种现象就不会存在了,恰恰相反,这样子的现象只会长久的存在下去,毛坦厂中学,湖北衡水中学,这样子有名的高中,就一直在以极其自律,极其严格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被社会上的人称为“高考机器”。
可是又能够怎样呢,太多的家长希望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他们那种厚重的期望,加上中国几千年积累的儒家教学模式和国家教育,就业现状来看,不认真学习,不取得好的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没有好的文凭,拿什么去和那些家里已经有了出路的同样年龄的人竞争。
没有钱,没有势,能够借助的只有学习,只有走向大学,才能够成功,才能够养活自己,才能够不用每一天看着年迈的父母在工地,在农田,在各种可以卖苦力挣钱的地方,风吹日晒,日夜操劳。
记住亲爱的朋友们,不是这个教育出现了问题,只是我们需要接受社会的现实,接受生活的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