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圉县(五)
几乎就在高顺攻入祠堂的同时,波才也同时开始动手了。
尽管是仅有十几人,但是波才仍然决绝的下达了冲击圉县城门的命令,得益于刘贤将大部守备士卒分别调遣前往驿馆和祠堂,因此每一处城门的守卒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何况在黄巾余祸也没有太大的侵袭位于陈留中部的圉县的情况下,波才所要面对的只有数百人。但是尽管只有数百人,那么以十几人面对数百人这种实力悬殊的对抗几乎也只有波才才敢悍然行动了。
波才动手之时恰好是正午,正是守卒换班的时间。波才单人单刀步行至城门处,面对询问他的士卒波才没有回答,他很是简单的挥刀斩杀了这个士卒。随之而来的是百姓的混乱和城门处不断涌出的圉县守卒。毛阶没有出现,他出场的时机不是现在,而是在陈到率部入城时出面安抚百姓,而现在,只有波才,而且毛阶此时出现也没有任何作用。
圉县的城门处地势平坦,从城楼向下看能轻易的看出双方的实力对比。而不论是波才还是他身后的十几人都面色平静,没有任何恐惧之色。所有跟随波才一起承担起这个任务的士卒都做好了死亡的准备,就如波才对他们说的那样:今日,无分将军和士兵,我们都是为主上效命的下属,如今主上有危急,正是吾等报效之时!
跟随波才的都是他自长社起便跟随左右的老兄弟,若说他们对徐济没有一丝恨意自然是不可能的,但是徐济同样也有恩于他们,徐济不仅帮他们摆脱贼寇的身份洗白了他们的身家更是堂而皇之成为了正式的官军士卒,更为重要的是徐济对待他们与徐济原本的部下并没有任何区别,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徐济也许不是他们的知己,但是徐济对他们的恩德却让他们感念于心,何况有波才领头,他们更没有半点推脱的意思。
波才一人站在阵前,手中的刀犹自在滴着血,他脸上的刀疤在此时更是显得格外狰狞和杀气腾腾。守门士卒中一个将校模样的大看着波才大喊道:给我上,这些贼子意欲夺门,岂能容他们肆意而为?
波才闻言纵声狂笑:儿郎们,自宛城至今,主上与我等多有恩遇,如今正是报效之时。这圉县的士卒不知死活,来,随我杀!说罢提刀直奔城门而去,身后的十余人也是刚刚在酒肆中饮过壮行酒的,此时正是血气上涌之时,当即高声呼喝着随着波才的步伐向着城门奔杀而去。
身后不远处的街角,毛阶看着波才和一众士卒格外寥落的背影,不由得慨然长叹道:督邮大人识人之明竟如斯也。
随着波才突入圉县士卒的战阵,不多时就杀红了眼,眼前是看不到头的敌人,他不记得自己究竟杀了几个人,但是从自己开始杀第一个人起到此刻已经不下十人了,却依旧看不到城门所在,身后的兄弟们也陷入了各自苦战的境地,他抬起头仔细的找寻城门所在,而后深深地看了城门一眼,自己连杀十余人离城门却依旧还有大约百步的距离,但是眼前却是密密麻麻的圉县守卒,波才咬牙再次劈翻一人,拉过边上的一个士卒道:随我来,各自为战只怕终免不了全部葬身于此,来,随我来。
被波才一手拉过的人应声道:将军,休要管我们了,只需将城门开启即可,吾等受主上之恩却无以为报,如今愿以性命换主上入主圉县。语气平静却坚决,说罢甩开波才再次冲入敌阵中,只是这士卒虽然勇烈却终究难敌数人的围攻,不多时便身中数刀而亡。
波才眼见这一幕却无能为力不由虎目含泪,大喝道:儿郎们,今日我誓与汝等共生死。杀!
随着这一声高昂的喊杀声,在波才杀第一人之时就被关上的城门传来一声巨响,波才精神一震:儿郎们,陈到将军来了,只需我们开启城门,大事济也。
此时波才的左右已经剩下不到十人了,这几人都是百战精锐,结成战阵倒也还算能够应付,此时闻听波才如是说更是奋起余勇往城门处推进,以波才为首,余下的人在波才身后结成了战阵,缓慢但是却坚定的向着城门处移动着。
而陈到能够如此及时的出现也是因为徐济之前便叮嘱了他:叔至,届时何时冲击城门由你自己决定,但是元义手中人数必然不会太多,他们会先制造骚乱,夺门之事你还需自己做,记住,无论如何保住元义的性命。因此在南门突然关闭的那一刻陈到就动了,五百士卒立刻整装奔向南门,可以说陈到选择的时机几乎完美,毕竟他不知道波才何时才会动手。而最完美的时机无疑是当波才动手的时候陈到同时率兵突入,但是这几乎是无法完成的,那么陈到对于目前的情形也能勉强的接受,只是对于波才的安危,陈到也并没有太大的信心能够保证,甚至波才他自己也清楚的知道,这是一件凶多吉少的事情,所以波才显然也是有所准备的,从他踏上城门的那一刻起就有所准备了。
此时波才感觉到自己身边的压力越来越大,越靠近城门自己周围的敌人就好像越多,手中的刀也似乎变得越来越重,眼前的景象也因为汗水和血液变得愈发的模糊,波才知道自己已经开始有些疲惫了,而身后的人数也越来越少,但是此时距离城门还是有十几步的距离,但是这十几步却仿佛天堑一般横在波才面前,这让波才感觉到无法跨越。
终于还是做不到吗?波才终究还是一个必死之人吗?波才的心中突然冒出了这么一句话,他忽然想到数月前长社那个大火之夜里的自己,想到了那个在宛城里望夜长叹的自己,似乎也曾经这么绝望过,但这一次无疑比以往的任何一次都更接近死亡。
波才又想起了见到徐济的那一天,徐济对自己说的话,波才笑了,释然却又不甘心的笑了:主上啊,波才终究还是难以叫人安心交付和嘱托,这回只怕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叫您失望了。
念及此处波才手中慢了几分,立刻被人在手臂上斩了一刀,幸而身后的士卒为他挡了一刀,否则他只怕登时便要葬身于此。只是为他挡了刀的士卒却瞬间被几刀斩成几截,波才甚至连他的脸都没能看清,而此时波才才醒悟,自己已经不是孤立无援的黄巾渠帅了,自己还有援军,还有人等着自己为他打开前进的道路,更有深陷险境的主公,波才猛然想起徐济在昨夜对他说的话:元义,我知你之心,更知晓你的志向。无需多想别的琐屑,陈留之事我还需多多依仗你方可,万望保重自身才是。
波才想到这里这才重新燃起生的希望,是啊,主上还需要我为他招降黄巾余部,岂能如此就死于此地?叔至如今被挡在城外,主上一人在刘贤这狗贼的手中只怕也难以支撑起局势,我岂能如此就死去?念头一旦通达波才立刻就感觉自己仿佛重新变得精神抖擞,尽管手臂上中了一刀但是却反而激发了他的凶性,他一把扯过被他格挡住攻势的圉县守卒的刀反手夺过,双刀轮转之下,瞬息之间便连杀三人,身后的兄弟已经只剩下五人,但波才却反而更加张狂的笑了,带着满脸的血污,大吼道:儿郎们,圉县这帮子废物竟然挡不住我们十余人,杀他个痛快,待叔至进了城只怕我们就没机会如此肆意了。波才身后的五人齐声应道:愿随将军杀敌。
波才闻言一把扯下衣襟的下摆裹住了手上的伤口,高呼道:随我杀!
波才这回不但没有杀向城门反而反身朝自己来时的方向杀去,圉县守卒猝不及防之下被六人一通砍杀扔下了十几具尸体退开几步的距离,显然是畏惧此时波才这几人的气势。而圉县守卒就依着波才如此反复的来回冲杀,没有任何的抵抗。在圉县守卒被他率领六人又斩了二十余人之后,终于停了下来。波才知道这么冲杀虽然效率颇高但是他却也知道难以久持,他甚至能听到自己身后这几人粗重的喘息声,波才低声问道:还能冲吗?
身后一个年级大约三十的汉子气喘吁吁的回答道:只怕难以再冲了,将军,不必管我们,将军只需打开城门就能放叔至将军率部入城,这便足矣。将军当以大局为重,莫在意我等的生死!
波才狠狠吐了口唾沫道:难道我要弃自己的袍泽不成?
身后的那个汉子笑了:将军,我等不过是贼寇之身,是主上恩遇才能得以成为官军,如今正是为主上效死命之时,将军何须将这罪责放在自己身上?何况将军难道不知主上如今的境遇?吾等数人生死怎能与主上大事相提并论?将军,决定!
波才闻言深深叹了口气:也罢,若我侥幸存活,定当为汝等像主上请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