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山九寨
“山主?”
面对言庭的疑问,赣县的主簿王珂恭敬的道:“正是,土匪内部都尊称这四人为山主,那些小股的山匪都受到这四大山主的辖制。”
“这四人分别是盘踞青溪、横岗一带的董琳,占据宾州大茂山的魏颖,南康一带的池容和西昌的陈文思。”
“尤其是董琳和魏颖两人,气焰嚣张,有做大的趋势。池容此人一向胆小怕事,不足为惧。”
“陈文思是这四人中唯一一个能识文断字的,落草前是个秀才。不过她一直很安分,也不像另三人一样到处劫掠,她和她的手下从来不出西昌,所以我对她的了解也比较少。”
王珂将自己所知道的情况娓娓道来,言庭暗自点头,此人虽然只是一县主簿,却对整个赣南的局势都有所了解,是个可用之人。
言庭看向褚思明,褚思明显然也很欣赏王珂,她笑着勉励了王珂一番,然后交给了王珂一个任务。
“某这里已经拟好了一份檄文,你拿下去找人多誊抄几份,派人下发给各州府,尤其是青溪、宾州等地,一定要送到。”
王珂脸带疑惑的接过褚思明手中的纸张,定睛一看,不由大吃一惊。
这檄文写的实在是激烈,而且非常的直白,上来就将赣南的匪徒大骂了一通,指着鼻子骂的那种,就差问候人八辈祖宗了。
然后就宣布要与匪徒全面开战,一举剿灭她们,让她们识相的赶紧投降云云。
王珂抬手抹了一把头上的冷汗,她看了看褚思明,又看了看言庭,这一封檄文发出去,怕不是要捅了马蜂窝。
言庭耸耸肩,这种决策方面,她是绝对听从褚思明,没有丝毫异议的。
要知道褚思明才是此次剿匪的主角,她只是个陪同,来将功折罪的。
而且凭借褚思明的才能和手腕,言庭绝不认为自己能做的比她好,在军事这方面,她还有的学呢。
王珂不敢有异议,擦着冷汗下去了。
褚思明将目光转向了言庭,道:“这一封檄文下去,至少能稳住这些贼寇月余,趁着这个时候,有件事要麻烦殿下你走一趟了。”
言庭只觉得后背一麻,咂舌道:“我就知道,不会让我闲着,说吧,让我干什么去?”
“有一支特殊的军队,非得殿下出马,才能请他们出山啊。”褚思明脸上露出神秘的笑意,仔细看,还隐约有些促狭。
言庭嘴角抽了抽,有了种不妙的预感。
事实证明,她的预感没有错,当她站在那个寨子口的时候,就有点后悔了。
“那什么,我忽然感觉不太舒服,哎呀,好像是晕船后遗症,还没好全,我们先回去吧。”言庭转身就想走。
赵玉上前拦住她,义正言辞的道:“殿下,老师来之前就交代过,这件事可关乎此次赣南剿匪的大局,您可不能知难而退啊。”
言庭看着这个榆木脑袋,恨不得跳起来敲她的脑壳,她可不就是知男而退么?
睁开你的大眼看看啊,这寨子里全是男的,我长得这么好看,万一被看上了怎么办?
当然了,这是开玩笑了,可是面对一个全是男人的寨子,她真的有点发憷啊。
她怕不是进了男儿国?
在言庭驻足的片刻,寨子那里已经有人注意到了她们,并对她们发出了警告。
言庭叹了口气,让赵玉先去跟她们交涉,赵玉长得这么憨厚,应该比较容易取信于人吧。
赵玉跟寨子的人交涉还算顺利,不一会儿,一个年长的,像是寨主一样的人,走了出来。
“老朽傅西华,不知几位客人所为何来?”
“啊,这个……”总不能直说是来借兵的吧,言庭不好意思的笑了笑,“我说是朝廷送温暖,你们信么?”
傅西华已经是个五十多岁的老头了,而且是个挺严肃的老人家,他显然并不欢迎言庭一行人,直接赶人道:“我银田寨已经隐居几十年,不欢迎外人,如果客人无事,还是下山为好。”
言庭看着这个枯瘦的小老头,无法想象他年轻时曾经带领三千藤甲兵大败吴王叛军,协助朝廷平定吴王叛乱。
不过朝廷对待傅西华和他的三千藤甲兵并不地道,否则银田寨也不用躲在深山老林里几十年。
面对并不友好的傅西华和银田寨,言庭只能硬着头皮道:“付寨主先别忙着赶人,是这样的,我听闻赣南这边的村寨常常与汉人有摩擦,我正是为此事而来,不知……”
“我们银田寨和汉人没什么好说的,汉人都是些奸诈狡猾的家伙。”
傅西华还没说话,他身后一个穿着蓝色对襟短衣长裤,脖子上挂着银质项圈的少年已经愤愤开口。
“就是,就是,汉人就会欺负我们。”
“不能相信汉人……”
傅西华身后的族人鼓噪起来,他转身扫视一圈,这才把族人不满的声音压下去。
“请客人下山吧,我银田寨不欢迎你们。”傅西华态度疏离冷淡。
“岂有此理,你们知道在对谁说话么?”郑三刀面带煞气的上前一步,手已经放到腰间的佩刀上。
“老郑!”言庭喝了一句,对她摇摇头。
郑三刀这才不甘的退回言庭身后,只一双眼睛还凶狠的瞪着银田寨的人。
傅西华皱了皱眉,他从郑三刀的身上感受到了一股煞气,直觉告诉他,这些人的来历并不简单。
言庭是来与银田寨的人商谈的,而不是来以势压人的,她很清楚,除非心甘情愿,否则是不可能让三千藤甲兵归顺的。
因此她并没有透露自己身份的意图,只说是新任的赣南大都督派来交涉的。
显然,傅西华并不买新任赣南大都督褚思明的面子。
此次会面不欢而散,言庭没有再纠缠,带着人下山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