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出发青塘
晚上赵小米和刘磊行走在不夜城当中,夜晚中不夜城竟恍若白昼,两旁的树木挂满彩灯,中间的雕塑或举杯邀月或挥毫泼墨或聚在一起不知在聊些什么。
正往前走着,人群开始往一个方向涌去,原来是花车游行……
早上,刘磊和赵小米早早的起了床,收拾好东西,赶去高铁站。
高铁上刘磊坐在窗边,看着窗外的景色,皆是与以前见过的景色截然不同。
刘磊突然问道:“小米,现在我们海拔多少了?”
赵小米看了看手机说道:“现在海拔1150米,你手机上显示海拔多少?”刘磊打开软件看了一下,说道:“980米”
刘磊笑了一下继续说道:“同一地点不同手机不同软件看的海拔竟然不一样,也不知道咱俩谁的准。”赵小米打开水杯喝着水,说道:“也有可能我们两个的都不准。”
刘磊带上耳机,看着窗外的景色慢慢的睡着了,突然耳边传来砰的一声,刘磊惊醒过来,看向赵小米,问道:“怎么了?”赵小米正在捡起杯子用纸擦着地上的水,回答道:“一不小心把杯子摔了。”乘务员听到声音也走了过来,看到地上的水渍,说道:“先生您稍等下。”说完便去拿拖把了。
青塘终于到了,刘磊和赵小米走出列车,两个人背着行李看着手机导航,寻找着车站。赵小米突然说道:“我们现在都海拔两千多米了,磊磊你有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刘磊说道:“海拔都这么高了?没有什么特别多感觉。”
两个人扫码上了公交车,乘客穿着风格各不相同,说的语言也各不相同。
刘磊看着窗外充满***风格建筑,对这里充满好奇,这里与自己生活的地方迥然不同。
刘磊和赵小米在宾馆放下行李,刘磊问道:“我们休息一下,然后出去找个地方吃饭吧”
下午,刘磊和赵小米行走在青塘的大街上,看到路边有一家小店在开着门,看着墙上的菜单与齐鲁并没有太大区别。两个人点了两个菜要了两碗粥,又要了一笼包子。刘磊看着墙上焜锅馍馍的图片挺好看,又点了一个焜锅馍馍。等菜上齐的时候,刘磊发现焜锅馍馍好大啊,表面撒的有孜然和其它的一些配料。
刘磊吃了一口,用粥配合着咽了下去。
赵小米看着刘磊嚼的时候表情狰狞,好奇的问道:“味道怎么样?”刘磊把馍馍放到一边,又喝了口粥,说道:“味道还行,没有味道,就是有些硬有些干。”
赵小米听完,对焜锅馍馍有些好奇,说道:“那我尝尝。”说完便使劲掰了一块。
吃完饭后,刘磊看着桌上的半个馍馍有些犯愁,叹了口气,喊道:“老板拿个塑料袋打包。”
两个人慢慢悠悠的回到了宾馆,两个人躺在床上,刘磊说道:“我现在终于知道我下午出宾馆时为什么感觉身体轻飘飘的了,饿的。”赵小米听完笑了笑,说道:“这次你可不会挨饿了,还有半个你没有吃完。”刘磊听完便走到桌子旁拿起馍馍砸桌子,发出砰砰的声音,咬牙切齿的说道:“今天晚上,就算买一桶水也要把它吃完。”
赵小米看了看手机上的时间,说道:“时间也不早了,我们赶紧定一下去措温布的团吧。”刘磊坐在床边,说道:“行,我们在软件看看有什么合适的团吧。”赵小米找到一个合适团,问道:“磊磊你过来看看这个团行吗?四人团三天四百八。”刘磊坐到赵小米床边,看了看旅游团信息,说道:“可以啊,不过我们定哪天出发?”赵小米想了想,说道:“你需要在这里休整一两天吗?需要,我们就先不定,过几天再定,不需要我们就明后天出发。”
刘磊说道:“我状态感觉挺好,不需要休整一下,明后天出发吧。”
赵小米点了点头,说道:“那我定了。”
傍晚,刘磊和赵小米正在休息,突然赵小米的手机响了起来,赵小米走到厕所接了电话。挂掉电话以后,赵小米走到刘磊床边,叫醒了刘磊,说道:“刚才旅行社给我打电话说,明天我们的团七点就能来接我们出发。我们出去买点东西吧。”刘磊迷迷糊糊的嗯了一声,然后开始穿外套,到宾馆外被冻的打了一个哆嗦,清醒了。
紧了紧衣服,看向赵小米,问道:“小米,我们去哪里买?买什么东西?”赵小米说道:我看地图上那个地方有几个商城,我们买点红景天,再买双手套买个帽子,这个天怪冷的。”
刘磊和赵小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的等着公交车。
下了公交车后,跟着导航到了目的地,结果发现周围商铺都关着门。刘磊说道:“小米这可咋办啊周围店铺都关门了。”赵小米看着周围关着门的店铺,无奈的说道:“我们在周围找找吧。你看着点时间,刚才公交车司机说末班车是七点半。”
刘磊和赵小米在寒风中寻找开门的店铺,刘磊突然看见前面有个药店,指着药店对赵小米说道:“前面有个药店,我们买点药就回去吧,看时间也不早了。”赵小米点了点头。
刘磊和赵小米走进药店,营业员问道:“两位需要买点什么?”赵小米问道:“有红景天吗?”营业员说道:“请跟我来”赵小米他们跟着营业员来到了一个药架前,营业员拿出一盒红景天口服液,说道:“两位是第一次来青塘吧,我推荐两位买两盒,然后再买一盒西洋参口服液。”赵小米看向刘磊,询问道:“磊磊你觉得买什么?”刘磊想了一下,然后点了点头。
赵小米说道:“行,就买这些,磊磊你还有要买的吗?”刘磊想了想说道:“再买点板蓝根吧。”付款时,营业员:说道:“两位如果有高反反应,那两种药作用不是很大,我推荐买个氧气瓶以备不时之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