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5章救“白子”再入险境
饶她是这仙乐楼里的头牌,这两个来月她不好好接客,生意也受了很大影响,老鸨对她如今的做法更是生气,正想上楼去提醒她一番。
可是这天夜里,那两个月未见的神秘易公子,竟然再次出现了。
红婵看到他简直差一点泣出声来,她朝思慕想的人儿终于出现在了她的面前,她又怎么会不开心。
这易公子来的时候,似乎有点脚步不稳,看人的眼神稍显迷离,似是刚饮过酒一般。
看到开心地迎上前来的红婵,月翊竟然笑了起来,红婵似乎从来未见易公子这般笑容,这笑容堪比天上朗月,让人看了心生恋慕。
易公子来到红婵这里,又喝了几大杯的玉檀酒,最后醉得不省人事,把红婵揽在怀里,嘴里却在不住地“蓁蓁、蓁蓁”地喊着。
红婵初见他时开心得不得了,此时眸中却泛起一阵冷芒,这“蓁蓁”是谁,难道是这易公子的心上人?他这许久未来,是不是因为这叫做蓁蓁的女子?
红婵安抚他睡下,望着床上躺着的男子,只见他脸色白得透明,长长的睫毛在眼睛下面投下一小片阴影,英俊的脸庞如今变得愈加瘦削,让人看了十分心疼。
红蝉拧眉沉思:是怎样的女子,获得如此优秀男子的喜欢,却如此不知珍惜?
苏蓁蓁回到月翊给安排的住所,第二天醒来的时候,都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来的,只是感觉头痛欲裂。
幸好即墨为她准备了醒酒汤,喝了之后才感觉头脑轻松了许多。
她醒来半天没看到月翊,不禁很是奇怪,印象中她昨天与月翊一同喝的酒,自己昨天不是喝醉了吧!有没有做出什么过格的举动?
苏蓁蓁敲打着脑袋拼命地想,可是怎么也想不起来,这事也只能等到看到月翊的时候才能解开谜底。
可是月翊却一直未在她面前现身,苏蓁蓁还在心里嘀咕,这家伙到底是闹哪样,要是每日的这个时候,他一早就会悠哉悠哉地过来找她了。
这几天他可是一天不落地来她面前“嘚瑟”,今日却是一反常态,难道她昨晚喝多了真的得罪了这太子殿下?
问了即墨,他也只是支支吾吾,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即墨虽然是个实诚孩子,可是他也不能跟苏蓁蓁说少东家昨天晚上狎妓去了吧!
他要是说了,少东家回来还不得打死他,他此时也只能缄默三口了……
可还没等即墨纠结完,却见月翊竟然从外面走了进来,整个人一副没太睡醒的样子,一夜之间似乎胡茬都长出来了,完全不似之前那清俊模样。
苏蓁蓁与即墨两人大眼瞪小眼地看着这个有点陌生的少东家,脸上露出吃了苍蝇一般的表情……
“噢,庙会?那咱们两个去看看吧!”苏蓁蓁欣然同意,看月翊那黑沉着脸的模样,他们还是早早出去为妙,免得在他身边晃悠触他的霉头。
八月二十八日,白岐山庙会。
在南郡城,一年之内会有大大小小很多场庙会。
而这白岐山庙会算是一年中时间最长,更为盛况空前的,这庙会一般要持续十天左右。
苏蓁蓁前一世作为一个半仙半魔的人,也接触过类似的庙会,可是来到这白云山庙会时,才知道什么是“小巫见大巫”。
白岐山庙在巍峨的白去山之上,一整排飞檐斗拱的庙宇十分精美绝伦。
这一天,进香的善男信女及游人络绎不绝,各地小商小贩更是云集此地,热闹非凡。
苏蓁蓁与即墨两人虽然有重要任务在身,但也完全扼制不住苏蓁蓁贪吃好玩的心性。
两个人出门之前,苏蓁蓁因昨日宿醉,胃里不太舒服,并没有吃早餐,来到庙会上看到那些特色小吃,不由得食欲大增。
这庙会绵延白岐山下至少有三里路不止,各色小吃摊位俱全:豆汁、酸辣粉、羊肉串、扒糕、凉粉、蚵仔煎、炸丸子、胡辣汤、杏仁茶,还有看着就馋人的冰糖葫芦,看得苏蓁蓁眼睛都直了,早就忘了找春桃这件事。
即墨看苏蓁蓁盯着那些小吃摊,一双大眼闪闪发光,一副不愿意再往前走的模样,不禁唇边挂上了一抹宠溺的微笑。
“蓁蓁姐姐,你早上没吃早点,现在吃一点是可以的,但是万不可贪吃,我们今天要在这里逛一天呢!你慢慢吃。”
即墨说着,赶紧去那吆喝的热火朝天的摊子前给苏蓁蓁要了碗酸辣粉,又打了碗豆汁给她放在她面前,还给她包了些丸子过来。
苏蓁蓁昨晚吃的是山珍海味的大餐,今早正好吃这些小吃爽口,自是十分惬意。
两个人坐在小摊子前边吃边看面前经过的行人,即墨只吃炸丸子,而苏蓁蓁却是哪样也没少吃,心里还想着若是经常这么使劲吃,不知道自己会不会变成个大胖子。
吃完了,也没看到春桃的半点影子,两个人继续向前走。
这庙会的花样还真是多:木偶戏、花鼓戏、舞狮、舞龙、旱船、耍中幡、杂技、驯兽,笙歌妙舞,可谓是百戏云集。
更色摊位更是让人眼花缭乱:吹糖人的、剪纸、蜡染、风车、兔爷、说书的,卖花的、卖书画的,算卦的,人头攒动、好不热闹。
另外,还有出售衣袜鞋帽、儿童玩具、布匹绸缎、竹木铁器、皮货药材、农用器具、土特产品,各色百货、家用杂品的摊贩可谓是琳琅满目,让人应接不暇。
这当中以儿童玩具摊位最为花哨,一般分为泥制、纸制、木制的玩具三种:泥塑不倒翁、泥泥狗、纸风筝、空竹、竹笛、木制的刀、枪等各色玩具一应俱全。
香蜡、纸钱、经文之类的物品更是必不可少。
再看祈福还愿,寻医求子远道来到白岐山进香的人,女子衣裳博大,不穿裙衫,合手捧香,喃喃念诵不绝于口。
而男子则是跟随着僧人们且走且鼓吹,手里拿着三角形的黄旗,上面书写“白岐山进香”几个大字,在其侧而还书写标明其来处的小字。
虔诚的香客接踵而至,白岐山庙前香烟缭绕,不一会香灰就堆积得如小山一般。
据即墨说这些香客朝拜进香十分恭敬虔诚,事先一定要沐浴斋戒,不苟言笑,更不能轻举妄动,以表示对神灵的尊敬。
每次庙会,还会有相邻郡县的男女为了亲人或自己祛病来许愿的,他们常常赤脚披发,红布裹胫,一步一叩首地拈香,以三步、五步、七步为节且祝且拜,一直到了白岐山庙才停下,被称做“烧拜香。”
苏蓁蓁听得眼睛亮闪闪的,原来这庙会这般的丰富多彩,真是令人叹为观止,看样这白岐山庙中的神佛定是十分灵验。
这庙会上还有一种十分好吃的油糕,这油糕内软皮脆、香气喷鼻,人还未走近便被那香气所吸引。
苏蓁蓁当然不会错过如此美食,虽然那摊前排着长队,苏蓁蓁还是跟即墨两人选择跟着一起排队。
看即墨似乎脸上现出焦急之色,苏蓁蓁安慰他道:“即墨,你不用忧心,我们这也找了几天了,看来这寻人也不是刻意就能找到。凡事还要讲天时、地利、人和,这里有这么多人,没准不刻意找就出现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