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郑府,三公子郑经
第97章郑府,三公子郑经
轩辕神国是华族大地历史最为悠久的国家,各方面的底蕴都不是其他几个建国百年、千年的国家可以比拟的。而作为神国的皇城九鼎古城,华族大地上数一数二的大都城,在各方面也都是翘楚。
而如果说在古城中除了皇城,哪家庭院府邸最有诗情画意,只属郑府无疑。
整个郑府府邸都是有神国大工匠建造,除了格局比皇宫小,其余方面,在郑中正的指导下,甚至更加细嫩,就连那院墙都是雕刻着壁画,那精美的程度不下于国宝级别,以至于怕被不法之人偷窃,常驻二十名皇城卫士昼夜把守。
郑经看着那墙上的壁画,感慨良多,离家已经三年了,当时看浩昊帮着父亲雕刻外墙壁画的时候,还没有感觉有多么的好,如今再看,确实多了很多的意境,师弟果然天赋异禀,只可惜
郑经叹了口气,收回了目光,又苦笑了一下,自己如今的处境还有功夫替别人惋惜呢,真是心大的很啊。
几步来到府门前,整理了下衣服,犹豫了一下,伸出手,敲了敲门。
过了一会,一个年纪较大的管家从内打开了府门,抬眼看去,浑浊的眼睛瞬间变的明亮,苍老的声音陡然变大:“三,三公子您回来了!”
“嗯,回来了,王伯,你的身体可好?”
“好,好,快,快进来,您早饭了吗?老爷刚吃过早饭,我让厨房给你再做一份。”
王伯一边说着,一边让过了府门口,跟着政经往里走着。
“不用了,在外面吃过了,父亲在会客厅?”
“是的,老爷要是看到您回来了,得高兴地不得了。”
郑经点了下头,好像想起了什么,看向一旁的王伯:“家里还有什么人?”
“还有礼部侍郎张大人来拜见老爷,在咱们府吃的早饭。”
“嗯,师哥也来了,要是浩昊也在,我们师兄弟就齐了。辛苦王伯了,你不用带着我去了,下去休息吧。”
郑经站了下来,向王伯摆了摆,看对方离开,又看了看自己的装容,又整理了一下,大步向院里走去。
在会客厅内,郑中正和张仪分宾主坐在座位上,品着茶。
郑中正看着自己的得意大弟子,一张国字脸,浓眉大眼,一派正气,就很喜欢,如今又从政几年,稳稳当当,很有独当一面的气度。
“张仪,你这么早过来,看来已经处理完了吧。”
郑中正品了口茶,看着张仪说道。
张仪放下杯子,向上拜首:“老师,昨夜忙了一宿,今早天亮才将典籍史法的记录确凿,才将西王妃参政议政写入法典之中。”
张仪停顿了一下,看向郑中正:“老师,这件事情,真的这么急吗?我觉得拖一段时间为好。”
“不用。”
郑中正摆了摆手:“既然已成为事实,我们就要依法办事,拖下去,最后也是一样。”
“老师,西王妃她竟然在市井之上,和您理论,还不注意言辞,大大影响了您的声望,我真的气之不过,真的不想把她写进法典之中,因为此时,她是皇上的红人,就算是写,也都是好的记录,不如,等她失了宠,出了点事情,再写,也可以解一口气。”
张仪一直盯着郑中正的表情,看他没有什么变化,才大胆地说出了心中所想。
“张仪,你没有把西王妃登堂入室的事情写进法典吧?”
听着没有什么感情的问话,张仪不敢看郑中正的目光:“老师,我这么做就是想给老师出气。”
“胡闹!”
郑中正大喝一声:“为师我多次和你说过,法不留情,事情该是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我们是历史的书写着,历史不能含着其他乌烟瘴气的东西的,吃饱了吧,赶快去把没干完的做完!”
“喏”
张仪站起身,向张中正行礼,刚走到门口,就看到郑经出现在门口,眼睛一亮:“你小子怎么回来了!老师,师弟回来了!”
郑经看到张仪撤出一丝笑容:“师哥早。”
张仪扶着郑经的胳膊,又回到会客厅上。
政经来到中间,向上拜首:“不孝之子政经拜见父亲。”
郑中正看见政经也是一惊,看着他的样子,皱了下眉头,强忍着要下去的冲动,面无表情地点了下头:“嗯,三年了,经儿长高了。”
十五岁成为一县之令,十八岁回到古城,还如此低沉,郑中正心中有一丝不好感涌上心头。
“噗通”
政经跪在了地上:“父亲,孩儿因没有完成收粮的任务,已被朝廷罢官,本想浪迹天涯,却怕父亲担心,特来向父亲辞别。”
张仪一听郑经的话,皱了下眉头,看向郑中正,领会老师的意图,把政经拉了起来:“来,坐下说,坐下说。”
两个人刚要坐在宾客左右两个首位置,却被郑中正叫住:“你们两个坐在第二位置上。”
看张仪那疑惑的表情,郑中正解释道:“一会有贵客到。”
政经有些魂不守舍,也不在意坐在哪里,一屁股坐在座位上,茫然了一会,然后看向郑中正:“皇上下旨各州郡县征粮,巴县今年粮食收成不好,就算把全县所有粮食都收缴上去,也不够,我多次将巴县的情况向上汇报,但是却没有一丝的回声,我也亲自去郡守那里,却被对方以不在为由给拒之门外了。我只能尽最大的能力征粮,还得要保证明年巴县的收成,所以,没有完成征粮的任务,就被革职了!”
郑中正听了政经的话,想了想,然后问道:“你们郡有几个被罢免的县令?”
“就孩儿一人.”
政经情绪十分低落地回答道。
“难道他们都完成了?”
郑中正知道全国征粮的旨意,却不明白为何要如此做,长隆之战后,倭国和神国很难在近一二年有战时,为什么还要全国征粮,还要大量征粮,在他看来完不成实在是情有可原,自己的经儿做的并不算错。
“没有,还有几个县令并没有完成,但是他们好像其他动作比较多,免于了处罚。其他完成的,都是杀鸡取卵,连粟子的种子都当做军粮了,以后可怎么办?这简直就是如同杀人一般!孩儿就算被罢官,也不会做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