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赵兴拜访,有了主意!
第212章赵兴拜访,有了主意!
“你呀,还有你,遇到事情多想想,只有平日里多思考,多用,你们这脑袋才不会生锈,以后才能独当一面。你们可要知道,未来的浩昊郡,可不就只有这么几个破城而已,十多个雄城屹立,荒地变耕田,宽敞的官道上,车水马龙算了,说了你们也想不出来,刚才我不说了嘛,这正中县就是铁板一块,确实很难咬的动,但是还有一个道理就是刚猛易折,要想打碎这铁板,就要从内部瓦解他们!”凌天洛用手点指傻笑中的白玉汤和大老李,点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额,哦!您的意思是哎?好像不对,那应该是什么?”
大老李好像想到了什么,却一琢磨还不是那么回事,最后只能傻呵呵地看着凌天洛问道。
“关键就是那两个浪.荡公子哥!”
大老李恍然:“哦,我知道了!你是想让这两个逆子反叛他们老子!”
凌天洛和白玉汤像看傻子一样看着大老李,看得他直低头:“难道不是吗?”
“当然不是!”
凌天洛说道:“这两个人我们要好好结识一番才是,到底怎么做,我还没有想好,但是突破口就在他们两人身上嘘,有人来了。”
话音刚落,三人就听见门外有脚步,凌天洛用手比划了一下,三个人静声下来,就听见外面甲士说话的声音:“西王妃,赵大人求见。”
“还真的来了,有请!我躺下,你们两赶快出去,站在门口侯着。”
说完,凌天洛掀开被子,躺了进去,就开始小声嘀咕:“水我好渴,给我水喝”
大老李和白玉汤撅了噘嘴,佩服地伸出大拇指,然后赶紧走出房门,恭敬地站在门口,白玉汤还假装关心,从门缝里向里观瞧。
“呦,这不是李大将军嘛,怎么这么大的将军,还当起门童来了,真是屈才,可惜了。”
赵兴大步走了进来,也没有抬头敢看大老李的眼睛。
“西王妃身体不适,本将军在这里给她拦一拦不三不四之人.”
“那个,赵大人.”白玉汤偷偷白了大老李一眼,然后赶紧说道:“西王妃身体确实不适,要不然您改天”
赵兴竟然没有生气,还很识趣地说道:“这样啊,俺这是有要紧事要向西王妃汇报,既然这样,那俺就走了。”
“赵大人请等一下。”
白玉汤听到屋子里凌天洛的声音,叫住了赵兴:“西王妃有请。”
“这,这是西王妃的卧下官怎敢”
白玉汤做了一个请的动作:“无妨,西王妃有请,自然是可以进的。”
白玉汤推开门,第一个走了进去,然后将门厅上面的帘子放了下来,将卧室和外厅隔了开来。
“下官赵兴拜见西王妃。”
凌天洛躺在床上,听到赵兴的声音皱了下眉头,声音怎么又变了,这感冒怎么一会好,一会坏呢。
“嗯,本王妃身体不适,只能让你在外面说话了。”
赵兴站在门外,闻着满屋子的酒气,暗自点了下头,向里面拱手:“应该的,应该的,下官这次来,是和您商量一下剿匪的事情,俺刚联系好,要做五千套盔甲和武器,现在这东西真是贵啊,这些装备花了俺大半的银子了,再买些粮食,还能有一万多银子的剩余。俺来是告诉你,要多等些时日了,等装备一到,咱们就出城剿匪!”
“哦,好的,我知道了,那些钱都交给你了,你自行处置就好,不用和我多解释,只要能够挡住悠悠众口就行。”
凌天洛一点也不在意,说的也是大实话,自己买东西什么时候问过价,五千装备,花十来万应该还行吧。
赵兴一听咧嘴笑了一笑,然后使劲用鼻子闻了闻:“那个,听说西王妃去宋府了?”
“嗨,还真是什么都瞒不过赵大人,本王妃好喝点酒,正好碰到一样愿意喝酒的宋老,也算是一拍即合,大家喝的也是旗鼓相当,都多了,都多了。”
凌天洛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
“那个宋老头,能喝的很,能够和他喝个平出,看来西王妃要是海量啊,今天是不行了,等有机会,咱们喝一回子。”
赵兴也来了兴致,邀请着说道。
“这个,那的先让我缓缓,过一段时间,我请大人吃饭,咱们好好喝过。”
赵兴一听这话,便向凌天洛拱手:“那下官就不耽误您休息了,告辞了。”
“慢走!”
白玉汤送走了赵兴,又返回到屋子,看到凌天洛没事人似的坐在客厅喝茶,他微微一笑,坐在大老李的身边:“姐,这个赵兴还真是小心,咱们前脚刚从宋家出来,他后脚就到咱们府了。”
“哼,他无非就是想要看看我们是不是以喝酒为由,暗中联系这些大家士族,看我真的喝多了,他才会安心。”
“哎,还要做五千盔甲,都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去剿匪.”
自打从虎关回来,大老李像变个人似的,战意爆棚。
“哎,刚才我一起来,还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白还记得那个李珏吗?”
白玉汤想了一下:“当然记得,那个兵部尚书,宇王,我呸,轩辕昊宇的鹰爪!”
“你不说他有个密室吗?那账本就是在那密室里找到的,我看啊,只要有点实力,且心怀叵测之人,家里都会有这么一个密室。这样,在去剿匪之前,白天,我们拉着宋老带着我们去找那些世家喝酒,三家在一起,他们一定不会说什么敏感的话,赵兴知道了,也会放心。喝完以后,我们表现的一个大醉的状态,到家就关门睡大觉,然后晚上我和小白起来,去各家溜达溜达,看看他们有没有密室,有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这样做,一来,显得我们不务正业,一天只知道喝酒,以安赵兴的心,了解各家情况;二来,搜集各家的罪证,说不定每家都有一个账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