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奇怪图纸(一)
我叫余海。开始对一些传说感兴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
在一九九三年,我已经三岁了。那时候家里还很穷,没钱买床,我只能和奶奶一起睡。奶奶是个很迷信的人,只是那时我还不知道迷信是什么意思。
小时候的我,总是会缠着奶奶给我讲一些神奇的事。而正是那一个故事,开启了我的奇幻之旅。
清楚的记得那个时候的床还有着四边的支架,挂着薄薄的纱罩。农村的蚊子特别多,挂着纱罩蚊子便飞不进来。
我躺在床上,听着奶奶给我讲故事。这是第一个故事,也是我想要去的第一个地方。
我是一个四川人,生活在四川成都。当然不是成都市,只是在成都管辖内的一个小市上。而这个市正是由旅游闻名的都江堰市,只是在那个时候还不叫都江堰,它有一个很古的名字,叫灌县。
而这第一个故事,正是发生在灌县。
灌县在早期还是个不出名的地方,只靠着道家发源地青城山才渐渐有了些人气。来到灌县,有一个地方不去看看,就不能算是真的到过灌县。
那个地方是一座桥,桥上绘满了古代的图文,这里叫南桥。
南桥是一座充满神秘的桥,它建立在岷江河上。而这第一个故事,就封存在这南桥下。
传说,在灌县住着一个孝子,他到底是什么名字,也没有确切说法。只知道他很孝顺他母亲,每天都会去割草,拿去卖,就是为了养这个家。
也不知是不是真的孝子感动了上天,每次他去割草,那里的草都会长得很茂盛。久而久之,孝子每次都会到这里割草,只要割这一株草,便不用再去其他地方了。
这株草长得极快,前一天刚割,第二天来时便又长得像前一天一样。孝子终于发现很不对劲,将这株草连根拔起。
在这株神草下面竟然有一个珠子。孝子觉得很奇怪,便将这珠子揣到兜里,回家了。
回家后,孝子摸出兜里的奇怪珠子,发现兜里的钱变多了。孝子将这件事告诉他母亲后,又将珠子放到水缸里。
果然,水缸里的水满了。孝子很高兴,将珠子放在米缸中,从此便没有出去割草了。
故事到这里还没有完,孝子村里的人发现孝子不去割草了,便感到很奇怪,都去他家里找他。
孝子很担心他们把这个神奇的珠子抢走,便将其含在嘴中。在于村人争执中,孝子不小心将珠子给吞了下了。
吞下珠子后,孝子便觉得口很渴,很想喝水,便跑回家喝水。一瓢又一瓢水下去了,孝子还是想喝水,但水缸里的水都喝完了。母亲便叫他到河边去喝水。
母亲拉住他的一条腿,让他俯身在河边喝水。孝子越喝越奇怪,发现他正在游走,而他的身体也变成了一条龙形。
母亲在后面不停的叫着儿子,每叫一声,变成龙的孝子便回一次头。母亲叫了二十四声,孝子便回了二十四次头。这也成了灌县的那个传说,二十四个望娘滩。
而那个变成龙的孝子,此刻正被铁链锁所在南桥底下。现在看他,似乎还能看到他眼里的不甘。
至于这不甘是什么,那又是另一个故事了。
我生活在灌县的农村,那个变成龙的孝子我早已看过。只是,被汹涌的岷江水阻碍了,只能远远的看着。我发现,那条龙上面有一个很闪很闪的东西,但无法确定到底是什么。
距听到这个故事已经快过了十六年了,现在又站在南桥上,看不清岷江水下的那个孝子了。
灌县,不,应该是都江堰。现在的都江堰是个相当出名的旅游圣地,在南桥上,到处都是游人。本国的,外国的,难以数尽。
有的是冲着旁边的离堆公园来到,有的是为了青城山来的。但,应该不会有人会冲着南桥下的那个传说来的。
我不期待有人和我一样,疯狂的对中国的民间传说抱着想要解开谜底的冲动。但我相信这些传说的背后,一定有着难以想象的真实故事,是科学无法解释的。
孝子还在桥下,但我必须得回去了。
赶上最后一班公车,坐在车上,窗外的一切都过的匆匆。
我从不认为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人。在我看来,一个男人,就应该有基本的热血,有胆量去做自己想做的事。绝不是在学校中做一个只会认真听话的好学生。
你可以做好人,但不是任人欺凌的好人。
我无法想象,如果我这辈子都是这样碌碌的下去,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悲哀!
“师傅,就在这里停车。”
我叫师傅在一旁的路边停下,下了车。别误会,在这里,都叫司机喊师傅,是当地的方言。
这里离家,还有好一段距离。一时头脑发昏,只能走一段路了。
现在的农村都变了模样,到处都是一排一排的小洋房,田里都由谷稻变成了白果树,也就是学名银杏的树种。
我走的是小路,总能看到各种变化。自从考上一所三流师范后,很少有机会再走走田间小路了。
面前这条两米宽的溪,也是我小时候常来的地方。这条溪以前有很多鱼、虾一类的生物,更常常有蛇出现。那时候最喜欢的便是拿一根竹竿,镶上一截绳子,慢慢套上蛇的脑袋,瞬间拉紧。不只是抓蛇,还会钓螃蟹。
只是,这些都远了。现在的这条溪中长满了杂草,还有人们倒的各种垃圾。关于这条溪,其实也有一个故事。
确切的说,不是这条溪的故事,而是这条溪尽头,一个双孔桥的故事。
沿着溪边走,几分钟便到了那双孔桥。此刻的双孔桥上,被当地的人们种着一些蔬菜。水也断流了,但双孔桥内还是有一汪乌黑乌黑的水,泛着幽森的光。四周还是那片长着芦苇的泥泽,看上去颇具死亡之气。
无论是小时候,还是现在,看着这个另一边被泥土封住的双孔桥,我都会有一种阴冷之感。特别是以前,同伴们都到芦苇泥泽中玩时,我总会觉得会有一只手从地下伸出,将我拉进去。
这个双孔桥的故事,也是奶奶告诉我的。
双孔桥早在民国之前就存在了,在这里,葬送这不少人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