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境况,家底 - 哑巴庶女:田赐良缘 - 鸿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1章境况,家底

第81章境况,家底春末暖阳高挂,细碎阳光洒进杨家后院天井内,泼过水的青砖地面反射出层层亮白光晕。

光晕照得人眼花头晕,柳氏眯着眼睛晃晃脑袋,随手将水盆巾帕往一旁石桌上一丢,脚步颇有些虚浮的往上房而去。

撤下碗筷的方桌上,已经上好新泡的茶水,众人正围在桌前低声闲话。

吴氏见柳氏这副晕乎乎的模样,忙起身迎上几步,拉着她一块儿坐下,看向西厢房问道,“都安置好睡下了?”

看着柳氏脸颊浮着两坨红晕,又不赞同的说道,“你看你这样,酒力还真比从前差了许多。让你别喝,你还非要喝。”

柳氏打了个酒嗝,嘿嘿笑着摆手,“这不是给你们接风,家里又来了贵客,大家一起心里高兴吗!没事,我们吃茶说话,一会儿酒就醒了!余先生醉得可比我厉害,他们都洗漱睡下了。等午歇醒来,大郎也该下学回来了,正好让大郎带着余先生他们去村子里转转。”

白叔也笑着摆手,“吴姐别操心她,酒劲儿过了明天照样能喂玉娘。玉娘已经能吃些糊糊了,少吃两顿奶没事儿。”

说起女儿刚得的名字,两人都乐得咧嘴傻笑。

众人的目光,不由就都转向厅堂墙角的高脚长桌——墙面上悬空挂着神龛,桌上摆着小香炉和供品,长桌正中是四姨娘的旧牌位,桌面上又多了一本簇新的线装大册子。

刚才比照着李大爷家的族谱,杨彩芽照葫芦画瓢替换掉关键字,按着大讯朝民间立家谱的规矩,仔细分了三部分——世系图、正文、附录仔仔细细的写下了杨家初代两辈的族谱,编写族谱的线装册子不过用掉几页,留了大半空白,内容虽显得单薄了些,留白却也是另一种盼头:总有能填满的那一天!

白叔兴奋不减,搓着手笑道,“彩芽,等你们歇两天,我就拿着大家的户籍去镇上县衙落户,等过了明路,我们杨家的门户就真正立下了!没想到啊没想到!我还能真的盼到这一天!”

她说过,她不会让愿意跟着她的人失望的!

新家落定还只是第一步,她承诺过他们的事,将来都会一一兑现!

她知道,能跟着她冠杨姓获得新身份,其中最为感慨的就是吴氏翠花和白叔。

杨彩芽盈满笑意的视线扫过三人,缓缓点头,“这事自然要趁早办好。我们一步步来,白叔和柳婶子先跟我们说说青山村的事儿,还有你们这一年如何,酸辣萝卜的生意做得怎么样了?”

白叔忙答道,“我们也是来了才知道,这青山村是后来建起来的,村长就是青山村大姓李氏的族长,这里的村民都是李氏族人。我们家这处院落多年没人住也没人打理,村长带着族人过来的时候,也不敢乱动,拿着县衙的文书划过地界,就盖新房开垦田亩林地。这一来,我们家倒落在了村尾。”

“你们一路过来,应该也看到了,这青山村是这附近的大村,和官里村一样,大半人都是老庄稼人,只有少部分是果农。再往南面过去,还有两个无名的小村子,都是领着府衙这两年新颁布的政令,过来开垦新田的,只是些散户人家,听说不到二十户。要说真正扎根久的几个农庄,都在青山镇外几里地远。我们这儿,都快出青山镇的地界了。”

柳氏接口道,“彩芽,我们按着你的交待,先把酸辣萝卜的生意做起来。你们刚才也看到了,上房后头跟以前一样,劈了块菜地种萝卜白菜。之前赶上我生玉娘,又要做月子,算起来这酸辣萝卜的生意前后也就做了四五个月。如今不像以前,有徐记的契约,家里一个月不过做个几十斤拿去镇上摆摊零卖。这四五个月就赚了三两多银子。”

能卖得动就行,她原本也不指望摆摊能赚多大一笔钱。

至于这里的物价,她在苏州府时留心打探过,和华云镇差不多,白叔他们这一年虽然进项少,但除去大郎进学的束脩,手里还有几十两存款,倒是温饱无忧。

杨彩芽了然点头,话锋一转,“生意的事我另有打算,我们晚上再细说。”

说完就带着吴氏翠花转进内室,一阵窸窣响动之后折身返回。

吴氏翠花满脸压不住的兴奋神色,杨彩芽笑眯眯的落座,张手啪的一声拍上桌面。

纤细素手下压着一叠黄纸,上头黑字红章,大面额的银票数字,和通兑万义钱庄的字样十分扎眼。

白叔和柳氏惊呼一声,虽早有心理准备,此时真正见到实物,还是禁不住又惊又喜。

白叔只知道搓手,柳氏惊得连打酒嗝,泛着酒晕的脸颊更红了几分,舌头都大了,“彩,彩芽!这,这些就是从那毒妇手里敲来的嫁妆钱?怎,怎么比你之前算得还多出这么多?!”

可不就是敲来的?

杨彩芽笑得无辜,“我顺便把单府的聘礼钱也敲下来了!除去我们在李家一年的花用,还有南下的路费,买马车的钱。如今再算上你们手上的,我们杨家现在的家产……”

说着故意吊胃口的顿了顿,张开两只手比了个数,“一共是九千二百两有余!”

之前卖葡萄酒做生意的积蓄,还有两家变卖生意家产的钱,再加上杨府嫁妆三千两,单府聘礼五千两这两笔大钱,杨家的家底可谓一朝爆发。

吴氏和翠花仔细把账算给白叔二人听,边说边不禁笑得见牙不见眼。

白叔和柳氏却是哐当一声,被这半辈子没见过没听过的大财唬得手脚发软,一头栽倒在地,双双扒着桌沿,露出桌面的两双眼睛瞪着那一沓银票,满脸红光,“彩芽,你再说一遍!多,多少两?”

柳氏伸长脖子,把脸凑近一旁的吴氏,“吴姐,您快掐我两下!我不是在做梦吧?”

二人的模样逗得杨彩芽三人绷不住大笑,又怕吵醒午歇的余先生主仆和玉娘,只能捂着嘴强忍得肩头直抖。

等白叔和柳氏好容易冷静下来,哆哆嗦嗦扶好椅子重新落座,杨彩芽才接着说道,“这钱是大家齐心协力谋划出来的!家里人人有份!按房头平分成两份!以后家里的支出和进项,也都按照房头均摊均分!该用的大家一起用,该得的大家一起得。账册我路过苏州府的时候已经买好了,今天开始就重新立账本。支出总账一本,两房房头利润账各一本。”

“我们这一房的账本就由我管着,要是自己有什么花用,就找我划账拿钱。白叔这一房,白叔和婶子虽不识字,但大郎已经八岁,我想着不能让他只知道读书打拳,也该学着打理家中庶务。账本二位管收,大郎管记。有总账本对照着,也不怕出错。大家觉得怎么样。”

心中有底的吴氏二人,笑微微的点头。

再次被馅饼砸中的白叔二人,险些又惊得仰倒,二人交换个眼色正要开口,杨彩芽已经摆手道,“你们不用推脱,这钱无论多少,都是你们应得的。”

翠花嘻嘻笑道,“白叔,婶子,你们也别觉得拿的多心里不踏实。彩芽说了,这往后家业做大了,钱只会越来越多!你们要老这么一惊一乍的,家里椅子可都不够你们摔的!”

白叔二人闻言满心激荡,嘴巴翕合不知道说什么才好,只拉着杨彩芽三人又叹又笑的点头如捣蒜。

达成共识,杨彩芽便算出该分给白叔那房的钱数,在新账本上分别记好,将其中一本账本交给白叔,银票却被推了回来。

白叔正色道,“家里彩芽当家主事,账本分开钱就不用分了,彩芽管着我们放心。要是需要用钱,我们就跟吴姐和翠花似的,找彩芽领就是。”

柳氏点头,“就是,就是。这钱给我们,你让我放哪儿?放哪儿我都不踏实!”说着又嘿嘿笑道,“不过彩芽啊,你收在哪儿还是告诉我一声,我知道了心里踏实。”

到底是踏实还是不踏实?

众人许久不见柳氏这副神神叨叨的样子,忍不住闷声大笑。

杨彩芽就当着柳氏的面,把银票装好收到内室床头小柜锁好。

众人看柳氏毫不夸张的大松一口气,忍不住又笑了一回。

左右大家都开心得没有睡意,干脆就不午歇了,打水的打水,擦洗的擦洗,一起动手将厅内包裹分好收起来,打开让白叔先带过来的箱笼行李,拾掇起上房东西两间次间。

五个人分工合作,不过小半个时辰就整理清楚。

上房东次间给杨彩芽,西次间给吴氏翠花,一切好像都和在官里村时一样没变,一切其实又都和在官里村时大不相同——如今的杨家今非昔比,不再是个空壳子,不再隶属于杨府,不再只有三个相依为命的妇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