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四个电话(保底更新4500/10000)
第253章四个电话(保底更新450010000)“江森!你又写什么东西了?今天早上都有十几家媒体打电话到我这儿了!”
程展鹏的声音从手机里传出,听起来有点暴躁。
但又带着几分不可言说的兴奋和自豪。
总而言之,就是明着骂,暗着爽,风格很闷骚。
延续了老色批一贯的风格。
在给胡部长打完电话后,江森第二通电话就是打给了程校长。
这大过年的,程展鹏也不知道在家里陪大肚子的老婆,居然跑出来忙特么的事业,一大早就跑去了市教育局跟陈爱华共商大事,这会儿就是在市教育局里给江森打的电话,而且听动静明显还开了免提,身边也不知道除了陈爱华之外,还坐着哪几个领导,很不真诚。分明就是拿江森当装逼用的道具,又想借机伸手,向市里头要钱。
车厢里的其他人,也都后悔为什么要大早起来坐这趟车了。还不如迟到呢,简直是尼玛的煎熬。中年基层机关干部的心肝脾肺肾,愣是要被这个小年轻,扎得都要漏了。真的,内心的不平衡根本无法用语言来形容。就是那种老子辛辛苦苦奋斗一辈子,好不容易在一次次竞争和选拔中突出重围、弯道超车、神级操作,然后努力维持住现在这份在边上的人看来光鲜亮丽的工作,结果突然就有个比他小二十来岁的小孩子,这才吃了几天的苦,就获得了比他们多上百倍的回报。名利双收不说,而且还当着他们的面公然装逼!
并且最最关键的是,他们都知道,这小孩子说的话,全都是真的……
无*错版本在6109(10;书10吧读}!6=109]书)一$吧首%一#发)一&本/小}说%。六九`书吧&读-
“对,是我。”
“校长,你不要激动,我还没答应呢,我跟那边说了,我说还要考虑一下。别的那些找你的杂牌媒体,你就直接帮我推了吧。我现在不接省级以下媒体的采访,《东瓯日报》和东瓯电视台的除外。那些私营媒体就更别搭理了,它们已经配不上我了……”
江森却朝着做了个不要说话的手势,已经在打第四个电话了,科长同志忙点了下头,表示知道。车厢里一片安静,那寥寥几个乘客,全都转过头来,正面观看江森表演。反正躲是躲不过了,不如就当看戏。心态跟海外屌丝看小说差不多。
手机那头,王智似乎是在跟同事协调时间安排,过了片刻,才回答道:“要不这样吧,正月十五,元宵节下午两点半,我们可以在申城星星星中文网的总部大楼碰一下。到时候我们会提前把问题发给贵公司,有什么问题如果不方便回答的,我们可以先做协调。”
“央视采访你?”程展鹏失声问道。
“您好,我是央视的记者,我叫王智,我们昨晚上跟星星星中文网联系过,希望能面对面地对您做一次采访。请问您有时间来一趟京城吗?或者申城也可以。”
“再见。”
他的书里又没什么抹黑中国解放后社会面貌的东西,怎么可能拿到西方文学小红花?
而且论书里那些操作,也是完全站在唯物史观的立场上讲。严格意义上讲,可能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描写方式,才正好引发了港台那边数以百万计的社畜们的共鸣吧?那些被虐得只能住鸽子窝的年轻人,一边憧憬自己能在一个“自由的世界”闯出一片天地来,一边又被无情的现实摁在地上摩擦。
“行,我一般问题不大,主要是网站。那就到时候见。”
几个科长、主任、书记纷纷在车上就批评教育起来,实在是忍无可忍。
江森静静等待,那头响了大概有半分钟,才被人接起来。
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程校长,江森当然必须是要——好好配合他!
哎哟我草,这么屌……待会儿再说,我先缓缓……”
“年轻人,你理智一点啊!这种事不要瞎说啊!”
每天写五千字,一天挣一万,确实是诱惑很大,我也知道,压力倒是也谈不上,大概也就两个小时的事情,可是我还是个孩子啊,学生还是要以学业为重。
一个男人,用很有磁性的声音说道:“喂,您好,您是二零二二君?”
本一书一最一新一章一节
江森稍作思考,反问道:“后天或者大后天,我可以去一趟申城。”
“江森?”电话那头微微一愣,还以为是同行,问道,“您是哪个台的?”
江森淡淡回道:“嗯,说是经济频道。”
女的,听声音和柔和,一张嘴,就是极其标准的普通话:“喂,您好。”
“好。”江森答应下来,挂了电话,然后看着车窗外片刻,故作惆怅地沉默片刻,又微微摇了摇头,“唉,没意思……”
两边同时干脆利索地把电话一挂。
我说我一心只想好好学习,为什么你就不能相信我?灰哥,你这个话说得就不对啊,大学文凭随便买,我是那么随便的人吗?老子明明能凭实力考到手的,为什么要花钱买?
我脑子被驴踢了?你再骂句试试?老子今天马上就去给幺幺七当枪手,不图名不图利,只求争口气,你要不赌一把,看我做不做得到?
对嘛,不用,不用,说对不起就够了,叫二爷爷干嘛?人与人之间的位置可能有不同,但人格却是平等的,还是要自尊自爱,不要为了一点钱,就连做人的基本原则都出卖了。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嘛!嗯嗯,互勉互勉,我最近是真的不想卖……啊,不是,是不想写。
“江森同学,人红了,一定更要站稳,不能飘,飘着飘着,哪天飘没了就回不来了……”
车里的几个同志,听了想打人。
“采访你什么?”
“诶,您好。”江森一听,立马也换上他不输一级甲等的口条,字正腔圆地说道,“我刚才大概半个小时前,接到您这个号码打来的电话,一共是打了三通。不好意思,我睡觉的时候关机了,没接,请问您那边是有什么人要找我吗?我叫江森。”
在一6一9书一吧一看!
社畜怎么了?只要社畜开了挂,照样血虐资本家,然后自己变成新的资本家,迎娶苏糖那样的前凸后翘白富美,看似努力、实则躺赢地走上人生巅峰,完成小人物的逆袭!
江森微微吐出一口气来。
车子里几个领导忍不住了。
而恰好他的书,给了这些社畜了一丝心灵的慰藉。“我什么也没写啊!”江森大声喊冤,“我这几天一直老老实实在我师父家里写寒假作业,山里连网络都没有,我能写个蛋啊!你问我,我也莫名其妙呢,大清早网站那边就打电话给我,说中央台要让我去申城录个节目,说什么要采访我的……”
江森也跟着一愣,缓缓道:“我不是哪个台的,我是东瓯市这边的高中生,可能您这边是顺着我的笔名找过来的吧,我笔名叫二零二二君?”
怎么会一夜之间突然冒出来这么多想找他,甚至连央视都按捺不住了?江森暗暗猜想,大概率应该是他的小说又爆了,不然绝不至于搞出这么大的动静。
算了算了,将来有的是时间,不缺这两三百万的,我也不着急。而且你们也得考虑市场的消化能力对不对?不能杀鸡取卵、竭泽而渔啊……我两年写三本书,每本书都一百多万字,海外那些买我书的小孩子,他们兜里能有几个钱啊?就算他们看不腻,那家长也会不耐烦啊!
你们做生意太心急了,相信我,以我现在的海外市场号召力,绝对一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什么?不是,不是,我不是说我明年毕业了一定就会开新书,当然如果时间比较充裕的话,那有钱赚谁会不赚呢?是不是?不过明年的事情,现在谁说得清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