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相互倾心 - 隐雄 - 过往不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隐雄 >

第五章:相互倾心

秋日正午,云州平阳将军府内。琴声自庭院深处一座小亭中传出,悠扬的琴音时而松沉旷远,让人起远古之思,时而音色清灵,犹如天籁。

石亭旁,有一汪秋水,抚琴之人的身影倒映在一汪秋水中,风过处泛起层层涟漪。

这时,一名披甲佩剑的少年人快步穿过园中的亭廊,行至近前时却放缓了脚步,生怕自己脚下的声响扰了悠远的琴声。

“韩晋,有事情吗?”

琴音顿停,一双修长的手留在了琴弦上。

然而,抚琴人的目光里还保持着如初的神色,不含一丝杂念,如同这正午的秋日般温煦,暖得似乎能包容一切。

“公子,许久没见您抚琴了。”

“公子的琴技真似老夫人,尤其是抚琴时的神态,也和老夫人一般无二,老夫人.”

提及过世的老夫人,少年人不由地伤感起来,之后的话也便留在了口中。

来人名唤韩晋,自小便跟随了徐清砚。

韩晋的父亲曾是二将军徐清赋的近卫长,岚殃口一战后,他的父亲也没有回来。

当年,徐清砚来到韩家,像一个大哥哥般牵着他的手,将他带回了府中。

如今,韩晋也成为了领兵之将,可他依旧习惯把自己当做徐三公子的长随,跟在徐清砚的左右。

“我比不上母亲的,她老人家的性子淡雅温和,琴音也自然更清幽一些。”

“我”

徐清砚笑了笑:“终究,还是杀伐之气太重了。”

说着,他轻柔地摩挲着身前的瑶琴。

瑶琴是徐傅氏留给小儿子的念想,儿时的徐清砚想要成为一名儒将,也便打小就跟着母亲习练琴技。

如今,琴音依旧,娘亲却早已离开了人世。

“好了,不说这个,耿疯子到了没有?”

徐清砚收敛心神,起身问向韩晋。

日光下,他一袭白衣,领口与袖口的滚边处绣有银丝流云纹,挥手间闪着若隐若现的银光。

月白色的云纹宽带系在腰间,尤为地衬出修长健硕的身形,一支古色木簪插于皮冠之中,束起了他那如瀑的黑发。

徐清砚起身后,原本优雅的神采消失得无影无踪,棱角分明的脸上又恢复了往日的淡漠。

这种淡漠让人觉得有些冷,是那种如冰在怀的寒意,他的黑眸里不再有温煦,而是被一股犀利的光芒所替代。

“公子,他们已经到了,都在城内。”

韩晋一直如此称呼徐清砚,也习惯了三公子此刻的神情。

“那好,你跟我去趟静王府,晚一点再去见老耿。”

徐砚快步走过韩晋的身旁,衣领口内有一道红线隐现于白袍的银边处。

静王府,位于平阳城南西巷的尽头,离将军府并不远,步行即可。

行进间,韩晋一直跟在徐清砚的身侧,不时地回答着三公子的问话,也闲聊了几句家长里短。

一直以来,韩晋都觉得三公子并不像阿娘所说的那样,阿娘应该是看走眼了。

阿娘到将军府做了管事后,总是说三公子像话本小说里的翩翩公子,让自己多向三公子学习。

可是,阿娘哪里知道呦!

三公子就是一个多变的性子,学不来的!

主仆二人行至静王府门前时,忽见有三匹快马自西向东疾驰而来。

纵马之人皆是赤盔红甲,身后飘扬的亦是大红的披风,远远望去如同三团炙热的火焰。

见到王府门前的徐清砚,行至最前的军骑猛地一勒缰绳,身下的战马陡然间将前蹄高抬,在空处虚踢了几下,就此停下了向前的冲势,其余的两匹战马也随之停了下来。

三人翻身下马,急行到徐清砚面前,单膝着地,拱手道:“属下拜见大将军。”

说话之人的声音豪迈,但清脆嘹亮中又透出了几分婉转与柔和。

徐清砚笑着颔首,偏头望向跪拜的女将。

女将的年岁不大,刚及碧玉之龄,可一身的英武却不是同龄的闺阁之人所能比拟。

少女身着精致结实的牛皮红甲,显得身姿尤为高挑,大红的披风系于肩处的铜环上,穿过虎头甲叶垂在身后。

赤红的头盔遮住了少女的半个额头,乌黑浓密的辫发从头盔后散开,掩在披风中。

少女的面色并非是白皙如凝脂,可略暗的皮肤却透着蜜色的光泽,是一种有别于汉家女的异域风韵。

“雅若,你怎么来了?”

“你是.找静王有什么事情吗?”

徐清砚略带深意地笑了笑,问向名为雅若的女将。

雅若二字,草原部落的人称之为天上的月亮。

雅若并非是汉人,她本是博日格德草原的游牧部族,她的阿爸是族中的首领,一直带着族人游牧于草原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