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慧山别苑 - 隐雄 - 过往不算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隐雄 >

第七十二章:慧山别苑

萧圣平有些疑惑地说道:“为父认识唐家多年,从未听说他有一个女儿丢失在外,怎么突然就有了这么一档子事呢?”荣九见家主疑惑,施礼解释道:“家主,据属下暗查,好像是唐渊在溍集时的一名妾室所生,逃亡时遗落了,后来辗转到了临梓。”

萧圣平笑道:“这倒真有可能,那时大家跑得太快,好多家室都顾不上了。”

说着,他捋了一下自己的胡须,随口问道:“那个女孩子叫什么呀?”

“唐婉珒”荣九肯定地回答。

“唐婉珒?”

萧圣平随意地重复了一遍,继而他又重复道:“唐婉珒,婉珒,婉珒?”

突然,他似乎想到了什么,皱眉问道:“荣九,你知道这个唐婉珒是何时到的临梓城,又是与何人住在一起?”

荣九见状,赶忙回答道:“家主,属下派人到临梓城查过,似乎是在五六岁的样子到了临梓城,与她一起的还有一名妇人和两名小丫鬟,那个妇人好像是她娘,只是一直有病,前年死了。”

“五六岁?婉珒?唐婉珒,曾婉珒?真这么巧吗?”萧圣平若有所思地念叨着。

忽然,他双眼微眯,冷笑道:“世间哪有这么巧的事?”

萧铭昔不解地问道:“父亲,这唐婉珒有什么问题吗?”

“问题?哼.”

“如果为父没有猜错的话,那她的问题就大了,她应该不姓唐,她姓曾,应该叫曾婉珒,是曾逊的女儿,而不是唐渊的什么遗失女。”

萧圣平信心十足地说着,脸上的笑有了一丝诡异。

萧铭昔有些吃惊,依旧不解地问道:“父亲,为何如此说呢?”

萧圣平向前走了几步,来到水池旁。

“昔儿,为父当年与曾寻一同在当今陛下的身边共事,十分熟识,他有个女儿就叫曾婉珒。”

“原本,他们一家都住在戊野城,后来家中的女眷多数都随着怀王妃一起回了洛邑,也正因如此才免了那场事难。”

“后来,天子降罪,她们曾家被驱逐离京,发配辽州。谁知刚出京不久,便传来遇匪身亡的消息,本就是罪官的家眷,又是发配之人,这事也便不了了之。”

萧圣平停下了口中的话,弯身拾起一块小石子扔到了清池里。

石落水中,本是平静的水面上荡起了层层涟漪,水中的鱼儿受到惊吓,四下游动,逃至池底。

萧圣平拍了拍手,继续道:“本来是无波无澜的一件往事,没想到还真有风云复起的时候。”

“当年,武卫营中有过异动,为父那时并未在意。可如今看来,应该是唐铎领兵杀了押解之人,救下了曾家母女,现如今又谎称遗失女儿重返京城,他们自以为是天衣无缝,可惜啦.”

萧圣平没有继续说下去,心中却有了一个计划,如果这个计划实施,三皇子的烦心事也便会解决啦!

萧铭昔看到父亲的脸上尽是笑意,知晓一定是有所安排,赶忙问道:“父亲,需要孩儿做什么吗?”

萧圣平笑道:“这件事情你不要管,由为父来办,你做好手上的事便可。”

说完,他便转身向苑外走去。

萧铭昔望着父亲离去的背影,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

午后,皇宫大内里很安静,每一名行走的人都会将脚步放轻,即便是彼此相遇,也多是执礼低声问候,或是欠身一笑,错身而过。

通常,这个时辰是靖德帝康睿批阅奏章的时间。

皇帝批阅奏折需要思考,如果有杂音乱了陛下的心绪,触怒了龙颜,那可是要杀头。

因此,在这一时间段,宫中的每个人都会小心翼翼,即便是喝上一口水也都是轻轻地饮,慢慢地咽下去。

御书房内亦是如此,飞龙立柱旁的刘内侍正垂首低眉,努力地调整着自己的呼吸。

他想让自己的吐息再悠长舒缓些,这样就能将声音再降低一点,免得干扰到正在批阅的皇帝陛下。

“徐清砚最近在做什么?”

就在刘内侍将胸口的那口气缓缓吐出,接近气竭之间,突然听到了靖德帝的问话。

这突如其来的问话,彻底打乱了刘内侍的呼吸节奏,他匆忙地将存留在外的那口气往回收。

可是,由于收得过急过猛,喉咙里竟然发出了尖锐的长音,回荡在了御书房内。

康睿奇怪地抬起了头,望向憋得满脸通红的刘内侍。

当他将目光刚落到刘内侍的身上,发现刘内侍原本通红的脸瞬间又变得惨白,身子也跟着晃了两晃,竟然倒在了地上。

康睿刚想唤人,发现地上的刘内侍又迅速地爬起身,跪伏在了地上。

靖德帝不由地皱眉道:“你这是怎么了?你也跟了朕多年,一句问话就吓成这般吗?成何体统?”

缓过气的刘内侍不住地磕头,口中回道:“是老奴该死,请陛下恕罪,老奴一时调乱了呼吸,惊扰了陛下,老奴死罪,老奴该死。”

听了刘内侍的话,康睿不禁哑然失笑:“好好呼吸着你那口气,乱调什么?小心把命调没了,赶紧回话。”

“是,老奴谨遵陛下旨意,好好呼吸。”刘内侍擦拭了一下额头的冷汗。

“陛下,抚远侯最近没有做什么,前些日子一直都在自己府中,这段时间到洛霞山庄去了。”

“听说,抚远侯要在庄子里建个私塾,让山庄里的孩童都能读书识字,老奴还听说抚远侯在慧山修了一处别苑,就在山脚的静泉处,景致好像还不错。”

说着话,刘内侍将头微微地抬起,偷偷地望向靖德帝。

他需要观察一下皇帝的脸色,因为他不知道皇帝是否想要听自己所说的这些话,也不知道自己是否多说了什么不该说的话。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