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天下震动
果然,在林世成话刚说完,几乎所有人都选择了沉默。
论策天下跟妄论国事是两码事。
后者,是要掉脑袋的。
林世成看着一下子沉默下来的一众文人,悠悠然叹了一口气,显然有些失望,摆摆手,有些兴趣索然。
“诸位,散去吧,本以为诸位跟我这老骨头一般,拳拳爱国之心,可是现在看来,终究是错付一腔热血。”林世成忽然说道。
一众文人一惊,这是什么意思?
有一人忽然长身而起,长辑到底,道:“林大儒为天下士林的榜样,德高望重,我等皆敬重大儒为人,既然那后生所言,都令林大儒如此推崇,不如就说出来让大家听听,也让我等,有所决断。”
“若志同道合者,可留下听老朽一言,若追名逐利者,可自行散去。”林世成又道。
“我等文人风骨,岂是那趋炎附势之辈?林大儒莫小觑了我等?既然把我等召来,肯定是信得过我等为人,如此这般讳言,岂不是在折辱我等?”有人立刻有些怒气的道。
文人风骨,最受不得刺激。
“就是,我等皆是一身浩然正气,岂是那惜命之辈。”有人附和。
“好!”林世成环视了一下四周,语出惊人道:“我欲借云游天下之名,往西北,辅佐西北王江乘风,共谋天下,以期天下太平!”
轰!
此言一出,人群立刻炸开了锅,皆面面相觑。
欲投西北?
西北王现在可是在造反?
这不是要做反贼?
这是陷天下文人于不忠不孝,不仁不义吗?
最终,有一人排众而出,拱手道:“为何?”
林世成看着一众文人,道:“因为,世子江景所言,正是老朽所思而不得,他说,我辈文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请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他说,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
“他说为官者,当为百姓之仆,依法治国,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废除世家门阀,土地分与百姓,使老有所养,幼有所依,这,便是他心中的盛世愿景。”
“这,也是我心中的盛世远景,若真有这样的天下,有这样的盛世,我林世成,背上万古骂名又如何?”
话落,如同一颗重磅炸弹,落入人群之中。
沉默。
这一处是无尽的沉默。
一众文人若有所思。
“真能实现这样的盛世么?”有人低语。
“若真有这样的世道,功在千秋,当名垂青史,林公何故妄自菲薄,又何来的骂名?”有人接话道。
“如果西北王真能做到综上所述,乃是万民之福,如今这世道,贪官污吏横行,横征暴敛,天下苦大岭久矣,若林公有此志,我等愿追随,愿为西北王府谋士团,谋盛世之宏愿!”有人开口道。
“正是…”众文人皆附和。
林世成双眼浑浊,重重朝着一众文人,一拜到底,道:“吾,替天下百姓,谢过诸君!”
“怎敢受此大礼!”
一众文人立刻避开,道:“林公折煞我等!”
林世成以袖掩面,抹了把纵横老泪,实则暗暗松了一口气。
这些人是他的铁杆粉丝不假,但这等大事,若不是能够拿捏这些人,又岂敢将这等大事和盘托出,只怕,聚会刚过,便会有人向朝廷泄密,说不得要落个谋反大罪。
心系天下是真,但惜命也不假!
“不妥!”
突然,人群中有一文人开口道。
众人目光纷纷投向他。
林世成脸色也微微凝重,道:“为何不妥?”
那文人犹豫了一下,道:“林公欲投西北,时机不妥。”
林世成一看,是最擅长纵横捭阖之术的郭檽郭孝之,忙拱手,道:“孝之何以教我?”
郭孝之踌躇了一下,道:“如今,局势不明,且不说那西北世子,能不能突破大岭重兵封锁,也未可知,单说战乱若起,百姓势必又处于水深火热之中,若是我等这般去投,说不得背上骂名不说,西北王也未必重视我等。”
“哦?”林世成一把拉过郭孝之的手,道:“孝之细说。”
其实他心中已有谋划,但此刻却不能表现出独断专行的一面。
“孝之不才,浅谈拙见。”郭孝之也不推诿,道:“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江世子只说返回西北,便携百万雄兵,马踏大岭,虽此举已然坐实西北王谋反之实,但依旧是谋反,大势不在,民心不在,若以铁骑强取,恐伤民意!”
众人皆正襟危坐,仔细聆听。
郭孝之继续道:“不如,将世子所言,润色成檄文,以我等在天下士林的影响力,先暗中传檄天下,先观民心所向,再予定夺。若世子即回西北,我等便登高一呼,率众归心。如此,则大事可成!”
“这…”林世成犹豫了一下,道:“未曾与世子相谋,便如此行事,只怕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