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九十三章进入圣宫 - 尸圣传 - 沈重流 - 玄幻魔法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玄幻魔法 > 尸圣传 >

第三百九十三章进入圣宫

翌日。

“侯爷,让老臣带你去圣宫面见侯虚圣吧。”

“罗太傅您老别太见外。”

“礼数不能废。”

二人上了马车。

“侯爷,上次的翰林国考一事,圣宫的大儒们和虚圣很早就想请你去了。”

“是关于我写的关于义务教育和减免死刑的文章吗?”

“是的,你的文章实在难以决断,既可被评为最优,也可被评为最差,因此此事需要好生斟酌一番。”

沈鸿飞挑了眉头暗道:“确实,如今的世道,我这种想法确实有点骇人听闻了些。”

罗太傅见他脸色有点不太自然。便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不过,圣宫内还是有大批人支持你的看法的。单说这个义务教育,就可以更大的弘扬文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读上书,这点就非常了不起。老夫读书这么多年,你是第二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

“哦?那第一个提出这个观点的人是谁呢?”

罗太傅不由叹了一口气道:“那人便是我的故交,沈彦沈大人。此人乃东皇王朝第一大学士。若不是他一心为民,没有参加圣宫的大儒品级考核,以他的资历,连我这个做太傅都远远不及。可惜啊,数年前,正值东皇王朝皇权变更。残遭灭门!实在是令人痛惜!”

沈鸿飞知道当年祖父非常体恤百姓,甚至会跑到非常贫瘠的乡野去,与难民们同吃同住。但却不知道,祖父也曾提出义务教育这个宏愿!

“罗太傅你和那位沈大人很熟吗?”

“呵呵,细细想来也有十余年的交情了。记得当时我与他刚好都身为使臣。于是便有了交集。只是没想到命运捉弄人呐!他当时只是想那些贫苦之人有机会接受文化培养。而侯爷你的愿景更为远大,是希望所有的人都能够接受教育。”

沈鸿飞道:“罗太傅,其实我之所以有义务教育的这一构想是因为在我为官期间,看到了很多人,遇到的很多事。如果所有人有儒士的素养和风骨。想来很多悲剧也不会发生。就比如,我在军营里。经常看到很多士兵因为不识字而误传了军令,再比如很多地方只有所谓的方言而没有文字的传颂。甚至于很多人因为不识字而被歧视侮辱等等。这些现象看的我非常难过。”

罗太傅点了点头道:“我非常欣赏侯爷的看法。虽然世间有很多道,每个人都可以选择相对中意的一种,但文道确是万法的根基。没有文人对文字的发明和运用,也不会有其他的道义的衍生和壮大。”

“不错,世间道法千万,有人习武炼体、有人修仙求真、有人成魔成邪、种种的道,都离不开文道的传承。如果人人都懂得更好的运用圣贤的智慧来使得自身更加聪慧和明悟。我相信,天下之道必然能够百家争鸣,万紫千红!”

“说得好!”

罗太傅不禁赞叹道。

马车慢慢减下速度。

“此乃圣宫重地,请车上之人下马!”

二人跳下马车。

“罗夫子回来了!”

罗太傅道:“这位便是无双侯洪一飞。”

那人连忙恭敬地说道:“原来是鼎鼎大名的洪夫子。快快有请。侯虚圣和几位大儒已经恭候多时了!”

那人将他们领到大殿内,又开启了阵法,将二人传到了楼顶。

只见楼顶的书房内坐着五位身穿青色儒服的老者。而坐在最中央的是一位身穿白色儒服的中年。

“罗大人,可算把你和洪夫子等到了!”

沈鸿飞一踏入其中,便觉得有一股极其醇厚的正气领域遍布周围。

这股正气蓬勃却极为平和,连带这他心脉内的尸毒都消解了两分。

“好生强大的正气!这便是虚圣真正的实力?”

沈鸿飞不由惊叹道。

而坐在做中央的侯虚圣也在沈鸿飞身上感受到了异样的气息,似邪非邪。

这让他对沈鸿飞更加感兴趣了。

“果然是一表人才,人中龙凤!”

沈鸿飞连忙作揖礼拜道:“学生洪一飞见过各位老师!”

罗太傅坐到位置上。

坐在中间的那位中年说道:“你在百朝诗会上夺魁之时,其实我就想见见你的。当时我还几次想皇上恳求,希望能够将你招入圣宫。没想到,再请你入圣宫之时,你已然封侯拜相。此次翰林国考,你是唯一一个需要我亲自面谈的儒生。能够看到有如此惊才绝艳的儒生出现,是文道之幸。亦是世间之幸。”

“虚圣谬赞,学生只是一位刚刚踏入文道的小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学生惶恐。”

“你不必谦虚。请你前来,只是想让你好好的说下你在翰林国考写的有关义务教育和减免死刑的设想。如果你能够说动我和坐下的几位大儒,这第一翰林的文位非你莫属。若是说不动,恐怕你就得等上两年重新再来一次国考了。坐下哪位先提问啊?”

一位老者马上站了起来说道:“就由我问吧。”

“请讲。”

“洪夫子,你在文中所提这减免死刑的方略,说到从古至今,唯刑罚治国虽可醒民,但不可治民。礼虽合情,但刑不可废也。这一句论断似乎存在着极大的矛盾。为何会如此呢?”

沈鸿飞道:“国家制定刑罚的本身注意是为了以便正听,给他人警醒。但如果人们知刑罚的重却不知如何真正做到不犯。人们每犯一次新的错误,就会有新的刑罚出来惩戒。而刑罚的界定却可大可小。如果反复,只会造成更大的冤屈和恐惧。而刑不可废,是因为刑罚本身的存在是有其重大价值的。礼再高,人之恶行却难以消尽。所以刑不可能被废止。而学生论述的关键在于能否用更加公正方式方法来就事论事。以刑减刑。最大程度的消解人们的冤屈和对犯错的恐惧。人非圣贤,谁能无过。但有些过,没有必要用命来弥补。”

另一个大儒起身问道:“可是你所说的减免死刑,如何能够做好分寸呢?每个国家都有各自一套刑罚决断。有些国家没有死刑,有些国家死刑繁多且常见。”

沈鸿飞回道:“这就要结合每个国家的国情和国法,进行修正,而不是一昧的沿用。或者一昧的按照统治者的意愿来改。”

侯虚圣不由点了点头。待其他大儒提问完说道:“诸位大儒最为关心的是死刑减免的问题。洪夫子也讲的比较透彻,不知有哪位想问问关于义务教育的?”

罗太傅起身说道:“刚刚我已在路上问过了。”

“好,那最后就由我问几个问题吧。”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