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元军的反应
“秦王乃是公子扶苏后裔?难怪难怪!”经过了秦宇好一阵忽悠,总算是把文天祥搞定了,但随之而来的情况却让秦宇有些头大。
“秦王此次返回,可是为了夺取天下?”文天祥继续问道。
此言一出,秦宇当即面露苦涩,这特么的刚刚填完了一个坑,这一下又要开始填另外一个坑,还有完没完?
没有丝毫的犹豫,秦宇又开始了另一阵忽悠。
总之一句话,就是说自己在海外另有国土,对于旧土早就没有想法。
而此次返回,仅仅是为了寻找再次现世的失落的石门!
至于石门是做什么用的,秦宇没有过多的解释,只是一个劲的说,元军挖出的石门是祖上遗失之物,自己只是想收回罢了。
虽然这里面还有许多漏洞,但秦宇率领的兵力摆在那里,区区五万人,就算是各个都是万人敌,也不够一统九州。
但很快,文天祥又失落了起来,五万人马想要帮助没落的大宋,似乎希望依旧很渺茫。
“文公不必气馁,元军之中多是降将,他们能够为元军效力,自然也会为宋军效力,只不过有个先决条件。”秦宇笑呵呵的急忙岔开了话题。
如果再让他继续圆谎,估么着就要拍拍屁股跑路了!
半晌之后,皱着眉头的文天祥长叹一口气,不得不说秦宇说的有道理,但想要实现却不是一般的难。
“多谢秦王,不知老夫是否可以返回?”话到最后,文天祥起身向着秦宇一礼。
在他的心中,只要自己还活着,就必须回去面见小皇帝赵昺。
“当然,本王这就安排人送文公过江,本王这里文公可以随时前来。”
秦宇起身客气了一句,但就是这句不经意间的话,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后果。
大宋已经没落,想要再次一统九州难度可不是一般的大。
但相比于鞑子来说,若是眼前这位秦王能够.
想到这里,文天祥摇了摇头,他深受赵室皇族大恩,为什么会冒出这样的念头。
可秦宇心里却很明白,无论张世杰也好、文天祥也罢,之所以不排斥他,是因为身份的原因。
简单的说吧,元军鞑子就是外来户,而他秦宇算是自家人,换个王朝就是换个姓氏,自家人换来换去总比拱手让给外人强。
送走了文天祥,秦宇则是一阵苦笑,看来自己还是少和这群牛人打交道的要好。
良禽择木而息,良臣择主而侍,古人之言不是没有道理。
最起码,秦宇从张世杰和文天祥的眼中,看到了一丝丝的纠结。
相对于元朝鞑子这个外来户,秦宇的身份地位更加的正统。
因而,若是秦宇振臂一呼,估么着就没小皇帝赵昺什么事了。
当然了,这些观点都是因时间空间而已。
文天祥的返回,让张世杰和陆秀夫二人喜出望外。
尤其是三人在一起,商议日后大事的时候,或多或少都有着一些小心思。
只不过,在现在的局面下,谁也没有说破,毕竟秦宇自己还没有那个意思。
小皇帝,对于没落的大宋来说只是个象征,有天子在百姓才有盼头。
但若是出现一个强势的明主的话,结果可想而知。
三天的时间,就这样过去了,宋军那边依旧在舔舐着伤口。
经此一役,能不能够自保都还难说,更别说发动大规模作战了。
但秦宇这边却不同,五万大军这三日休整也没闲着。
按照特战大队侦察小队的探查,周边的情况秦宇基本上摸了个清楚明白。
而元军之所以三日没有进一步的反应,完全是因为逃回去的那群逃兵,将大秦帝国神兵天降之事,传的神乎其神。
对于未知的东西,人类天生就充满了恐惧心理,再加上张弘范这位主帅的失踪,使得元军不得不重视起来。
新会县城内,侥幸逃过一劫的李恒此刻心神不宁,突然出现的那支天军,在他的心里造成了极大的阴影。
不仅仅如此,与那些骑兵交过手之后,元军的骑兵全都产生了恐惧之色。
为何?只因双方装备差距实在是太大。
对于元军骑兵来说,无往不利的弯刀,在前几日的交手中,彻底的失去了昔日的锋利。
刀砍不动也就罢了,元军大多数骑兵手中的弯刀,在与那支突然出现的骑兵碰撞之后,立刻便会断裂。
就说李恒自己的宝刀,同样遭受了这样的待遇,要不是他马术精湛,根本就不可能逃出生天。
“李将军,完了,全完了。”
一名普通百姓打扮模样之人,哭哭啼啼的出现在了李恒的眼前。
原本就如同惊弓之鸟的李恒,猛然起身,而后惊恐的四下望了望:
“敌军来了?”
“不,敌军在汤瓶山驻扎,张大帅,张大帅被俘!”
“什么?”闻言的李恒露出了惊恐之色,而后一屁股瘫坐在凳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