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出兵的借口 - 大明1644,我来自未来 - 布衣米豆腐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27章出兵的借口

1649年春,大秦帝国的东北部发生一件足以列入史册的大事!春耕刚刚结束,坐镇盛京的洪承畴接到了边境驻军的报告。

说是大秦帝国的两名百姓,因越界寻找耕牛被李朝的边军无故扣押。

此消息一出,洪承畴第一时间发电报给秦宇的同时,心中暗自窃喜,总算找到由头了。

京都,经过了三年多的全力重建,消耗了五万鞑子的生命之后,总算恢复了往日的模样。

但人口不足,以至于无法恢复昔日的繁华!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秦宇特意召开了内阁紧急会议,商议如何移民的问题。

“秦王,移民非小事,京都乃帝国的心脏,必须以稳定为主。”顾炎武率先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闻言的秦宇不可否认的点了点头,顾炎武说的没错,但他自己早就有了打算。

恰在此时,李小雨急匆匆的走了进来:“报告秦王,第五集团军洪司令急电。”

接过了电报,秦宇大致瞅了一眼,而后满脸阴沉的说道:“好一个李氏朝鲜,尽然敢如此无礼。”

此言一出,整个议事殿内议论纷纷,看秦宇这怒气,李氏朝鲜这是要挨揍的节奏。

“不就是越界寻找丢失的耕牛吗?竟然被无故扣押,告诉洪承畴,大秦帝国的子民不容他国羞辱,派兵去把人抢回来。”

此言一出,顾炎武满头的黑线,这算是开战的理由吗?

安排完电报之事,秦宇这才转过来望着内阁成员问道:“刚才说到哪了?”

“房子多,无人居住!”

陈之龙小心翼翼的说了一句,但谁都看到了秦宇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这事儿好办,本王这里有一套销售方案,内阁照此执行。”

说完这句,秦宇扔给顾炎武一本资料,便起身离去。

刚走了两步,秦宇回过头来郑重其事的说了句:“哦,对了,本王去视察海军,有事儿发电报!”

话音落下,秦宇便急匆匆的离去,留下了内阁一群人议论纷纷。

“秦王这是要开战?”叶绍袁有些发蒙,人上了年纪脑子转得慢。

“何止开战,这是要灭国啊!”范承荫发出了一声感慨。

不得不说,内阁这群老江湖都看出了秦宇的用意,但军事方面的事情他们完全插不上手。

至于借口,秦宇说有就是有,反正内阁只需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秦王常说,大炮一响黄金万两,这次不知道能有多少收获?”陈之龙继续说道。

“哎,到处都在花钱,可国库的钱越花越多,愁死个人!对了,尤其是那个什么钢铁厂,必须派人盯紧了,能用钱解决的问题都不是问题。”顾炎武长叹一口气。

返回了后宫的秦宇,向秦良玉和叶小繁打了个招呼,便带着特战营直奔天津而去。

而已经接到电报的郑森满脸喜色,下令海军立刻进入一级战备,一旦秦宇到达,即可出航!

与此同时,得到了秦宇命令的洪承畴一声令下,早就磨刀霍霍的第五集团军,在李成栋的率领下,打着索要大秦子民的名义跨过了绿江。

两日后大沽口外海,十艘巨大的身影一字排开,一艘艘小艇不停的来回穿梭,运送着物资及人员。

而从收到秦宇发来电报的那一刻起,大沽便已经全部戒严,那怕是渔民也不能够出海捕鱼。

“秦王,最后一批物资及人员已经登舰!”郑森来到秦宇身边,行礼禀报着。

私下里,他们二人虽然以兄弟相称,可在公众场合,郑森并没有搞特殊化。

“准备起航,目标朝鲜半岛!”

随着秦宇的王命下达,十艘战列舰依次启航,向着目的地而去。

至于李氏朝鲜,此刻还在要不要像新建立大秦帝国称臣而争论不休。

满清投降之后,少部分残余清军逃往了朝鲜成为了流寇。

可就是这数千名流寇,却搞得百姓怨声载道,而官府却对此无能为力。

至于李氏朝堂内部,因为时局的突然变化分成了两派。

其中一派,希望能够借此机会脱离中原王朝的控制。

而另一派,则希望保持原样,毕竟倭国对整个李氏王朝的威胁依旧很大。

相比而言,承认大秦帝国为宗主国,无非就是付出少部分贡品。

而倭国,这是要侵吞整个半岛的存在。

就在两派争吵不休的时候,一封八百里加急传到平壤。

“报,大秦帝国出动了八万大军,向平壤而来!”一名传令兵气喘吁吁的说着。

此言一出,满朝文武震动,尤其是刚刚继位的李淏,为自己的犹豫后悔不已。

“快,派出使节,就说就说我等不愿意与宗主国为敌。”李淏急忙大吼了一句。

而在这个时刻,那些反对者一个个低着头不再言语。

大明军队的战力他们都清楚,但却依旧被满清打的满地找牙。

而秦宇率领的秦军,不仅收复了大明的失地,并且打的满清大军满地找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