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落草
第二天一早,睡得还算舒服的李兆就带着李静善来到了附近的一处小道旁。
之所以不去人更多的大道是因为李兆明白,那些敢于走大道的都是一些豪族的部曲私兵,他到时候别没拉到人结果自己再搭进去,那就滑稽了。
事实上他第二天的收获确实颇丰。
当然,他不可能真的去抢劫,那成什么了,他只是问每一个过路人会什么,然后看看愿不愿意跟他走一起去南方跑海运,到时候所有的收入都算是集体所有。
对于他的想法,不少人都觉得是异想天开,不过也有人愿意跟他一起去。
因为李兆说了,他会保护那些愿意跟他一起的人,加入他的人大多是抱着利用这个有着武力的傻子,然后到安全的地方就跑,也有人是想要有个庇护的人,毕竟路上不只是要担心天气、环境,还要担心人。
毕竟李兆说的所谓集体所有在这些人看来是完全在异想天开,这不是只有傻子能想出来的东西么?
至于说李兆可不可能是骗子的情况,这些带着其他想法的人完全不在乎,因为不同于那些敢于走大道的大户,这些同样逃难的小家小户们首先因为害怕被大户们在路上强行裹挟,所以只能走一些小路。
只是不想成为他人奴仆的他们却想要别人成为自己的奴仆,比如说其中就有人想要利用李兆来达成这个目的。
“看来您招了不少心怀叵测的人。”李静善感受到了一些虽然难以发现,但却火辣辣的目光,所以有些不满,不过她也只能旁敲侧击,让她真正说什么,是不敢的。
“我知道的。”李兆也是发现现实并不像他想象中那么美好。
不同于后世吃过资本、官僚苦头且觉醒的劳苦大众,在宋朝,这些人民还是很内卷却无自知的,同样,他们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对于李兆的善意采取的恶意的揣测和利用的心思,这让李兆非常不满。
不过话已经说到这里了,他自然不可能食言,只能硬着头皮走下去了,不过内心的想法还是发生了改变。
就目前这个环境,宋朝这片原始的土地上还没法诞生一个共和国,不过这一切的结论还得等他进一步的考察才能得出结论,毕竟他并不了解这里人民的真实情况,目前像是这些难民这样的终究是特殊情况。
不过想是那么想,他还是打算对自己收容来的大概五十多个难民进行军事化管理,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让他们恢复秩序并能够让自己吃饱。
虽然这些难民中,青壮的数量其实只占一半,但对于李兆而言,仿佛又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岁月。
他年轻时不是没有带过新兵,只是眼前这些新兵的素质实在是太差了,不管是身体素质还是知识都让李兆有些绝望。
不过他还是在一个上午将他们所有人的名字记住了,并且他还打算教课,毕竟他本人并不想要当所谓人民的国王或是皇帝,既然没有制造共和国的条件,那么就由他自己来培育这种条件吧。
只是首先要解决的还是卫生和饮食问题。
如果没有粮食,这些乌合之众很快就会一哄而散,而如果卫生没搞好,那么疾病也会让他们领略一下什么叫做自然之怒。
最初,李兆让所有人将粮食归公,统一管理和分配,这就差点儿让这帮人造反。
“我知道你们不愿意交出粮食,认为那才是你们活命的根本,也怕我拿着这些粮食跑路,但可能么?怎么,你们听我想要众生平等的时候,不是很开心么?怎么,现在到你们这里了,就不高兴了?”李兆走上一个小高处,大声的质问着这些人。
“可是你没有粮食啊!”一个还算体面的青年大声说道。
“我确实没有粮食,但我有武力,现在武力才是保证,而且我们也需要训练一下,我需要让你们也有武力,这样我们才能获得粮食的来源。”李兆大声的说道。
“所以我们是要抢劫其他人么?”有人害怕的问道。
“是也不是,我知道你们的不满,但你们也不想想,你们自己带着的口粮够到自己的目的地么?所以别抱怨我将你们的食物收起来公用,因为接下来我们需要保证有武力人的粮食来源,这样,我们才能在接下来安稳的走到和平的地方,而且也不用当逃荒的流民。”李兆讲着道理,他希望这些被迫流离失所的人能够明白。
“至于说为何我们是抢劫,又不是抢劫呢,因为抢劫是要和人拼命的,但我不希望你们中有人会死,我想你们也是一样,谁都不想死对吧。”李兆很有同理心的说道。
这下,没人回应李兆了,但他也没有让局面冷场,而是继续说道。
“我们只是进行武力威慑而已,我们每到一处就可以吃大户了,不过这些大户未必会愿意让我们吃,所以我们在此之前需要保证有一定的武力才行。”李兆说着他的计划。
说到底李兆还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没有社会关系,要不然他直接煽动一村乃至一县举起叛乱,不是没有直接推翻宋室的可能性。
毕竟现代人谁又能受得了古代的所谓规矩和礼法呢?这不是因为现代人的骨头硬,而是优越感,毕竟哪怕是官僚在这个时代也都是臭烘烘的,很难让现代人对其产生拜服的感觉,更不要说这些古代人和现代人身体上的差距了,李兆能明显感受的到。
“可是,如果那些豪强手里有乡兵,我们那不是造反么?”有人对李兆的行为有些抵触,毕竟造反是要杀头或者刺字配军的。
“你们放心好了,按照我的计划,你们不会输给那些乡兵。毕竟就我看,他们也不算什么军队。”李兆笑了笑,“如果他们敢于抵抗,那么战利品将会和粮食一样平分,其中战利品包括土地和女人,至于造反,你们难道不知道一句话么?杀人放火受招安。”李兆最后都笑了起来。
李兆有些煽动性的话让这些流民们感到了久违或是从来没有的冲动。
“你该真不会打算受招安吧?”在中午吃饭的时候,李静善有些好奇的问着李兆。
“怎么可能,打不赢才会被招安,但我知道,我赢定了。”李兆信誓旦旦的说道。
如果说中午之前,李兆的讲话让这些流民们满是激动,丰盛的午餐更是让他们觉得这样也不错的话,那么下午的训练就让他们有些骂娘了。
李兆下午所进行的只是单纯的纪律训练,但这些刚刚转职成为士兵的流民们却苦不堪言。
毕竟不是谁都能接受站着一动不动的训练方式的。
如果可以,李兆并不想训练纪律,因为纪律并不是决定战斗力的主观因素,而只是客观因素罢了,但哪怕是最垃圾的军队,只要被称为军队,那就有在同时代够用的军纪,但李兆手里的这些流民恰恰没有。
而且决定战争的是人,也是物质,两者缺一不可,目前他们缺少物质基础,这些流民们没有盔甲,武器更是只有李兆随身携带的一把迅捷剑和作为战利品的两根狼牙棒。
至于流民中也没有技术人员,他们大多是汴京的小市民。
唯一算是技术人员的只有三个道士,当然,他们不是那些被宋徽宗召集的所谓六丁六甲神兵,而是普通的道士,有过炼丹的经验。
这种缺少物质的情况下如果还不加紧对人员素质的提升,那完全是在等死,所以李兆很是迫不及待。
至于晚上,李兆倒是没有在折腾他们,主要是缺少灯油的关系,要不然,李兆肯定给他们上上课,洗洗脑。
不是说洗脑不好,洗脑或者说建立正确的三观很重要,尤其是对这些并没有形成稳定三观的古代人来说。
对于他们来说,或许有华夷之辩这种朴素的民族观念,或是君父臣子这种原始的等级秩序观,但这些东西对于来自于一千年后的李兆来说,是完全排斥甚至抵触的,他永远记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他不喜欢这些东西,自然不想用这些东西压迫别人,他又不是那些被资本扭曲化的人。
第二天一早,李兆发现竟然没人逃跑,这让他着实意外,他本来以为会有人趁着夜色会有不少人离开的,甚至都做好了自己变得一干二净的准备,但是没想到这些人最后竟然一个人都没走。
“他们都是为了可能的战利品的。”李静善有些无语的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