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新部门 - 一眨眼八百五十年 - 孤星诺夫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26章新部门

“恢复的如何?”在人民军的军营之中,李兆问着正在进行恢复性训练的白伟明。

没错,在接受治疗之后的第四天,挺过最重要生死劫的白伟明已经在适应新的身体了。

“很不错,我从来没想过自己还可以这样,如果能少吃一点儿就更好了。”想起自己见长的饭量,白伟明就有些头疼。

中午他直接吃了整整八个馒头和一条三斤的鱼。

“哈哈,能量是守恒的,虽然我们的消化系统更好,但为了能够储备更多的能量,大量进食是必须的,而且还有很多能量成为了储备,要知道我现在估计如果我不吃东西,能活三十多天呢。”李兆说着他对于自己身体的认知。

“那样不好吧,而且我们这样吃,会不会导致粮食不够吃啊。”另一边的高武有些担心。

显然,出身农民家庭的他,更加关心农民的口粮。

“所以我们需要增加生产力,这是真正的刚需,至于之后可能产生的分配问题,那不是有你们么?”李兆显然是把军队当成了解决一切问题的最终方案。

事实上暴力在根据地还是大量使用的,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贪污犯的时候。

一些农民老实巴交了一辈子,并不是因为他们善良,而是没有能力进行贪污和腐败。

在一些农民成为了村长、村委会成员之后往往第一时间想的并不是为了乡亲们提高生产力,采用有效的生产方式,而是将物资送到自己的裤腰带里面,而且为了避免被惩罚,还将这种贪腐扩大化。

将整个村委会沆瀣一气或是将不少民众都拉了进来。

对此,工作组是没有用的,甚至一些工作组的人员还受到了贿赂和袭击。

这自然是只能让军队动手了。

在军队的强力镇压下,不少村委会被解散,虽然他们经过审判,判的刑也不重,但还是搞得整个根据地人心惶惶。

因为不少士兵的亲属甚至都被送到了监狱之中。

不过不同于那些旧时代的监狱,新时代的监狱还算是人性化,同时秉着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方式不只是劳动,还有最为重要的教育。

这才让军队和民众没有发生哗变,因为他们知道,李兆的目的还是拯救这些人。

只是接下来的干部选拔工作,却也依旧困难重重,贪婪促使着人像是飞蛾扑火一样。

一个个干部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下马。

“您还真是狠,监狱里面目前有超过三百人了吧?这人数都快赶上军队了。”白伟明有些不太理解李兆为何这么的强势,毕竟按照原本的政治结构,皇权从来不在乡村之中。

“没办法,我们要除恶务尽,不只是要摧毁大恶,还要摧毁小恶,这才是真正该做的。”李兆倒是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在过去,没人在乎在乡间的黑暗,那只能是证明国家这个机器的触手并没有接触到真正的底层。

作为一个农业国,华夏的很多问题其实恰恰源于最为广大的农民。

但之前的统治者们却无视或者说因为无能所以无视了这个问题。

虽然始皇帝统一了文字、建立了郡县,并以此统治这个国度,但之后的千年里,社会却始终没有进步,甚至还在某些方面倒退了。

因此不想被舶来的西方文明彻底击溃,或是在逐步内卷中彻底完蛋,那就得一个强有力的政权对其内部进行调控,而李兆现在正在进行的,就是建立强有力的政权。

“那也太严格了吧,消极怠工就罚款?”白伟明有些无语。

“那么你说怎么办?而且我们这样做,也只是为了治病救人,现在有人认为消极怠工没问题,将来,是不是有人认为贪污腐败也没问题了呢?我们要建立的国度没有皇帝,人人都是这个国度的主人,所以我需要培养他们的主人翁精神。”李兆倒不是真的认为小挖墙脚有什么问题。

但现在谁让根据地的条件就那样呢。

李兆并没有推行新货币的意思,而是打算循序渐进的进行社会方面的改革。

毕竟法币是需要足够的信誉才可以用的,如果没有建立强大的公信力,那么光靠军队弹压,那么只会造成大规模的哗变,要知道现在根据地的人口还是正增长。

每天都有淮宁府的人从城里面逃出来。

同样,其他地方的流民也在进入根据地,对此,李兆来者不拒。

虽然之前他们和宋军的战斗确实影响了当地一定的农业,但并不严重。

禽类养殖虽然只是刚刚开始,但依靠水产和组织起来的打猎队伍,这也可以满足一下人民的基本饮食需求,但也只是基本满足。

而春耕工作也在进行之中,整个根据地的人力勉强够用。

甚至不少原本失去劳动力的老头老太太也被动员了起来,毕竟孩子们要上学,这种免费的教育虽然教的知识也只是一些二简字和基础的数学、常识以及音乐美术,至于政治那是以后的工农兵大学才会教授的。

因为年轻人你教他们这些他们也不会太认真的学。

只有当人真正碰壁之后才会有心去学习。

“可是那些囚犯的劳改效果并不好,我认为很多人就是表面认错,但实际上内心还是按照之前的想法。”白伟明认为李兆的劳动改造措施有问题。

“首先,劳改本身是为了劳动力,毕竟有些活还是得劳改犯们去做,比如说一些危险的工作,然后谁说他们内心不认为自己错了呢?如果没错,为啥劳改他们呢?”

“最重要的,还是治病救人,犯了错误,并且有了教训,我想大多数人都不会再去犯第二次。”李兆倒是不认为这样有啥不好,跟白伟明解释道。

“那么有人闲言碎语怎么办?一些轻微错误的民众已经放出来了,但是还有人在他们背后说三道四的。”白伟明尽管有些不情愿,但还是继续问道。

主要是他的一个老部下的老婆出事儿了。

那个女人算是被最早解放的一批妇女,然后当了某个村子的妇救会主任,然后这个村委全部因为贪污和利用职权进去了。

虽然她的案情不严重,只是判了七天的劳动改造,但根据探监的其丈夫说,工作很辛苦。

而且担心出去之后没工作,同时可能会被指指点点,所以有些绝望。

因此白伟明才会答应自己的老部下,来李兆这里问问。

“那正是社会监督,不是么?虽然说三道四不太好,但是正是这种社会环境会让那些贪污渎职犯们的成本增加,这没啥不好的吧?”李兆一点儿也不认为这有什么错。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