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创业和创新是致富必走的两条道路
第四章创业和创新是致富必走的两条道路
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
很多人相信努力工作致富,这并不是一种错误的想法。
如果努力工作,而所得又足够多的话,确实可以致富。
但现实并非如此,很多人工作之后才发现,工资永远是那么少,除了基本生活开支,剩下的收入不值一提。
不用说那些诸如汽车、房子等奢侈消费品无法企及,就是那些稍贵一些的东西,在购买时,也会让人舍不得掏腰包。
所以,罗伯特·清崎在《穷爸爸,富爸爸》里说:穷人是为钱工作,而富人则让钱为他工作。
这意味着,没有投资,你永远是穷人;只有投资,你才能富有。
每一个人都是自己的投资家,你的投资将决定你的一生。
格林先生前一阵子还在为失业而犯愁,可现在,他手头已经有100万美元了。
前几天,他买了两张彩票,没想到幸运之神降临到他的头上,他买的彩票中有一张中了头等奖。
整整100万美元,这对格林先生来说是个天文数字,这些钱他几乎一辈子也挣不来。
“去他妈的工作吧,”格林先生想,“我应该好好享受一下,这么多钱怎么也花不完。”
马上,格林先生开始筹划如何花他的100万,他现在可以拥有那些做梦才会想要的东西。
他首先买了一栋豪华的别墅,然后又为他妻子和他自己各买了一辆进口的高级轿车,还买了一大堆以前想得到的东西。
100万已经用了一半了,该买的似乎也都买了,格林先生和他的妻子开始待在家里享受生活。
两年后,格林先生又开始工作了,他的钱被他全花光了,现在他又身无分文。
可是,麻烦的是他改不了大手大脚花钱的习惯,不久他便负债累累,银行警告他如果再不还债,就要将他用于抵押的房子拍卖来还清债务了。
像格林先生这样一下子暴富起来,不久又变穷的人并不少,他们虽然曾经有过一大笔钱,但钱并不能帮他们形成富人的思维模式,他们不能留住这些钱,而这些钱却助长了他们不良的习惯,使他们在花光钱后又负债累累。
有一则这样的新闻报道,一个年仅29岁的年轻人因为干活时不愿意摘下他手上的冠军戒指,而被洗车站的老板解雇了。
这个年轻人曾经是一个篮球明星,他在职业生涯中挣了几百万美元。
可是在他退出篮坛后,他的朋友、律师、会计师把他的钱全拿走了,他只能去做一名薪水低廉的洗车工人。
而现在,他连洗车工也干不了了。
这位年轻人的篮球技术很好,这种特殊的技能让他挣了一大笔钱,可是他的财商很低,虽然有几百万美元,但思维模式却没有因为钱多而改变,仍是穷人的思维模式。
他对法律和财务知识一无所知,他的钱很快全被别人骗去了。
这位篮球明星很能挣钱,但都是替别人挣钱,他为自己什么也没留下。
胡志标对家电有一种天生的爱好,从小就以组装半导体为乐。
成年后,他不知从哪儿弄到一本松下幸之助的自传,从此梦想着要当“中国的松下幸之助”。
1995年,胡志标听到一个消息:有一种叫“数字压缩芯片”的技术正流入中国,用它生产出的播放机叫vcd,用来看盗版碟片比正流行的ld好过百倍。
这个东西一定会卖疯,这消息给胡志标很大的刺激。
经过市场调查,胡志标得知万燕公司已正式在国内市场推出vcd产品。
胡志标决心加以仿制。
当年10月,“真心实意,爱多vcd”的广告便在当地电视台播出,效果很好。
于是胡志标孤注一掷,将千辛万苦从银行贷到的几百万元大部分都投进了中央电视台,买下体育新闻前的5秒标版,这是出现在中央台上的第一条vcd广告。
通过广告轰炸,爱多迅速打开市场。
在广东市场站稳脚跟后,胡志标买了一张中国地图挂在墙上。
他发誓要将爱多的红旗插遍全中国。
随后胡开始了征服全国的旅程。
第一批随胡出征的业务员千奇百怪,有卖咸鱼的,有卖雪糕的,有卖假肢的,有卖水泥的,还有刚刚卖完三株口服液的,唯独没有卖过家电的,但也正是这一奇怪组合,使胡志标可以百无禁忌,奇招迭出。
不出几年,爱多就成为我国vcd行业的佼佼者。
拥有致富欲望的人,他的终极目标不是成为一个雇员,通过努力工作来实现生存与发展,而是创建自己的事业,从自己的事业中获得生存与发展。
他们在学习或为别人工作中,都始终在为自己投资,这些投资不是简单意义上的投资,它还包括对自己的财商教育。
如果你现在还没有为自己投资过,不管你是在学习还是在为别人工作,从今天开始,拿出一部分时间、精力和金钱开始为自己投资吧。
每天投资一点,你会真正感觉到为自己活着。
为自己活着,才能活得更加轻松、更加潇洒,才能真正感觉到生存的意义。
广东巨星影业公司的老板邓建国是那种其貌不扬,走在街上绝没有回头率的人。
1991年,邓建国兜里揣着一千元钱,肩上扛着一台由别人抵债而来的旧摄像机来到广州寻找机会,不久他发现拍专题片有钱可赚。
几年时间下来,邓建国靠拍专题片就赚到了十几万元。
1995年,当过6年乡村电影放映员的邓建国开始筹拍电影,但是处女作《广州故事》让他亏损了200万。
次年,邓建国东山再起,注册巨星影业公司,将港台明星汤镇宗、任达华、温兆伦等签于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