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这些房子不限于做这些
生产车间投入使用。工艺品合作社搬迁到了这里。
场地很大。
到这里上班的人,莫名地生出一种自豪感。
“还是车间里好啊。比起师傅家的那个房子,要宽敞多了。”
“废话。这是标准车间。老张家的房子,才多大面积,抵不上这里的一个拐角。”
“也不对吧。张师傅家的房子和院子加一块,抵不上这里的一个拐角。”
“反正吧。我要在这里,做到走不动为止。这里挣到的钱,能管我防老了吧。”
“差不多吧。听说,柴龙很有钱的。他之前,就是一个大老板。他的钱,够多的。要是不多,他不会看中这个鳖不生蛋的地方。”
“这不是钱多钱少的事。是人家的眼光够毒。他能看很远吧。”
“其它的,扯多了没用。跟他后面,能拿到钱,就足够了。其它的,不是我们有本事管到的。”
这些看似的废话,在滋生出一种情怀,对合作社前景的美好展望。
听着这些对话,张原的脸上,满满的笑啊。
张原做梦也不会想到,到了老年,会有这样的出彩时刻。
原本,腿部伤残后,以为就是窝在家中,终老。
倒好。
他不但成了这十多人的师傅,还成了主管。
听柴龙那个意思,这里的人手还会增加。将来的业务,还会扩展到工艺伞方面。
至于为什么要做工艺伞,张原没有问。
他不是一个多问话的人。一生从事篾匠,就是一个自己可以对自己说话的人。
说白了,这些人中,就数他最能耐得住寂寞。
这边的车间里已经有了欢声笑语。隔壁那个车间,就是养鸡场,也有了说说笑笑。
这两个车间之间,隔了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场地。
到养鸡场来上班的人员,开始陆续到位。
鸡仔种苗场派来的人,做技术指导,也已经到位。
牛村长在这方面确实有能耐。柴龙先期要的三十人,全数来到。这些人员,主要来自于周寨和王寨两个自然村。
柴龙指定周晓霞为临时负责人。
周晓霞是李家飞的妻子。后山东边周寨人。
据说,周晓霞在养鸡方面,很有一手。她家在周寨盖的小三层楼,就是她和李家飞共同努力来的。
只是,在听了柴龙的养鸡规划后,周晓霞有不同看法。
周晓霞说:“柴总。这里的人,总体上来说,没有坏人。可有小人啊。”
什么意思?柴龙看着周晓霞。
对于这个女人,柴龙听李家飞说过,不止一次。这是一个勤劳会过日子的女人。
“你把这么多的鸡放山上去,要是有人不轨,晚上出来,偷鸡,怎么办?”
柴龙说:“鸡生蛋后,有些鸡会做处理,会以最低价供应村民们。”
“这里,有喜欢不劳而获的人。就是那种懒人。他们没钱花,就会动脑筋,做些偷鸡摸狗的事。”
这种事,柴龙考虑过。
可现在张寨村,情况不同于以前。哈罗赵在这里打造农产品基地。现在,又多出两个实体,合作社和养鸡场。
即便是闲人,包括懒人,也有了事情可做。
“都有了收入,那种见不得人的事,做的人,会越来越少。”
“本性难改吧。”周晓霞不认为有了收入,就不会有人做那种事。
“真有人偷,就算送几只给他吃吧。”
周晓霞有了建议,“我说的意思,是不是可以安排人夜里巡更。”
“可以。这个,你看着安排。可以发夜班费。”
“有你这句话,我知道怎么办了。”
牛村长过来。
现在的牛村长,比先前,要忙多了。
虽然,土地流转给了哈罗赵的山里来供应链集团,但他要服务到位。
对于柴龙的这两个实体,牛村长也要不时过来。只要有问题,他要及时解决。
柴龙转述了周晓霞提及的问题。
牛村长表示,安全方面,他已经有考虑。村委会组织人打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