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这东西真的值钱了
柴龙来到五保户张原的家。这个原先走街串巷的篾匠,因为这行手艺,已经没了市场,又因为腿受伤后留下残疾,只能呆在家中。
柴龙进门就问:“张伯,最近有新的作品出来吗?”
张原指着面前的一个物件说:“就做了一个老鼠。”
柴龙拿起这个不大的物件,看了又看,点头,说:“这件作品,不错啊。”
张原有了一声叹息,说:“只有你认可我的这个东西。还说是作品。其他人压根儿就没有正眼瞧上一眼。”
“相信自己。你的这个手艺,会有市场,会有更多的人来关注的。”
柴龙对张原说的,不是安抚的话。他的h市之行后,与吴为有了这方面的共识。他就更加相信,这个篾匠现在的手艺,可能是一个不错的商机。
柴龙说:“这样吧。从现在起,你做出来的,我先以一个笼统的价格收购,一件一百元。”
张原抬头,愣住。
听到柴龙开出这样的一个价格,张原很开心。他一个月的低保,才多少钱。一个月做上两三件,就抵得上低保钱了。
而对于张原来说,一个月,做上几件,十几件这样的物件,应该不是个问题。
柴龙这就和张原谈好,不管一个月做多少件,都是以每件100元收购。如果能够卖出去,卖出高于一百的价,扣除运营成本,剩下部分,对半分成。
“柴总。你不会因为这个,赔钱吧?”张原小心翼翼地问了。
柴龙这就哈哈了,说:“即便真的赔了,不会赔多少的。这个,你就放心吧。你只管把想要做的物件,做出来。其它的事,交给我来办吧。”
柴龙和张原谈成的价格,很快经由牛村长的宣传,村子里传开了。
牛村长宣传这个事,是希望有这方面兴趣的人,可以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毕竟,牛村长一门心思,是希望村民们都能多收入一些钱。
一村之长,眼看着周边的村子都先后富裕起来,张寨村还这样半死不活的,他的心里,不是滋味啊。
村子里,一些留守老人,听了老村长的宣传,坐不住了。他们也想试试。
只不过,张原做了这些东西,让村子里的人愣是想不明白,这种东西,有这么值钱吗?
有人来到张原家。
这个人叫张娃。已经四十五六岁。村子里像他这年纪的,基本上在外面打工,做建筑工人什么的。
张娃也跟着出去过。只是,没做到半年,终是熬不住那种辛苦。
他是春天年后跟着出去的,三伏天回来的。
回到村子里,他可是发誓,打死他,再也不会去建筑工地上干活。那个太阳晒得,那个爬高下低的危险。
“张篾匠。收我这个徒弟吧。我也想挣几个外快,弄几个零花钱。”
张原见是张娃,就没了先前的那种热情。
在张娃来之前,已经有几个人愿意跟张原后边学徒。张原让他们回家准备准备,择日,一块过来,算是集中了开培训班。
可在张娃来到后,张原的脸色有点冷。
“你做不了的。这个活,苦呢。你看我这双手。”张原把手伸出,典型手艺人的,粗糙,手指严重变形。
张娃却说:“试试看吧。做事的时候,我会小心保护自己的。”
张原脸上有了苦笑。
开始时,张原是不想收这个徒弟的。可是呢,好歹,乡邻乡亲的住着,低头不见,抬头见。最后,张原还是答应了。
张娃却有了担心,问:“张篾匠。哦,三哥。要是我做的,柴龙不收,怎么办?”
从张家祠堂的宗谱上论,张娃是应该叫张原三哥。
张原拍了胸脯,说:“这事,包我身上。柴龙要是不收,我收。”
两个人正说着,柴龙进门。
柴龙拿来三幅打印出来的照片,给了张原,并问:“能不能做出来?”
这三幅照片,一张是棕榈凤头鹦鹉,一张是世界上最贵的猴子,一张是世界上最贵的昆虫。
“老张。你看啊。这只凤头鹦鹉,全身烟灰色。因为繁殖困难,数量十分稀少。据说,这种鹦鹉,繁殖出来,一只要卖到近二十万元人民币。”
“啊。这贵重啊。”张原惊讶地,抬头看着柴龙。
张娃惊呼,“我的娘哎,做一只这个玩艺,能值到这个钱。”
柴龙已经与张娃有过接触,牛村长也评价过这个人。
张娃给柴龙的感觉,嘴不怂,说的永远比做的多。
柴龙扫了张娃一眼,就又跟张原说话,“这只猴子,也是一个稀有品种。现在也是有市无价。”
“什么叫有市无价?”张原似懂非懂,问了。
柴龙解释,“就是有钱,也买不到。”
“这一张图上的昆虫,曾经被卖出七八十万元的高价。”柴龙指着第三幅图片。
这只昆虫,有着枣红的背部,很硬的壳。头部和颈脖子是黑色的,两条镰刀样的钳子,也是枣红色。整个体形看起来,就是一个铁打的玩艺。
张原乐了,说:“就这个,卖这么高的价钱。这就是屎壳郎嘛。”
张娃也就跟了一句,“这个哦。我们叫它跟屁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