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什么意思
张总和陈总来到李国瑞的办公室。这是一间开放式的办公室。里面的人,并不多。只有四张办公桌。
他俩已经打听到了,李国瑞现在负责的这个部门,可是以前那个欣发公司近十个部门的合并。
只有四个人的部门,要负责以前那么多的事情,张总和陈总,对视了。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李国瑞怎么做到的。
当然,这不是李国瑞有多厉害。
对于李国瑞,张总和陈总因为经常和欣发公司合作的关系,与眼前的这个人,多多少少有过接触。
那时,李国瑞只是一般的办事员。张总或陈总来时,接待他们的,是部门的部长。只有张总和陈总的手下过来时,才会和李国瑞直接接触。
今非昔比。以前,看不上眼的人,今天,却掌握了采购大权。
听柴龙刚才那话说的,李国瑞全权处理。
仅仅从这一个部门承担的职能,就可以看出柴龙的手段之厉害。
只可惜,以前,在和那个正泰公司合作时,他俩几乎就没有和柴龙有过交集。后来的有交集,却是因为那个承诺书。
要是知道柴龙有这样厉害的手段,当时,也就不会要他写什么承诺书了。
张总和陈总,现在,老后悔了。
站在李国瑞面前,两个人的心里,多多少少有些灰暗。
但,既然来了,只好打起精神。
“李经理。以前,我们同欣发怎么合作的。你肯定是知道的。我们还会按规矩来。”张总没敢把话说的太过于明白,只能这样来暗示。
这样的话语,就有些近似于黑话了。
李国瑞懂。于是,他笑,说:“肯定是要按规矩来的。”
陈总也就跟着笑,说:“这就好,这就好。”
李国瑞哈哈了,说:“只是呢,我们现在的规矩,所有的操作,一律放到桌面上进行。”
对于原来的欣发公司,李国瑞只是一个老资格的办事员。他不可能不懂张总和陈总嘴里所谓的规矩是什么。
虽然,那时的生产部,没有物资采购部那样可以接触供应商。但内幕,在公司内部,大家也是心照不宣。
要不然,欣发公司也不会走到破产的边缘。大小老鼠,太多了。
“坐下说吧。”李国瑞给了两位礼遇。
张总和陈总这就坐下。只是,感觉上,很不自然。面前的李国瑞,看起来,不是原来的采购部部长,那么好说话。
“李经理。你这个部门,听说整合了原来八九十个部门的事务,却看不出有多么的忙。你可真厉害。这是怎么做到的。”陈总貌似在取经。
李国瑞告诉,人手虽然不多,但事情理顺了,事情就可以化繁为简。办公室里的人,只要不是做文案,就会去到现场办公。
张总给出一只竖起来的大拇指,说:“厉害。佩服。真的很佩服。”
陈总跟着说:“像李经理这样的人才,到我们公司,起码也是副总级别的。”
李国瑞笑,说:“去你们的公司,我没兴趣。要是有兴趣,早就跳槽了。”
陈总有些尴尬,嘴角咧了咧。
李国瑞的话头突然一转,问:“听说,柴总曾经在的那个正泰公司,你们也有合作?”
张总和陈总一愣,有了对视。
什么意思?
李国瑞又问:“你们和那家公司的交易,柴总当时有参加的吗?”
李国瑞早前与柴龙喝酒时,知道现在的上司曾经有过的一段过往。
陈总说:“不是。柴总负责市场,全国各地跑吧。我们跟肖总有具体合作。”
“既然没有和柴总合作。你们凭什么要他写下欠条,还要另外写一张承诺书?”
张总叹息,说:“也是无奈吧。肖总跑路了,我们只能逮住柴总不放。钱,虽然不多,好歹也是二十几万。”
陈总补充,“我的,要多些,有三十好几万。”
李国瑞问:“承诺书在谁的手上?”
陈总说:“在我手上。”
李国瑞说:“带着吗?”
陈总说:“今天带来了。是想还给柴总的。柴总没要,说会尽早还我们钱。”
“能让我瞅瞅吗?”李国瑞有了俏皮的一笑。
“行。没问题。”陈总由随身携带的包里,拿出柴龙写的承诺书。
李国瑞看了后,把承诺书还给陈总,却说:“我怎么感觉,这张承诺书,这样的刺眼。”
听李国瑞这样说,拿着承诺书的陈总,看了身边的张总。两个人的目光有交流。
这样的交流后,陈总做出一个出乎意料的举动。他把这张承诺书撕掉了。
李国瑞说:“你这是干吗?我可没让你撕掉承诺书。”
“赶紧把它粘贴好。”李国瑞将桌面上的一瓶脱水往前挪了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