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解局
第二次洽商,范成提出一个方案。这个方案,是柴龙所做策划案中的一部分。核心要求,合资双方以现金方式入股。不接受实物入股。
欣发公司一把手问:“范总。你这是什么意思?”
范成说:“我说得很清楚了。双方以现金入股。”
欣发公司一把手说:“我们公司,现金不多,都是实物。你也看见了,厂房,设备,半成品件,可换现金的成品。”
范成说:“这些实物,可以转化成现金。”
“怎么转化?”欣发公司一把手头偏了,目光斜视,甚至,带着一丝的不屑。
范成说:“分两步走。第一步,范鼎集团先往合资公司汇进四千万元,欣发公司有多少,汇入多少。钱少,没关系,一万元,也行。”
这一番话,好说,不太好听。
欣发公司一把手脸面可是不好看了。你不就是有钱嘛,我们这里的固定资产就不是钱了吗?我们欣发公司,也曾经很有钱的。
欣发公司与会的人,注意到一把手的情绪,就都盯着范成的脸。
范成继续说:“双方汇入资金后,注册新公司。新公司,就叫欣扬股份。用欣发公司的第一个字,带出一个扬字,发扬光大。”
欣发集团的人,似乎没有对名字提出疑义。只是一个识别符号而已,叫什么,都无所谓。
欣发公司一把手问:“我们的资产呢,固定资产就是钱。合资,不是我们一家。我们可以参照别人的做法。没有必要别出心裁嘛。”
范成说:“各有各的情况吧。范鼎是大量资金的投入。”
欣发公司一把手说:“你这样一弄,简单的事情,变复杂了。”
范成执著地说:“并不麻烦。用欣扬股份的现金,二次采购欣发公司的固定资产。这样,欣发公司的现金开始增加。这就有钱了。”
欣发公司领导班子里有人点头。一把手似乎转过来这个弯,也就不再执意原先的想法。
范成又说:“假如的话,欣发公司资金通过变现,到了一个亿。范鼎集团,开始追加资金,也就是要增加三亿六千万,达到四个亿。”
参加这个洽谈会的市政领导和招商的领导,都同意这个方案。因为,欣发原本是纳入破产的。但公司有这么多的员工,怎么办?
就是因为这个,顾虑重重,一直拖着,没让破产。
欣发的前身,是一家大集体企业,改制后,运作了有近十年。也曾经辉煌过。但还是遗留下不少的问题。效益呢,也越来越差。
稳定是第一要务。如果破产,这么多的员工要考虑去向。这是市政领导首要考虑的。
欣发老班子退休的已经退休,新的领导层,还在磨合。新班子的政治意识不是很强。考虑问题,也就有点鼠目寸光。
在这个洽商会进行时,欣发公司内部有消息传开。
也就有人认为,来这里投资的大佬,是个傻逼。这个月可能发不出工资的欣发公司,突然间就又有钱了。
洽商结果,形成一致意见。这就开始签约。
一切,按范成定下的调子进行。
临时股东会成立,董事会组建,因为资金关系,范鼎集团四个名额,原欣发公司三个名额。按程序,先是设立两名执行董事。范鼎集团的范成,原欣发公司的一把手。
合资公司欣扬股份注册。范鼎集团先期投入的四千万元已经到账。欣发公司的账面上,只有八十七万元。
二次采购的细则,由范成亮出来。
原欣发的一把手这才发现,这里面有问题。合资公司采购用了另外一套方法,就是按实际需要,采购可以用的设备。不是所有的设备全部采购。
即便这些可以二次采购的设备,全部以二手设备进行处理。
原欣发公司的一把手不同意。
可是,临时董事会表决,结果五比二通过。原欣发的腾鹏把一票投给了范成。
原欣发公司一把手拍了桌子,愤怒地离开会议室。他让人做出的报表,账面上可是九千七百万元。现在变成二次采购,而且是这样的砍价,原欣发公司账面上的数字,就会大面积缩水。
其他人没有离开。即便是原欣发公司的高管,也都看出来。范成定下的调子,很难有改变的可能。从市政领导的态度上,也能看出这是大势所趋。
范成解释,“以原价,我干吗不采购新的。那好,原欣发的二手设备采购停止,我们用现金去采购全新设备。”
原欣发的高管们都很清楚,如果按范成的要求,欣发公司的资产就会大大缩水,能够折合到三千万元,就算是不错了。
范成说:“我拿购买新设备的钱,买下破旧的设备,我的脑子有病了。”
僵局出现。范成放话,如果不能继续这样的操作,范鼎集团撤资。
这就又有了议论。
“一把手这是为公司为大家考虑。折旧后入股,欣发就吃大亏了。”
“嘿。你以为一把手有这么好的心。他个老狐狸,安的什么心,你怕是不清楚吧。”
“二次采购,压价采购。这是哪个想出来的馊主意?”
要是有人知道,这是柴龙想出来的,会让人大跌眼镜的。
“哦。你们以为人家范鼎集团,傻呀。没有所图,人家投什么资。”
“就是。你家要扔掉的破东西,能卖出原价。想得美,天真了吧。”
“我们操这么多心,干吗。你一分钱弄不到。如果有利益,那是头们的事。”
隔日,下来一纸调令,将一把手调到某委当调研员,享受正处待遇。
局外人看来,一把手这是遇上贵人,高升不说,待遇可是翻番。但一把手不乐意。他清楚,如果留任,不让范鼎集团进入欣发,他捞到的,可不止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