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且行且往 - 远大前程:律途 - 虎坤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8章且行且往

屋子里没有开灯,整座老屋只有北面一个不到一平米的窗户,阳光从窗户漏进来,只能给顺着窗户方向的一条儿地面染上光亮,光柱里飞舞着灰尘,屋子里其他部分依旧昏暗潮湿。好半天,郑惟坚的眼睛才习惯了室内的灰暗。泛黄的墙皮常年在潮湿的环境下已经开始腐烂脱落,灯罩上的蜘蛛网在微弱晨光下随风颤动,而桌上蒙了厚厚一层灰的相框里是一张母子三人合照的相片。

“妈?你在家吗?”

郑惟坚一边呼唤一边向屋里走去,推开厨房那扇沉重的木门,顺着吱吱呀呀的轻响,郑惟坚的目光落在了厨房墙角的柴垛上,他母亲郑桂英正背对着他呆呆坐在柴垛上。

郑惟坚突然的推门而入吓了郑桂英一跳,她如一只惊弓之鸟,慌乱地扶着墙站了起来,半晌,她才就着厨房门外微弱的光线看清楚,来人是他的大儿子。

“阿坚啊,你可算回来了。我还以为要债的又来了呢。”

郑桂英抱住郑惟坚就开始放声大哭,哭得撕心裂肺、地动山摇,郑惟坚轻轻拍着她的背加以安慰,此时此刻,他也不知道说什么能宽慰他苦命的母亲。他心疼母亲这一生坎坷崎岖,却又怨他爱弟弟多过自己;他也想爱这个同母异父的弟弟,却又恨他的不堪造就。郑桂英的哭声让郑惟坚心里更感觉寒冷悲凉,但是让他奇怪的是,此刻他居然一滴眼泪都没有。

人在最悲痛、最恐慌的时候,往往并没有眼泪,眼泪永远都是流在故事的结尾,流在一切结束的时候!

郑桂英好不容易止住了哭声。

她告诉郑惟坚,郑愈松被警察带走之后,岩佬的手下又来过几次,无非是寻衅报复,顺便想要点钱花。后来发现家中只有一个老太太,也确实没什么其他值钱的东西,便以抵债为名把老屋里的电视机搬走了。这之后倒是消停了一段时间。郑桂英担心小儿子,想要去探望,怎奈她大字不识几个,也没有什么社会关系,郑愈松被关在哪她都不知道,每天能做的就是在焦虑中等待并催促郑惟坚回来收拾残局。

现在她能指望得上的大儿子终于回来了。

“阿坚啊,你赶紧去看看你弟弟吧,妈也不知道他关在哪,也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每天能不能吃饱,是不是又瘦了……”郑桂英说到这里,忍不住又哽咽起来。

郑惟坚听着母亲念叨着郑愈松,不知为何心里隐隐泛起一丝嫌恶。他无奈地望向破败的屋顶,发出轻微的叹息,语气生硬冷淡:“妈,您都不知道他关在哪,我更不知道了,之前没人给您送达过拘留通知书吗?我下午到附近派出所先询问一下吧。我这连夜赶回来,一大清早饭都没吃一口,您总得先让我喘口气吧。”

“哎,哎,对,你看我,”郑桂英讪笑着,语气里带着谦卑讨好,“不知道你还没吃,那个……那你先歇会,还剩一点采来的蘑菇,妈这就给你煮碗面,吃完了你好去找你弟弟。”

“妈,您先别忙了,您歇着吧。我高中同学刘恒现在在佛山做刑事律师,我中午找他吃个饭,再研究研究阿松的事怎么弄。我现在虽然在北京做律师,可我是商事诉讼律师,我不精通刑法。阿松这个事,不是那么容易,那公安局是什么地方,说放人就放人?您呀,要做好心理准备,这个事情急不得,急也没用。”

郑桂英听到郑惟坚说要去找律师朋友吃饭,脸上露出欣喜的神色,复又听说到事情不容易办,便又恢复了焦灼不安的神态。郑惟坚权当没有看见,转身出了厨房,脱了外套,瘫倒在大屋的床上。他感觉全身上下的骨头仿佛散了架,浑身乏力,陷在不算柔软的床垫里,他才感到一阵接一阵的睡意袭来,但他不敢真的睡着,毕竟中午还约了老同学吃饭。他就这样目光呆滞地盯着房顶,稍事休息,正当意识混沌之际,手机响了一下,他绵软无力地拿过手机,原来是李琅华给他发了一条微信信息。

“家里都还好吧?你弟弟的事怎么样了?话说你的客户可真够烦的,一上午打了三个电话咨询同一件事,前脚刚说完的事后脚又来问一遍,肯定是属金鱼的,记忆只有七秒。我这可都是替你在受苦啊,回来必须再请我吃一顿好的!”同时配上了一个柴犬doge脸的滑稽微信表情。

面对李琅华的公然“索贿”,郑惟坚躺在床上忍不住笑了,这些天的疲惫一瞬间仿佛都减轻了,他先是回复了一个调皮的微信表情,然后嘴硬道:“区区小事,已被孤拿下,待孤凯旋之日,请你吃北京最贵的烤鸭哈哈哈。”

李琅华很快发来了信息,“哈哈哈,有微信聊天记录为证,我就坐等吃最贵烤鸭啦。”

看着手机屏幕,郑惟坚嘴角上扬,心里却又隐隐泛起忐忑与不安,其实他根本不知道他弟弟这个案子到底能办成什么样子,人总是容易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但郑惟坚又是这样一个人,他理智、内敛、自尊心极强,不愿意轻易将自己的脆弱暴露给别人,即便心里怕得要死,也要用微笑去面对困难,面皮儿上绝对不能塌。所以他用玩笑话掩饰自己的身心俱疲,不想让同事对他抱以同情,但面对自己时他却无法再自欺欺人,心里总是坠着弟弟的事。

快到中午了,郑惟坚换了身宽松的衣服,拎上了笔记本电脑,顶着已经热辣如火的骄阳步行了4公里到公交站,又乘着吱吱呀呀的公交车颠到了市区,时间不早了,郑惟坚赶紧打了辆出租车到了预定的酒店,刘恒已经在包间等他了。

二人见面格外高兴,寒暄了一阵,各自介绍了近况。刘恒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家乡,法学院科班出身的他一直在佛山做刑事辩护律师,现在已经小有所成。郑惟坚大致介绍了下自己这几年的经历,本科从传媒院校毕业后,郑惟坚先是去了一家传媒公司做场记、导助,现场指挥、组织人员撤离与进场、协助导演,每天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但是感觉职业发展前景十分渺茫,渐渐地他进入了职业倦怠期,找不到工作的意义何在,收入也十分不稳定。由于早年间自己父母离婚时他和母亲曾受到过一位老律师的帮助,这使他对律师这个职业颇有好感,觉得这才是男子汉大丈夫该做的有意义的工作。他上网搜索了一番考取律师资格的经验介绍、考试心得,发现自己也有资格参加考试,于是当机立断从传媒公司裸辞,专心在家备考了一年。这期间他就靠着之前做场记、导助攒下的几万块钱积蓄生活,还要买复习资料,缴纳房租水电,一度过得十分辛苦。功夫不负有心人,来年的法律职业资格考试郑惟坚一举高中,拿到了入场券的郑惟坚开始寻找各种在律所实习的机会,由于不是科班出身,加上没有太多的法律相关工作经验,一开始郑惟坚只得到了一家小型律所的实习机会。在一次由业内领袖级别律所方正律师事务所举办的行业会议上, 律所主任没空便派郑惟坚来代他旁听,但郑惟坚并未局限于“听”会,他择机对会议讨论的专业问题和行业趋势表达了自己独到的见解,这成功引起了在场的方正管理合伙人尹青的注意。中场休息期间,郑惟坚不肯浪费了这段时间,摸出一本《民法思维》,抓紧时间读上两页,而这一切,都被默默观察的尹青看在眼里。会议结束后尹青立即找到郑惟坚聊了聊,现在想来,这应该算是一场用聊天形式包装的面试,但郑惟坚当时并未意识到,只是按照心中所想如实回答尹青的问题。二人不知不觉聊了一个多小时,尹青对这位青年律师颇有好感,询问他是否愿意加入方正,可以给他三天时间考虑。这个提议真的令郑惟坚喜出望外,以至于他当时不敢相信这是真的。多少律师将拿到方正的offer视为奋斗的目标和荣誉,没想到堂堂方正居然向他伸出了橄榄枝。郑惟坚当即表示不用考虑了,自己非常愿意去方正效力。自此郑惟坚鸟枪换炮,开始了自己“方正律师”的生涯。

刘恒听了郑惟坚的“传奇经历”,对郑惟坚的魄力和毅力啧啧称赞,笑称郑惟坚这是后来者居上,郑惟坚被夸得有点不好意思,他拿过菜单,示意刘恒点菜。刘恒指着菜单上印着的一盘体型硕大、色泽红亮的油闷大虾图片说:“你一定要尝尝这个,他们家做虾是一绝。我吃过好几次了,强烈推荐!”郑惟坚微笑着说:“刘兄,如果是专门为我点,那就不必了。”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

“我,不,吃,虾。”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