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等候多时
第16章等候多时
马修自从喜峰口出发以后,就收起了大军。沿着路线,每找到一个部落就再放出来,灭完一个部落就把羊都杀了和有用的物资存进空间,马就召几个百姓军赶着一起走。
刚开始马修还心存敬畏,让百姓军挖坑把人埋了。随着越来越多的部落被灭,马修的心态渐渐转变了,或许是因为越来越懒,或许是其他原因,往后的部落大都弃尸荒野。
刚开始的时候漠南博斯内部很长时间都不知道马修进了内部,但随着马修不再埋尸,身边的马群越来越多,往后马修就发现原来地图上标志的部落,自己去的时候已经什么都没有了。
随着马修特地找了几处部落聚集地没有找到半个人影,他也就不再麻烦寻找了,直接快速向着大凌河堡而去。
京城内
这天,随着八百里奏凯军报来到京师,京师解除了戒严。坊间流传的马修兵败流言,都变成了各种版本的马修突入敌军阵中如入无人之境,砍瓜切菜版获得了大胜。
而京师真正为马修高兴的,恐怕只有皇宫里的人了。
虽然后腐朝这些年对暗朝都是赢多输少,而从皇太极继位为汗以来几次攻打暗朝都以失败告终,这次倾全国主力,费劲心机绕道来攻打暗朝,还被马修一战而定。暗朝的官员都认为果然“胡虏无百年之国运”,没想到老奴努尔哈赤一死,后腐直接就大崩盘了。
但是他们不知道,要是没有马修来,这皇太极比努尔哈赤更厉害,就是他开创了“我大浊”,也是他实施各种国策为“我大浊”进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暗朝的官员在初步议定这次大战的功劳后,都把注意力放在了马修身上。本来以为马修会直接凯旋,没想到他还要去攻打辽东。等这些官员吵得差不多了,内阁决定逼王承恩带着官员联名信件,去辽东找到马修,让他回来坐镇中央,主持大局。
王承恩本来不愿意干这么苦差事,他是皇爷的家奴,只用听皇爷一人的。但是不久后老上司曹化淳就来劝说了,周皇后也因为国舅的建议一起来劝说。
王承恩不敢忤逆周皇后的想法,只能带着某些人皇上回来继续做圣君或者某些人不能让后腐灭亡的期盼,上路了。
山海关
自从确定要拦截败军之后的几天,虽然夜不收也陆续抓到了好几个后腐的斥候,但是之后几天是半点收获都没有了。而审问斥候之后,也只是得到了皇太极败的很惨的情报。
孙承宗见好几天败军都毫无出现的迹象,他相信马修真的是把皇太极打得真正的全军覆没了。孙承宗之后多次和袁崇焕提议移师锦州等待马修大军。袁崇焕也是满口答应,但等到要出发的时候辽东军就有了各种状况拖延时间,而袁崇焕也为了“大局”或者说是辽东军各部的关系,一再拖延最后出发的时间。
终于孙承宗决定不再等大军一起行动了,他带上去年从后腐回来的刘兴祚,领着方正化和五千京营出发了。
刘兴祚,后腐称为刘爱塔,辽东开原人。
袁崇焕这时也怕孙承宗出兵有什么闪失,只能叫爱将赵率教带领五千精锐骑兵,作为先头部队护送孙承宗到锦州。
马修在漠南搜集不到物资后,就快速进军赶着马群来到锦州附近,而马修在一进入暗朝实际控制的区域的时候就把百姓军放了出来了。
马修到了锦州也不进城,只是和城内的守将沟通了一番,发现辽东军主力还在山海关。马修就叫守将派人领着自己写的书信,让辽东军来集合。
等孙承宗出发赶到锦州的时候,才知道马修已经先他一步向大凌河堡走了一天了。孙承宗也不停留,稍作整顿后就出发前往大凌河堡,准备和马修汇合。
马修和孙承宗会面后,各自说了各自的情况。孙承宗一直赞叹百姓军真是不可多得的铁军,有秦汉之风。之后他们说起辽东军,孙承宗客观的平价了一番,还给马修解释各种晚到的理由。
马修也安抚孙承宗,说他不会难为辽东军,毕竟这些年他们也是劳苦功高。其实马修在和施瓦和施格见面后,已经拿到了自己所需要的情报。
然后马修就认识了刘兴祚这个人,马修他很是高兴。不管刘兴祚是为了什么原因离开的后腐,但是他这种为了回暗朝,放弃了自己的家庭这件事,对马修以后的宣传国家民族意识,有着很好的促进作用。而自己只要想办法关照刘兴祚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