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心防 - 星幕传 - 酱爆兔头 - 武侠修真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武侠修真 > 星幕传 >

第147章心防

承武十年,三月初八。

距离惊蛰已经过了十七天。半月来,天朝的中原西部,可谓风云变幻。

朝廷,地方洪武寺,各州州军,摄魂教,诸多江湖门派,四方散人,甚至于,普通百姓..................

作为西部门户的欢州,凉州,湖州,宛州。原本囤聚在这些州府的摄魂教,如今已经悄然西撤。洪武寺跟各州州军趁机进行清扫,紧接着,驻军各自州府的西镜,严防摄魂教的反向渗透。

其实,大家都心知肚明,摄魂教,这一去是不会复返了。但是,知道是一回事,该防还得防。

曾经那些被摄魂教打压到喘不过气的中小门派,终是能放心大胆的挺起腰杆了。州城外的乡野,也再次热闹了起来。各个荒凉的村庄,在州府衙门的扶持下,又逐渐恢复了生机。

短短半月,西部的这四州之地,就仿佛换了人间。而这一切,全都是因为一个人。

白星幕...........................

如今,白星幕踏足西部,征讨邪教的事情,已经在西部诸州传开了。

各种传说都有。有说白星幕在凉州一日千里,接连突袭邪教两处据点的。有说白星幕如神兵天降,解湖州培城之围,诛杀凶神强梁的。有说白星幕入境宛州,扫荡邪魔,拯救数千百姓的。

西部百姓苦摄魂教久矣。白星幕西征这种事,绝对是他们最为关心的。这才几天,一系列的传说就传的神乎其神。民间老百姓嘛,一般都会在转述的过程中,将自己内心的美好祝愿加注进去。

慢慢的,那些传说变的更为丰满,版本也日渐增多。但是不管老百姓如何赞扬,如何转述。他们口中,那些所谓白星幕如天神般的事迹,非常统一的都发生在二月二十二日,惊蛰那一天。

在老百姓看来,西部四州的摄魂教之所以会西撤,完全就是因为白星幕的到来。因为白星幕,他们再次得到了安宁。所以他们感谢白星幕,并大肆赞扬。

人民往往都是很单纯的。

确实,摄魂教之所以会有这样反常的动作,很大程度来说,确实是因为白星幕。毕竟,因为白星幕跟摄魂教为敌,导致摄魂教不得已才在慌乱之际,提前展开终极行动。

摄魂教西撤是为了收缩势力,蓄意待发。其目的并不是为了对抗灵宫阁,而是为了诛灭天朝西镜两百万边军!

他们是想以寒州为支点,用境内的五十万摄魂教徒,配合境外枣拉国的军队,将寒州边防爆破!

只要寒州被划开一道口子,那西境由南至北的边陲防线,将被彻底粉碎。

届时,天朝西境门户大开,接着会发生什么,也就不言而喻了........................

老百姓不知道其中内情很正常。但是,白星幕心里却是跟明镜似的。

早在他来到西部的两月以前,摄魂教就已经开始筹备西撤的事情了。甚至,隐隐之中,白星幕还觉得,是有人刻意将这些传言风向,引领到他的身上。

白星幕总觉得这是摄魂教为了麻痹他而故意这么说的。

但是,西部四州的事情,是他跟他的几位妻子们一起亲身经历的。虽然摄魂教想要爆破西部边军的这个猜想,白星幕并没有实际证据。但是,整合三州的信息之后。于宛州的御子晴最早猜测的想法完全吻合。

各种迹象表明,御子晴的猜想,并不是空穴来风。当然,如果猜错了,可能会更好一点。但如果摄魂教真想那样做呢?

此事关乎国门安危!不可不查!就算摄魂教不是那样想的,也要当他们是那样想的防范!

在白星幕上书承武帝之后,各地信鸽的往来,日益频繁。其中,最火热的,当属京师皇宫。

由于有灵州血月宫的事情在先。素阳宫联合摄魂教的事情,承武帝早已在白星幕的书信中得知了这一点。

后有阎萝的身世,以及摄魂教的由来。白星幕也将这些事情如实上报承武帝知晓。

有这两点,足以断定摄魂教就是那西域素阳宫一手搞出来的!

既是如此,御子晴的那个猜测,在很大程度上就应该是真的!

承武帝人中真龙,其中的厉害他一看便知。当下就启动了应急反应,各种雷霆手段,接连施展开来。

边军是不可能动的。但肯定也不能就这么放任他们被两面夹击。

情况虽然危急,但好在提前察觉,以至于留给了承武帝很大的操作空间。

首先,此事在第一时间被告知了西部边军统领总帅,秦苒。

承武帝提前告知以其中厉害,并辅以宽慰,安定那位老将的心。并命她稳定军心,早做提防。

其次,全国性征募兵役,以南边欢州,北边宛州为集结点,分两路招兵买马。

再次,临时取消西部各州洪武帝跟边军的边界限制。并全面控制摄魂教放弃的每一寸土地。

边界限制一解除,州军跟洪武寺瞬间被解开了枷锁。临州州军顺势顶上,配合本州州军,纵向压缩摄魂教的生存空间。

有了临时役的加入,以及各州州军的汇流。整个中原西部,由南至北的瞬间张开了一条纵贯整个天朝的防线。

这条防线不断的往西边推进着。一方面,摄魂教也确实是在做着撤离的动作。另一方面,州军却是在他们还没有准备好的时候,就已经顶上来了。

原本,摄魂教是想依次于临走前,再在各自的州府中劫掠一番,将尽可能多的物资粮草运到寒州去。

然而,被朝廷这么一搞,他们就完全没法这么做了。

一个是做好万全准备,体体面面的自己走。

一个是慌手慌脚,被人家拿着扫帚敲打着脑袋走。

两种情况,那是完全不一样的.......................................

除此之外,承武帝加大了对西域跟北国的探查。一旦军队有什么风吹草动,承武帝便能在最快的时间内知晓。

另外就是苗疆。苗王受到书信之后,立马就往南境增派了五十万兵力,以做准备。如今的苗疆已经今非昔比,远不是百年前,那个被蛮族欺辱的苗寨了。

此时的苗疆国富民强,苗人多有习武之人,一应军备在中原工坊的帮助下,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就算是在一对一的情况下,那蛮族也不再是苗人对手。更何况,南境之上,还驻守着数十万天朝将士。

在南疆无需操心的前提下。承武帝需要考虑的,无非就只有西北这一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