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龙争 - 女摄政王 - 四月西瓜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纯爱同人 > 女摄政王 >

第134章龙争

乾阳殿

连日来,司徒云昭并不像古来的上位者一般,一掌政权便迫不及待地黄袍加身,杀光前朝遗族,荣登大宝。司徒云昭只是悄悄地放了司徒清沐,仍旧借皇上突发恶疾为名软禁着司徒清洛,又在朝堂之上慢慢地一件件厘清国事,将权力牢牢地把握,如今朝野平稳,所有人都知道她的下一步是什么,但她却始终没有提起登基之事,依旧每日坐在皇位上,不急不慌。

幽州捷报传来,历时半年,致远将军已将戍边幽州匪徒尽数剿杀,司徒云昭言:“传皇上圣旨,致远将军平定幽州有功,宣他即日回朝,听候封赏。”

传令官还未称是,没想到,一个历来中立,年近七旬的三朝老臣,头发花白,胡须也花白的左谏议大夫魏岚突然出言反对,震惊了举朝上下。

魏岚职位并不高,不过区区四品,为人正直,刻板,在多年的斗争中也一向处于中立,既不是什么绊脚石,倒也不是庸才,所以官职一直不升不降,不得人注意。魏岚手持玉笏,出列下拜,“摄政王,诸如此类的军事调令是朝廷一等大事,必须要有陛下的玺印,头等军国大事,摄政王未经陛下之意,自己拟圣旨,老臣认为此举实在不妥!”

此言一出,举朝震惊。

从前,无论是司徒清洛在时,还是先帝在时,司徒云昭从来是单独下军令,甚至也会以皇帝的名义下旨,不过最近的情况不再一样了,自从她坐上宝座,即便她没有提过皇位之事,一直只是以司徒清洛重病为名监国,两个月过去了,每个朝臣王爷都是混迹官场的人精,谁也不会不明白这只是个借口,渐渐的,许多人都开始坐不住了。

武臣之首的孟太尉急躁地跳出来反驳:“这玉玺不就在摄政王手中吗?”龙案上一方盘十二龙的玉玺晶莹剔透,就在司徒云昭的手边。

魏岚道:“太尉大人不要舍本逐末,传国玉玺代表的是皇上,玺印代表的是皇上的意志,只有玉玺,却没有皇上的旨意,没有皇上的金口玉言,一样无效!”言下之意显然是,这传国玉玺就算在司徒云昭手中,也一样无用。

群臣交头接耳,看来是觉得魏岚所言有理,口中称是。的确古来的规矩如此,传国玉玺是代表了帝王意志,即使司徒云昭如今离帝王只有半步之遥,也还不是帝王。

司徒云昭转了转手中的扳指,眯起眼睛来,没有说话。

“可当日将致远将军调派到幽州剿匪的军令都是摄政王下的,如今剿匪结束,将他调派回来反而不行了?这是哪门子的道理?!”

魏岚道:“当日陛下也在朝堂上,陛下既然没有反驳,便是默认,令下也就下了,如今是在陛下全然不知情的情况下,如何能一样?太尉,你说呢?”

孟太尉容易气急,却不善辩理,第一次败下阵来,许都督也皱起了眉,但显然斯文多了,“魏大人,陛下如今生了恶疾,只能在永阳宫中休养,既然陛下委托摄政王殿下监国,自然朝政是全权由摄政王代理。”

魏岚不妥协,“调兵遣将是国家头等大事,陛下有权知情,在我大齐,万事皆由上决,国君还是今日的陛下,其他人哪怕有虎符在手,也必须要经过陛下的同意!”

其他朝臣低声交头接耳,除却司徒云昭的党羽,如曾经中立的前朝老臣,以及司徒家的一些亲王郡王,不少人都似是赞同。

看来这个魏岚是要咄咄逼人到底。许都督继续道:“皇上已经生了恶疾,你还拿这些事情去叨扰皇上,若是皇上病情恶化,魏大人,你负得起责任么?”

孟太尉有些着急,见缝插针:“陛下如今病入膏肓,听不得军国大事,但是既然魏大人觉得,军令大事又必须经由国君,国不可一日无君,那不如另立新君,如何?”

此言一出,朝堂上更像是炸开了锅,司徒云昭坐在龙椅上,面色并不善。

魏岚跪了下去,“摄政王,恕老臣直言,老臣并不觉得陛下年纪轻轻,就病入膏肓到难以聆听朝政的地步。倘若真如此,陛下没有子嗣,皇位兄终弟及,先帝皇子众多,新君人选也大有人在。”

就先帝留下的那几块料,孟太尉撇嘴,“魏大人,你倒是说说,诸王中有谁适合做储君?”

魏岚起身来,说的大义凛然:“适合不适合另言,诸王哪位都比摄政王殿下更加名正言顺。”

大都护皱眉,也出来反驳,“可摄政王并非外臣,而是先秦王后代,一样姓司徒。”

魏岚言:“那又如何?”他侧身,“这边哪位亲王郡王不是皇亲国戚?历来继位的规矩都是先子嗣,后兄弟,如今陛下没有子嗣,兄终弟及,先帝之子才有资格,先帝之子哪怕只剩一人,也轮不到别人!哪怕先帝之子一个不剩,有一日我大齐要女主天下,也是要从诸位公主之中选择!”

魏岚是儒生出身,本就能言善辩,如今又占着理,按本朝规矩来说,按历朝历代规矩来说,条条在理,孟太尉耿直急躁的性子哪里讲得过他,只得气得甩了甩袍袖。

许都督接过话来:“魏大人此言差矣,先帝子女无力守天下,朝代更叠交替乃是常事,魏大人难道不曾听过改朝换代这回事么?”

魏岚冷哼,一人舌战群儒;“老臣倒是听过,朝代更叠的确正常,我大齐也是太祖皇帝灭了前朝,才一统天下的。但摄政王不行,且不说摄政王是个女子,古来改朝换代,哪怕是男子,也是能够率领三军,骁勇善战的英雄,每一个都是自马背上打来的天下,莫说摄政王,就是摄政王的先祖,秦王殿下,助太祖皇帝打了天下都没有登基为帝,摄政王又凭何?只有如太祖皇帝一般,运筹帷幄,文才武略,才有资格黄袍加身,改朝换代!”

“是啊,是啊。”自古以来的确没有如司徒云昭如此的先例,群臣皆叹。

孟太尉也冷哼,“哼,摄政王才与北国宣布和平往来,如今天下太平,去哪率领三军打仗?魏大人难道想要天下起战乱?你用心何其毒也?”

的确几朝来已经太平了许久,先帝时北国与大齐边境偶有战乱,也被先平南王平定,如今司徒云昭接待北国可汗,两国友好往来,她们父女二人可以说功不可没,但依旧魏岚被气的也涨红了脸,“下官不敢。”撇过了头。

两方人僵持着,一位老郡王出列来,“摄政王,如若陛下龙体复原,还是请陛下亲自来下旨,若是陛下真的病情恶劣,请摄政王辅助我大齐,在先帝之子中择一人,另立新君!”

就算今日强迫着司徒清洛来下旨,下一次,再下次,他们还是不会认。

“好了。”司徒云昭终于出言,她面色冰冷严肃,“陛下还好好地呆在永阳宫休养,本王只是代行国事,没有其他的想法。倘若各位大人觉得不合适,可以请诸王来监国,本王退居王位,也乐得轻松自在。”

尚且明白些事理的两个亲王都已经去世了,留下的诸王都不过十几二十岁,哪有一个英明些的,若是司徒云昭真的退居,让诸王来监国,朝堂上必然乱成一锅粥,群臣害怕了,立刻有人出来叩首谢罪,魏岚也不情不愿地跪下,挽留司t徒云昭。如若司徒云昭想要登大位,他能有千百个理由来反对,甚至还能指责对方为逆贼,但如今这话只是孟太尉所言,司徒云昭却直言自己没有这个意思,无论是真是假,他身为臣下,便没有这个资格胡乱指责,以下犯上,毕竟司徒云昭是司徒清洛登基时,亲自下旨昭告天下,封赏的大齐摄政王,她代理朝政是理所应当的。

司徒云昭以退为进,四两拨千斤地化解了,既巩固了名正言顺监国的地位,也让刚才大义凛然的魏岚的一场辩论成了闹剧。

下了早朝,群臣散去,司徒云昭走在皇宫的甬道上,孟太尉等人跟了上来。

“主上……”低气压笼罩着他们,所有人的面色都有些沉重。司徒云昭一向有着过人的胆识和魄力,这些年来,她们跟在司徒云昭身侧,一路几乎是顺风顺水,尤其是司徒文泰病重之后,更是一路高歌猛进,司徒清洛登基之后,一个黄口小儿,他们更是不放在眼中,这也许是他们遇到的,一道最大的坎。

或许百姓不会在意朝堂之上究竟是谁摄政,皇帝有没有实权,他们只知道,最高处的龙椅上坐的人姓司徒,他们只知道,几百年来富足安康的生活是太祖皇帝和他的后代们作为皇帝给他们带来的,他们只知道,应该忠于司徒皇族,这是一种信仰,也是一种惯性。真的当一个和平的天下突然要改名换姓,最高处的人要换成另一个人,不再是太祖皇帝的后代,他们便会害怕这个人是否会一样英明,给他们富足的生活,是否会像太祖皇帝一样,有神勇的赫赫战功,能够保护他们,他们会觉得恐慌,不安,害怕现状发生改变,所以他们反对。

一个外姓人,想要改朝换代,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一个女人,想要改朝换代,更是一件难上加难的事情。

司徒云昭负着手走在前面,“本王一早料到会有今日了。”

“那如今怎么办?”连一向咋呼的孟太尉都像打了蔫儿的茄子一样,开始不知所措了。

司徒云昭神色淡然,看不出丝毫的紧张,“静观其变,徐徐图之。”

司徒云昭瞥了他一眼,“不止他一个。像魏岚这样的人还多的很,平日里不声不响,到本王当真要坐皇位,他们就坐不住了。”

一身红衣的大都护接话:“主上所言极是。魏岚也并非小皇帝一派的人,就只是刻板,迂腐,循规蹈矩,这样的老臣有很多,平时主上掌权他们不说什么,一到真的提到改朝换代,他们便会搬出老一套来,拼命阻拦。还有那些老亲王郡王,司徒宗亲,皇亲国戚,哪一个都不可能轻易被说服的。”

“主上,您说,要不要杀鸡儆猴?”孟太尉手比刀状,放在脖子上。

司徒云昭默了默,半晌,缓缓呼出一口气,“踩着大齐臣子血流成河的尸体上位,本王自问做不到。”她曾有这样想过的。司徒云昭是不择手段的人,亦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枭雄,可是魏岚有一句话触动她了,古来的开国皇帝,每一个都是骁勇善战的英雄,包括她的父亲,先平南王,他们勇敢坚毅,将入侵的外敌斩于马下,保大齐子民安稳,保大齐一朝安定,而她为了这个皇位,却要挥刀向同为大齐的臣民,她自问,真的做不到。

司徒云昭忽然思绪飘远,想起去年冬日里,他也是这样,带着飘雪走在皇宫红墙下的甬道上,身后也一样跟着孟太尉,才走出甬道,就见到了司徒清潇的皇辇,邀她去府上一聚。

如今已是繁花似锦的盛夏,不知道还能否等到她。

“堵得上魏岚的嘴,也堵不上几十个,几百个朝臣的嘴,堵住了朝臣们的嘴,也堵不住千千万万百姓的嘴。”司徒云昭抬头望了望明媚的日光,照耀得她眯起了那双漂亮的桃花眼,她声音冷峻,却坚定,“这场最难打的仗终究还是来了,赢则名垂千古,输则粉身碎骨。”

司徒云昭明艳的桃花眼尾扬了一个微小的弧度。如果怕死,如果怕粉身碎骨,还做什么奸臣逆贼?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