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军户谢恩情 - 宅中客 - 吴子正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宅中客 >

长歌军户谢恩情

长歌军户谢恩情

两人的谈话并不长,只能算是彼此的一次试探,喜娘从房间里出来,东儿见着,赶紧上前,喜娘眼神示意其没事,掌柜的也是恭敬的在一旁等着。

待领着喜娘下了楼,复又回到楼上,进了雅间,见着洪大人说道:“大人,后续有什么安排?”

“让人看顾好这位县主,她许是对咱们有大用,好好伺候着,如果她聪明的话,在这个节梗上也不会自找麻烦。”

“是。”

喜娘并不知道那位洪大人何时离开的客栈,不过她确实如他所料,并没有再出客栈半步。

既然这位洪大人能够得知她的身份,自然也就有别人能够知道,她曾不相信有绝密的消息,想要知道的人一定会知道,所以目前来看这东来客栈最是安全。

便是连着邢庄也一直待在客栈里,期间喜娘让东儿塞了银子给店里的伙计,去信给大同牧场,信中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指示。

而在喜娘跟这位洪大人碰过面后,穆荀阳穆大人便将喜娘奉上的几件鸭绒背心尽数交给了洪指挥使,而且他是当着另外三位副指挥使的面将此物呈上,至于这穆大人是否知道他穆府里有洪指挥使的眼线,也是不得而知。

穆荀阳并没有夸夸其谈,只是简单的陈述了这鸭绒背心的用处以及作战时轻便的关键之处,而单这一点足以打动在座的各位。

便有同僚问此物出自谁手,定价几何等等……

穆荀阳并不作答,因为昨日喜娘也并没有交代这些,如此便只等为首的洪指挥使决断。

洪指挥使手中的鸭绒背心极轻柔,瞧着眼前四位副手的心思,怕是否在想着要如何截下这门生意,倒是这位穆大人有些意思,当初他能得梁王爷看中,被拉拢了去,但在官场上却并没有得什么利,也是在去年西北商署司开设后,西北局势逐渐不明,他才将其提上了副指挥使的位置,也是想拉梁王爷入局的意思,只是这么久以来,并未见到他跟京城有什么联系。

如今这位晋宁县主神来之笔,找上穆荀阳,让洪指挥使有些意外,说来便是穆荀阳自己也没有想到先是经手捐粮一事,如今又有这保暖的鸭绒被服,若成了倒也算得上两件不小的功劳。

昨日跟同僚们说的“贵人”一词倒也合适。

此事因穆荀阳而起,洪指挥使让其他三人先行退下,独自留其一人,然后仔细询问,穆荀阳依旧不偏不倚,此事他并不想插手太深,虽然他已经暗自决定靠上晋宁县主这棵还未长成的大树,不过如今能将东西递到指挥使面前,并公之于众已经是他最大的让步。

只是其不知道的事,眼前的这位洪大人已经私下见过了那位晋宁县主,并有了交锋,而且此物已是献到了京城,怕是再晚几步,那些个京城的禁军已经换上了这鸭绒被服。

洪指挥使心里不免有些为难,那县主行事果决,显然藏着别的主意,想让他快速答应她的条件,只好对穆荀阳说道:“穆大人行事向来谨慎,此举倒是有些不符合你往日的作风。”

“大人说笑了,方才其他几位大人在场,有些话不方便说,此物乃晋宁县主所推,大人也是知道的那晋宁县主与下官有几分交情,且此物对西北军队确实有益,大人一向心系军队,如此奇物,不敢不报,也是还县主的一个恩情。”

穆荀阳继续说道:“县主说此物不仅西北需要,东边和北边都大量需要……”

这话虽是喜娘所说,但穆荀阳能够提出来,也是怀了心思,洪指挥使听后觉得这位县主也不是个好对付的主儿,把其拉到商署司来,怕是西北的水会变得更浑。

于是便说道:“穆大人怕是还不知道今日我从哪里来,你口中所说的这位晋宁县主,我今早已是领教过她的招式,这东西如今已经呈到了御前,她也开出了条件,一个商署司的名额和三关城的庇护,穆大人不妨说说这位县主到底想要什么?”

“大人这般说来,怕是那县主想要把生意做到三关城来乃至关外,又怕各方挤压,所以才求了一份三关城的庇护。”

洪指挥使声音不见喜怒,道:“只怕没有这么简单,能够在战时鼓动西北八城壮力应援边境,又捐粮数万担,岂能是一般人物,只怕是野心不小。”

而穆荀阳听后也思索起来,只是西北到底有什么值得觊觎的,随口说道:“大人想来是多虑了,这晋宁县主终究只是女子,又无子嗣,根基浅薄,既不得入朝为官,这万千浮财也不过是虚幻,大人既然说其非一般人物,或许对西北局势有利,可解如今之乱局。”

……

而在官府商议此事的同时,背地里各方开始打探消息,只是喜娘一直在东来客栈待着,并不出门,所以并没有什么麻烦。

另外,喜娘给大同牧场的信也传开了,她知道自己的身份迟早会暴露,那洪指挥使既能查到,让人知道也不过是时间问题,如今有洪指挥使撑着,索性便让大同牧场的大山,大河将晋宁县主来武成关的消息散了出去。

一时间武成关内,消息如春风过野,百姓军队皆得知了这一消息。

此事也引起了骚动,好在武成关本就是行军伍之制,但也耐不住百姓们的热情,只想见一见这位西北的恩人,战事如今方过了一年多,曾经的绝望与悲惨还历历在目。

喜娘原想着让事情发酵几天,可见着如此情形,只得出来见众人,东来客栈顿时被围得水泄不通,其借用了客栈的顶楼平台,一身男儿装扮,安抚众人,然后当众放下发髻,青丝垂下,亮出女儿身。

许多百姓乃是跪地磕头,嘴中皆是感谢的话,喜娘站在楼上,看着街上跪满的百姓,心中羞愧难当,她当日未曾见过战时的残酷,如今却是见识到了。

原本且要说上两句鼓舞的话,却是鲠在喉中,一时说不出来,只心里暗自叹到她做的还不够多。

不时,官府的人赶了过来,一众衙役一字排开,为首的大人,喜娘倒是没见过,不过瞧着这阵仗,怕也是来头不小。

在衙役的驱散和喜娘的劝说下,众人方才散去,而那位大人也带人来进了东来客栈,客栈的掌柜的和善的上前招呼,被那位身边的侍从挡了去。

喜娘听着下面的动静却并没有下楼,若说这武成关里有谁算得上可靠,怕只有那位洪大人和穆荀阳了,穆荀阳是王爷名单上的人物,而那位洪大人则是被梁王爷重点圈出来的人物之一。

三关城,三位指挥使虽各司其职,却又是一体,如今关外戎族暂且俯首称臣,两国也通了商路,但边境依旧是苦寒之地,战事也是随时都可能会起……

楼下那位大人倒是沉得住气,半晌见喜娘并未下楼,也并没有生气,待人群疏散完全后,便带人离开了客栈,这倒是让喜娘多看了几眼。

东儿陪着喜娘,问道:“县主,这是什么意思?”

“管他什么意思,咱们只不出客栈,就没人动的了咱们,等那位洪大人定了主意,便请他派人护送咱们回白林城,这一来一回,怕是要耽误不少时间。”

……

喜娘也正如她所言,一直待在东来客栈,有人把帖子递到了客栈,喜娘瞧着也没去管,前前后后几波下来,倒也让喜娘摸出来几条道来。

这武成关的势力就有好几方,商署司那些背后的人物皆来头不小,个中繁杂暂且不论,只谈这武成关官场上,洪大人作为指挥使,自然身边有一群拥护者,另外四位副手皆各有山头。

不过这面上的东西都是别人让她看见的,至于背后又如何,自是不得而知。

转眼便到了九月中旬,这天掌柜的亲自来上门,原是官府的人来请。

喜娘知道这生意算是成了,倒是比她想的要早些,坐进了官府的官轿,被擡去了官府衙门。

等喜娘见着人时,倒是没想到这般大阵仗,别说这一水的官服穿着,倒是威风,各家又多是武将出身,颇有种上了梁山的劲儿,只是喜娘终究小瞧了这些个官老爷。

便是洪大人一人的嘴,她且对付不过来,这一排的人物更是吵得她头疼,最后生意倒是签了,却也没讨多少便宜,自然也是有她故意放水的缘故。

关于商署司的名额,因着都是向朝廷报备,记录在案的,所以喜娘想要进来,势必会顶别人的位置,至于谁是那个倒霉蛋,喜娘并不关心,左右是这群官老爷们的事,另外三关城的庇护,这可大可小,最终定的是三关城抽调三十人的小队,看顾左右,这三十人也是轮流抽调,不会给喜娘机会。

至于鸭绒被服的生意,银钱上赚头并不太多,当然这也是喜娘自认为的,便说一两一套的马甲,五两一床的鸭绒被赚头也不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