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水系鸭塘成群 - 宅中客 - 吴子正文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宅中客 >

布水系鸭塘成群

布水系鸭塘成群

回说,当日喜娘从王府回来后,当晚许氏便将白日的事说与朱寒夜听,并将那枚枯叶交给朱寒夜,说道:“老爷,你说那县主几个意思?”

朱寒夜看着手中的枯叶,眼神意味不明,说道:“许是还你当初给她的那枚,最近不要招惹她,去岁她不争那商署司的生意,也没给咱们下绊子,显然并不想插手关外的生意,我瞧着那木家之前有些冒头,如今也是被敲了脑袋,此人倒是会驭下,听说羊毛的生意很火爆。”

“老爷说得正是,那羊毛的本钱极低,咱们西北靠近关外,关外牧民自也不把羊毛当成宝贝,我之前派人打听过,一车的羊毛不过一小罐盐巴就能换来,转手便能翻好几番,梁州城那边许家的意思,今年开春后,也着人去收,这生意不能只让她们一家做了。”

朱寒夜却道:“开春后,将会有大宗的生意经过商署司,到达关外,让许家做好这趟生意才是关键。羊毛终究是小道,而且我在外面行走,听闻那蒋玉颜搭上了徐知府,城北建了两座畜牧场,意思很明显,就是为了防止有人断了羊毛的供给,许家若想插一脚,只怕到时候赔了夫人又折兵。”

果然,许氏听闻后陷入沉思。

朱寒夜瞧着许氏,并未多说什么,若说当初许家势大,曾经是他的靠山,但如今他羽翼丰满,许家家族太大,多少有些尾大不掉,先前为了替许家争取商署司的名额,他不得不动用王府的关系,而许家人却觉得理所当然,如今内宅皆由许氏把持,自己儿媳又出自许家,日后如何不得而知。

所以在商署司消息出来后,喜娘找上他,他很快便答应了合作。

他自是看重蒋玉颜的能力,虽然中间有过不少明争暗斗,但并不妨碍他对其的欣赏,尤其是三关城遭遇入侵,她能凭借一己之力,扭转劣势,让军队支撑到朝廷援军到来,只但看这一点足以让人折服,加上大房朱世赫最近两年行事越发老练,有大房的名义压着,他的日子也并不好过,急需要一个合作对象,既能摆脱许家的掌控,又能抵住大房的倾轧。

喜娘也是开篇明义,将朱寒夜的处境分析的明明白白,险些让朱寒夜把其当做了知己,只叹当初为何不早些遇见,当日若没娶许氏,这蒋玉颜入王府,怕也是再合适不过的妻子选择。

两人的合作在悄摸着进行,自是没人知道。

......

正月十四,喜娘也终于见到了杜家来人,这些日子李文琦的出入,喜娘自然知道,但看其能沉得住气压着杜家人,只此一举,喜娘便知道自己没挑错人,等见着杜家人时,见其态度恭敬,李文琦一副从容,显然当初说的事情已经谈妥,又让喜娘高看了几分。

那杜老太爷说道:“承蒙县主照顾家媳多日,老朽自觉心中过意不去,特携犬子接家媳回去,多有叨扰,还望海涵。”

“亲家老爷说的哪里的话,是本县主一时唐突,年前思念老祖宗,想起当时跟文琦表姐一同在老祖宗身边的日子,害得你们一家人年上未能团圆,我这里先告罪一声。”

“哪里哪里,县主能这般看重家媳,是她的福气,也是杜家的福气。”

喜娘见杜文泽在一旁一直没开口,便主动说道:“表姐夫如今怎么生疏了,当日在齐家镇时,还是姐夫带我们来白林城瞧那元宵灯会,我当时瞧着姐姐姐夫这般恩爱,竟觉得把那花灯都比了下去。擡眼已是这么多年过去了,中间几次匆匆会面,也未曾多说几句,姐夫可别恼了我。”

杜文泽一直沉浸在李文琦的巨大变化中,杜家被夺了三成的生意梗在他心口,乍一听喜娘这般说道,不免想起当年,确实夫妻二人曾经也是如胶似漆,好不惬意,怎会变成如今这般模样。

见杜文泽迟迟不答,李文琦接过话道:“县主说的,妾身倒是想起来了,赶巧明日便是元宵节,妾身如今年纪大了,倒是府里的五小姐跟行二爷正是热闹的时候,玉明正好也跟来了,也让他们熟识熟识,咱们大人也跟着凑凑热闹。”

喜娘很给面子的说道:“既如此,那我便尽个地主之谊,明日包间酒楼好热闹热闹。”

一旁杜文泽见李文琦维护自己,心中感慨万分,接着话道:“夫人这主意好,白林城如今在咱们西北可是繁华的很。”

杜家此次拜访是要接李文琦回去,喜娘见事情已成,便没有挽留,如此李文琦带着松芝跟随杜家人回了客栈。

翌日是元宵节,晴姐儿早早的就等着了,今年身后还多了个蒋玉行,自经过黄妈妈的事后,晴姐儿长大不少,对蒋玉行也不再挑剔,二人瞧着倒像是姐弟,蒋玉行当初和了喜娘的眼缘,自然长得不错,在府里养的得更是极好,二人看着倒像是对金童玉女。

白林城的元宵灯会确实热闹,喜娘每年也都会陪晴姐儿逛一番,无论是在酒楼里往下看,满目繁华,人影攒动,还是行走在人群中,享受热闹,喜娘都觉得自己做的事值得。

节后,喜娘给李文琦送信,方才正式谈起生意的事情。

李文琦也正式参与到了杜家的生意中来,自然此次会面,也在其中。

“今天召各位前来,是谈笔生意,前年西北遭遇大水加上兵灾,百姓凋零,临近的天水府,天波府水系较多,受灾严重,我贵为朝廷亲封的晋宁县主,对此百感交集,所以想到了一条生意,准备试行一二,天水府那边没什么交际,天波府正有杜家这门子姻亲,便想把此事交给你们来做。”

杜老太爷忙道:“替县主办事,为百姓们谋福,杜家义不容辞,县主尽管吩咐便是。”

喜娘并不在意杜老太爷言语中的恭维之一,她之所以说这话,也是为下面的生意做铺垫,于是继续说道:“我想着既然天波府水系发达,何不借此发展养殖,正好我这有几道吃食方子,另外还有门手艺。

如今先说这养殖的事情,杜家跟木家有来往,去岁也曾去过关外收羊毛,自也知道贾家置办畜牧场的事情,我要杜家也跟着学,牲畜便优先选择麻鸭或白鹅,鸭子成长周期短,两三个月便能出栏,无论是产蛋还是单纯做肉鸭来吃皆是不错的选择,鸭塘的投入也远比畜牧场要低得多,回本也会很快,只是要注意适量布置,别坏了天波府的水系,影响了百姓的生活取水。”

“县主所言倒是不差,天波府那边原先倒是有不少鸭塘,只是不成规模,鸭子出栏也多只是供应府城的酒楼,县主手里有合适的方子,倒是不错的选择,只是这生意怕是做不甚大。”

喜娘听后便知杜老太爷是嫌弃这鸭塘的生意小了,笑道:“杜老太爷若是觉得这生意太小,本县主自可以寻旁人来做,到时候还希望不要后悔才是。”

李文琦见状自然不敢放手,便对杜老太爷说道:“公爹何必着急,刚县主不是说了还有门手艺,若是像那羊毛织线,岂不是又多了门无本的买卖。”

杜老太爷只是有些失望罢了,李文琦当时在信中言之凿凿,如今乍听不过是要他们养鸭子,不免嘀咕两句,却没想到喜娘这般强势,生意人自然低得下头,便告罪道:“儿媳说的是,县主恕罪,还望县主别跟老朽一般见识才好。”

喜娘没接话,反而夸起了李文琦,说道:“表姐真当是蕙质兰心,我那手艺便果真如羊毛织线一般,而且取得便是不要的鸭毛,成品怕是不输那羊毛织品。”

此话吊足了众人的胃口,喜娘却不再多说什么,而是说起了另外一件事。

“那门手艺暂时不会交给杜家,鸭塘的事你们办好了,本县主自会把手艺交给你们。现在讲另外一件事,我要在天波府建设大型水库,从黄河支脉节流,减少黄河决堤可能带来的影响,水库可以用来饲养鱼虾,当然这件事需要官府来主持,你杜家回去后自可拿着我的帖子去求见知府大人,不过此事不急,先将鸭塘之事办妥方为正事,真正做出事来,我也好有面子跟知府大人商谈。”

说完,喜娘拿出提前准备好装着银票的匣子道:“这里有一万两银子,是我入鸭塘的股,我只占三成的股份,事情全权交给杜家来办,辛苦各位。”

杜老太爷并没有接,而是示意李文琦去接,李文琦接过后,杜老太爷方说道:“县主放心,之前是老夫眼界狭隘,体会不到县主的良苦用心,说错了话,县主略点拨,方知县主谋略惊天,杜家会替县主打好这先头仗。”

喜娘见其还算有几分见识,点了点头,具体的事情也无需喜娘亲自去教,杜家也是经商积年,又有贾家的例子在先,事情并不难办。

正月二十,李文琦拜别喜娘和齐家,跟着杜家人回了天波府。

回到天波府,李文琦便收整了院子,重新当回了杜家的大夫人,而且是手握三成生意的杜家夫人,便是杜老太爷也不敢随意摆谱。

鸭塘的事也很快有了着落,按着喜娘的吩咐,拢共买了五十多处地方,建了大大小小的鸭舍、鸭塘,喜娘给的一万两银便这般撒了出去,银子一直从李文琦手里过的,让她气度一变再变,最后也学成了处事不惊的本事。

赶着春三月,杜家人便四处收购鸭苗,鸭塘正式启动,只等着端午前后便能逐渐回本。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