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8章这十三个县情况确实复杂
人一多,粮食就成了大问题。
白晚晚只能先从自家岛上调运粮食应急,打算之后再慢慢想长远办法。
万幸清水县原本存的粮食还能撑十几天,她心里盘算着,先熬过去,等天放晴了,再处理其他事。
就这么熬了半个多月,外头的积水都快漫到路边屋檐了,天总算放晴了。
所有人都松了口气,白晚晚也觉得肩膀上的担子轻了些。
天刚晴,她就带着人坐船去其他县查看情况。
站在船上望着眼前的一片汪洋,之前的田地、房屋都泡在水里,只露出些残破的屋顶。
白晚晚皱着眉叹气:“这可咋整?这工程也太难弄了,比当初整治清水县难上几百倍。”
毕竟每个县的地势都不一样,有的地方地势低,积水排不出去。
有的地方河堤冲垮了,得重新加固。
这南境的重建又是一场硬仗。
好在白晚晚对这种情况有经验,前世她见过类似的地方被治理得挺好,知道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特点,对症下药就行。
她拿出所有地图,指着上面说:“这十三个县情况确实复杂。”
清丰县是这回受灾最轻的,也是最富裕的。
其他县大多穷得叮当响,跟当初的清水县差不多。
那些县令见了白晚晚,一个个吓得直哆嗦,赶紧围了过来。
如今十三个县的县令换了大半,除了白晚晚自己兼着清水县的,剩下十二个全换了人。
一半都是她山寨里的人,这些人不光有经验,最低也是举人出身,穿着整齐的官服,一看就靠谱。
白晚晚看着他们,开门见山:“现在这十几个县交到你们手上,你们打算怎么管好?”
白晚晚身边的一位官员站出来道:
“我管的是清丰县,虽说受灾不重,但堤坝有好几处松了。
我打算先组织人加固,再清一清河道里的淤泥。”
白晚晚点头:
“行,你回去写份详细的方案给我,明天我要看。
其他人也一样,回去好好琢磨自己县的事,要是没头绪,就参考清水县以前的做法。”
有个官员擦了擦额头的汗,为难地说:“大人,我们县没那能力像清水县那样开通周边所有河道啊!实在太费人力物力了。”
白晚晚看着他,语气平和:
“这事先不急,眼下最重要的不是搞大工程,是把灾后的事做好。
先把灾民安顿稳当,处理好烂摊子,等根基稳了,再慢慢规划河道、堤坝这些事。”
这些新上任的县令都憋着股劲想做出政绩,第二天一早就把详尽的治理报告全交了上来。
白晚晚坐在案前,嘴角露出一丝笑意:“这些人里,倒有几个确实不错,值得好好培养。”
她随手拿起其中几份,对身旁的知微道:“尤其是咱们山寨出来的这几个,脑子就是活络。”
知微接过报告翻看片刻,也点头赞道:“果然聪明,这法子既省人力又贴合当地情况,确实管用。”
“先按他们的思路来。”
白晚晚笑着把报告归拢好:
“我今天把这些报告再润色修改一下,补充些细节。
比如灾后防疫的具体措施、临时粮点的分布规划,还有各村互助组的组建办法。”
她铺开宣纸,提笔疾书。
凭借着前世的经验和治理清水县的心得,她条理清晰地列出每一步该做的事:
先组织村民清理街道淤泥、掩埋病死牲畜,做好卫生防疫。
再统计各村受损的田地、房屋,登记造册。
接着协调清水县调运的种子、农具,按户分发。
最后根据每个县的地势,初步规划排水渠和简易堤坝的修复方案。
她写得细致,连灾民每日的救济粮标准、工匠的调配安排都一一注明。
忙到暮色渐浓,才把修改好的报告整理完毕,递给知微:
“明天就让他们照着这份修改后的方案动手,有不懂的地方,让他们随时来问我。
咱们一步一步来,总能把这南境重新盘活。”
淤泥清理干净后,南境的灾后重建便紧锣密鼓地展开了。
首先是恢复家园。
百姓们遵照白晚晚的部署,先将洪水冲垮的房屋残骸清运出去,把尚能复用的木料、瓦片分类规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