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 人事纷繁 双更合一
烈日炎炎,都抵不过申明存急切的心情,文秀英要走时,他忙追上来笑眯眯的说:“英英,我先派两个人到你那去拿铁盆吧,先用着,这投了这么些粮食和钱,早点见到水花,也早点让大家安心。”
文秀英了然道:“叔,我明白呢,我现在借住在县城亲戚家,去一趟来回得半天,你找两个不大忙的人跟我去吧。”
本以为文秀英还是住在学校,想着拉个架子车,要不了半小时就能跑一趟,没想到她是住在县城的,申明存心里开始重新计较起来,去趟县城还要花路费里,不能白跑。
思忖再三后,他一改急切的心情,慢悠悠道:“英英,现在队里没有闲人,这一趟趟的跑也不划算,要不这样,你今先回去,问好能给咱们多少铁盆后,让班车司机给我带个话,我派人把粮食给送下去,再把铁盆拉回来,跑一趟就成了。”
“叔,都听你的,我今回去就问,最晚明早就给你捎话。”
申明存这才满脸堆笑道:“叔等你好消息。”
走出远门,到大路边正准备骑着自行车走人时,文秀英听到一声怯弱的喊声:“英英,你回来怎么也不到家里来,秀云成天念叨你呢。”
文秀英看到背着筐子,身材瘦小,脸色枯黄的石玉韶,心里有些酸涩,想笑着说点什么,脸却有些僵,只得面无表情的道:“秀云我刚在场院那边见着了,嘉柏也在,都挺好的,秀云年岁小,脸嫩,不经晒,出门你给她裹个头巾。”
说完这一句,文秀英不知道再说什么了,要说,她对石玉韶的心情是比较微妙的,相处的最久,总是忘不了她一遍遍念叨着如果当年把她留在家里就好了。
在她前世最艰难的时候,也是她说动了嘉柏媳妇,帮着她开了个小杂货店,才不致于老来无依。
现在这个小杂货店成了她最重要的傍身之物,说起来也有她的一份功劳。
石玉韶嘴唇动了动,喉咙干涩,过了好一会儿,才终鼓起勇气道:“英英,给你说女婿的事,我是后来才知道的,吕家人来的时候,我去给你小姨家送东西去了,你三舅寄了几斤棉花,叮嘱一定要给你小姨送上些,谁知,我去了后才知道,她大儿媳妇闹离婚,一家子乱成一团,我就帮着收拾了两天才回来。
回来后,还是嘉柏悄悄跟我说,你回来过,还被你爸给打了,我当时就想去看看你,你爸却不让我去,你也知道,他那个脾气,我只得跟凤凤打听了几回,知道你没事才放心。”
石玉韶边说边悄悄观察文秀英的脸色,见文秀英只是眉梢微动,也没有不耐烦,便继续说道:“你别怪你爸,他也是没办法,你姑身体不好,眼看着就是奔五十的人了,总得有个人在身边照看着。”
文秀英此时很想问上一句,你们都不容易,没办法,为什么就要毁了一个十几岁的女孩一生的幸福,拿来全你们的姐弟之情,做养老的工具人,那这个女孩的人生谁来负责。
只是看着石玉韶无奈神色中暗藏的讨好之意,文秀英突然就什么都不想说了,一个人的想法是最难被改变的,人都是自私的,更何况,这还是个儿女只是父母私产,只要生你养你就是天大的恩德的时代,她说什么都是无益的,何必争辩。
这些问题她想了几十年,早已有了答案,重新来过,她不想再陷在过去的情绪和不平里,就这样吧。
文秀英把车撑子打起来,戴好帽子,只说了句:“该做的我会做,不该做的,我一样都不会做,下回若再要说这样的话,咱们以后就当作不认识吧。”
石玉韶心里一震,这是什么意思,要断绝关系吗?她心上掉下的肉,她能不心疼吗?这丫头怎么性子就这么烈,听不进劝呢?
见文秀英已经骑上车子,她忙喊道:“在自己家过总比出去给别人当儿媳,看婆婆的脸色强的多呀。”
这句话飘进风里,也飘进了文秀英的耳朵里,扬长远去的文秀英不由苦笑,你自己受了婆婆的苦,又何必在我身上找补回来,我不是你,若婆婆搓磨我,我可以离,可以走,若是以妈的名义呢,我无处可逃。
才骑了一段,文秀英就热的直淌汗,索性拐到了学校去,反正大铁盆就在她的小杂货店里躺着呢,等晚上再回去,找个司机捎话就行了。
上次给周老师带了些书,不知道他看完没,还有没有什么别的想看的,她可以帮着再找找,最近放假,在县城的房子带的时间长了,跟苏君彦也越发熟了,他知道自己爱看书,还热情不已的要给自己借书呢。
只是自己那点文化水平,目前也就是看看小说而已,若周老师有什么需要的,她可以帮着借,也算做点好人好事了。
学校里还有好几个老师住着,都是家在外地,因种种原因来到这个偏远中学当老师的,大多数本地老师,一放假就赶紧回了家,一刻都不想多留。
还没走到周老师的房子,就看到树底下坐着几个人,还没看清楚是哪位老师,文秀英就听到周老师中气十足的男中音在喊她:“文秀英,快过来,正说你呢。”
文秀英闻言心里一乐,紧走几步,走到跟前时,才看到原来是周老师,还有教初三的一位数学老师,她只是找李银海的时候看到过他上课,也不知道他叫啥名字。
还有一位女士,没见过,应该不是学校老师,文秀英只好含糊的喊了声,老师好。
周文昌招呼她坐在旁边的小凳上,笑着道:“我这个学生可了不得,就是个普通的村里孩子,平时学习刻苦不说,更难得的是视野广阔,爱读书,才小小年纪,连文艺复习时期的作品都读过。”
那位数学老师也笑道:“老周啊,你是个书痴,不爱看书的能入的了你的法眼?”
“老赵,你就羡慕吧,你成天教的那些公式,把学生折磨的死去活来,学生见着你都恨不得躲着走,哪像我,讲讲故事就能让他们乐一天,还让我发现了这么个爱读书的好苗子,我备起课来就跟起劲了。”周文昌不无自得的说,文秀英却羞的差点找个地缝钻进去。
所谓文艺复兴,她根本就不懂,只是随手看了本封面花花绿绿的外国书,以为是什么名著,当然,现在知道了,就是名著,只是内容有些不好描述,她看的时候,真是给惊着了,里面的一百个小故事,怎么大多数都讲的是情情爱爱,还多有那种描写,尤其是主角多是跟教会有关的。
在她的印象中,信教的人不都是戒色的吗,怎么会沉湎于这种事情。
后来被老师问起,脑袋一热就说读了这本书,周老师当时就说,这是本值得读的好书,人性的渴望是永远不能被抹杀的。
还给她讲了当时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渊源,她才知道,原来是禁欲时代向正常的人性追求时代的过渡呀,难怪会凸出那些事情。
原来平时羞于提起的事情,都只是人正常的需要,没什么可遮遮掩掩的,不仅如此,人生来就是喜欢享福的,而不是受苦的,自然要努力追求财富,声明,荣誉,自我的幸福和满足,贫穷没什么值得骄傲的。
想想老师当时说起这些时,有些激动的样子,她结合未来的经济时代,就知道时下这种唯成分论,大概是老师心里的伤吧。
只是在文秀英看来,似乎农民总是苦的,即使是后来经济大发展的时代。
以她如今短浅的见识,还不能明了为什么是这样,她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先改变自己的苦境。
和几个老师说笑了一会儿后,从不远的屋子里出来一个人,文秀英忙站起来问好:“姚老师,你也在呀。”
“嘿,你坐的就是我的凳子呀。”姚老师玩笑道。
“老师,你坐。”文秀英有些不知所措起来,不管心里年龄多大,在老师跟前都是拘束不安的。
“这也快到饭点了,我去做饭,你们先聊着,谁也不许走,都等我做饭,我可是大厨的手艺。”一直只微笑倾听的女士站起身要去做饭,文秀英猜测这应该是周老师的媳妇,因为周老师也忙拦着大家不让走,等着吃饭。
文秀英心里一动,也道:“老师们,你们坐着,我去帮师母做饭,我刚从家里过来,还带了村里的野菜,也给添个菜。”
对自己学生自然没什么好客气的,周文昌就让她一起去做饭了,野菜虽小,心意却喜人,周文昌更欣慰了,聊起天来也越发起劲,跟大家讲起敦煌探险的故事。
进屋后,文秀英拿出包里之前装好的鸡蛋,甘蓝,西红柿,看师母脸上有些惨白,明显血气不足的样子,她又掏出一斤红糖。
只是仓促间,肉不好拿出来,她就把前几天炸好的小鱼,拿出来一些,差不多够吃两顿的样子。
李爱华刚舀了个水的功夫,就看到这位女学生竟然掏出这一大堆稀罕吃食来,忙亲切拦道:“这可都是好东西,你快拿回去自己留着吃,这么些东西,你拿出来你家里大人知道吗?”
“师母,这些都是自留地里种的,也没费什么,小鱼是我到河里网的,顶多就是费了点油炸的,老师待我好,我也没啥可回报的,就是送点吃食,一点心意,您别嫌少。”
文秀英一脸真诚的说道,她是真的感谢周老师,虽然周老师教她的东西考试不一定用的上,可是被重视,被肯定的感觉是无价的,曾几何时,她若能收到这么多的赞美和肯定,那该有多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