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4、第74章
卫青信刘彻,闻言多少有些不确定了:“微臣听他说话言之有物,不像是徒有其表的草莽。”
“饱读诗书之人会不知把这个自荐递给守卫便可?”刘彻不待他开口,“那他一定是个不知变通的书呆子。”
卫青越发不确定,“这个自荐他让微臣看过,写的真不错。”
“司马相如的辞赋好不好?”刘彻问。
卫青下意识说:“很好!”
“他除了会写文章,还会做什么?”
这话把卫青问住。
刘彻又问:“东方朔的自荐呢?”
“听说文采极好。”卫青道。
刘彻:“他如今又在何处?不是朕说你,你虽说跟窦婴学了几年,然窦婴本就不是圆滑之人,你又是婉婉的舅舅,他自然不会教你些歪的邪的。你懂得不少,跟那些混迹市井的相比,好比你和去病。”
“我干嘛啦?”霍去病问。
卫莱道:“陛下打比方,没说你。要不要喝茶?”
小孩连连点头。
卫莱给他倒一杯,又给刘彻和卫青各倒一杯。
刘彻抿一口茶汤,“有机会识文断字之人,绝不可能是乡野百姓,他们远比你知道该如何打动朕。”
卫青有一事不明,“既如此他又何必找微臣?”
卫莱抱起小女儿:“婉婉,叫舅舅。”
小孩儿睁着乌溜溜的大眼好奇地打量卫青。卫青福至心灵,“他以为微臣是公主的舅舅,陛下纵然不喜这篇荐文,看在微臣的面上也会见上一见?”
“先前怎么没想到?”刘彻问。
卫莱替他说:“他以为你有原则,不可能因为他而轻易作出改变。”
卫青有些许窘迫。
刘彻笑了,“朕也是人,人心都是偏的,这事也不是什么大事,他若是个不通文墨的匠人,无论其品行如何,朕都会见一见。”
“这个当真是他写的呢?”卫青怕他错过一个人才。
刘彻不答反问:“朝中如今最缺什么样的人才?”
朝廷不缺文采斐然的文臣,缺的是能征善战的武将。
卫青懂了,又见他没有看的意思,“微臣回头
就同他说,微臣呈给陛下,但不知陛下何时看。”
“朕没打算看。”刘彻冲女儿拍拍手,小孩扑上来,“这东西可能是憋了一年,琢磨了三年琢磨出来的,错不了。朕不看是他自作聪明。这人定是有几分傲气。”
卫青惊讶,“还真是。”
“要用此人先要挫其傲气,不能让他以为朕求贤若渴,非他不可。”
卫莱忍不住说:“怎么跟买东西似的?不能太着急,否则就会多花许多冤枉钱。”
“差不多。”刘彻看向卫青,“以前你年岁小,都以为你人微言轻,你闭门不出,他们也懒得登门拜访。如今你已十七岁,离弱冠没几年,往后这些人只多不少。”
卫青明白,“微臣一直都知道,只是,只是没想到——”
“没想到士大夫模样的人也用这招?”刘彻轻笑,“说什么为朕分忧,还不是为了功名利禄。真是为了朕为了百姓,他怎么就不学学尚冠里那位?”不待卫青开口,“这篇文章下方可有署名?”
不止有署名,家庭籍贯住址都写的十分详细。
卫青尴尬的想挠头。
刘彻递给卫莱。
卫莱:“给妾身做什么?妾身又看不懂。”
“先放你这儿,朕所料不错,过些日子还得有一封跟这个差不多的。”
卫青忙问:“他还会找微臣?”
“他不会想到朕厌恶他的自作聪明,也不会认为他文采不够。”刘彻道,“只会觉得你人微言轻,朕没把你呈上来的东西当回事。”
卫莱不禁说:“那他可真够恃才傲物的。”
“大多数有才之士的通病。”刘彻道,“仲卿,回头找你知道如何应对?”
卫青道:“微臣知道,来者不拒。陛下圣明,自有判断。”
刘彻笑了,一见卫婉婉抓茶杯,连忙喊卫莱,“给她倒些水,渴了。”
霍去病把他茶递过去。
卫莱拦住,“妹妹不可以喝,她要白开水。”
“为什么啊?”小霍去病不懂。
卫莱:“喝那个对身体好。你以后也要常喝。青弟,明天送他过去给他带几个水瓶,那边只有一个医者,他若闹肚子,治不好还得来城里,这么冷的天折腾
来折腾去,他难受旁人也跟着受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