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风眼
(一)
中国人,过春节才能称上真正的过年,这一点在中国的广大农村体现的更为真切。农村人仿佛要把所有的喜庆和快乐都攒到这几天里。烦恼不让来,困难要踢开,远离了孤独,迎来了开心。节日期间,一切都是美好的。
万福村人姓党,是党项羌族的后裔,虽说身份证上写的是汉族,但从他们浓眉大眼、鼻梁高挺、身躯健壮的体貌特征可以看出,家族基因还是相对稳定和强大的。
平日里,村民各自过着各自的日子,彼此和谐,倒也平淡。一到春节,村民便仿佛被家族基因和血脉唤醒了一搬,全村上下亲密无间,空前团结。尤其大年初一早上,每家每户在自家客厅祖宗排位前上香献饭之后,吃完饺子便开始相互串门拜年了。拜年的人不管进了谁家,先不论主人在不在大厅,自顾去到这家祖宗牌位前烧香膜拜,然后才又约了这家主人一起去别家拜年。男子约男子,女子约女子,于是逐渐形成了几支队伍,且队伍越来越庞大,队伍碰到队伍,相互作揖,又各自行进,去完成所有家户的拜年。
北头村多为村庄老宅,多数父辈都住在北头村。南头村多为新宅,晚辈居多,当然也有父辈跟着子女一起过日子的。像侃娃的父母,因只有一个儿子,便随着一起过日子了,但浩哲和满贯都是与父母分开过的。
这会儿,南头的拜年人已经互拜结束,男女两支队伍各自集结了二十多人,便一起去北头老村拜年。北头老村的长辈留在家中,但是随北头老村长辈一起生活的弟弟妹妹们,也是五六个一组,集合了七八支队伍,纷纷向着南头村进发。
互相拜了年,便是寒暄。晚辈去到长辈家,坐在火炉边关心询问老人的饮食起居,接受父辈们的谆谆教诲。父辈们也关心着后生们的个人发展和日常生活,听听他们对人生的规划。
快至中午,拜年基本结束。侃娃回到家中,拿出提前装碗的扣肉、酥肉、八宝饭、甜薯饭、卤整鸡上锅蒸了,又溜上两笼小圆馍。这时将凉菜干果摆盘,上到了客厅的八仙桌上,再炒了八宝辣子、猪肉粉条、麻辣豆腐,烹制了糖醋鱼,一顿丰盛的初一午饭就准备的妥妥的。
午饭,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上,边吃边聊,聊旧年的感慨,说未来的愿景。
……
祥海对侃娃年前的生意情况很满意,“去年能增加收入,要感谢人家刘淮安啊”
“爸,淮安确实帮了我,我会记住的。春节后淮安他们就要来咱们村选址建厂了,到时候我会多去帮忙的”,侃娃说完端起酒杯,“来,爸,我再敬你一个。”
“嗯,要记住淮安对你的好,能多帮就多帮一点”,祥海跟侃娃碰完杯,“滋”一声,将一口酒倒进嘴里,嘴巴一噘,舌头在嘴巴里打半个转,然后砸吧一下嘴,吐一口气,表情十分享受,“满贯今天来家里拜年时,你已经上北头村了。”
“嗯,满贯可能起床晚了。”
“满贯跟我说了咱们村要建厂的事,他又要我跟你提提,如果建厂,一定要给他谋个好差事。”
侃娃笑了,给母亲夹了一块鱼,又跟淑凤夹了一口八宝饭,然后又转向父亲,“这家伙,跟我已经说过了,又跟你说,这是怀疑我和他的关系啊”。
侃娃接着说,“介绍工作的事具体要等真的建了厂再说,但是有合适的机会我肯定会推荐他的。”
“哦,那你觉得建厂的可能性大不”,父亲问。
“可能性很大,贵叔说薛镇长很支持建厂的,淮安也打电话说,跟镇上的刘书记见过面了,也得到了书记的支持”,侃娃顿了一下又说,“淮安还说他们想了些办法,今后联系白灰的事情应该会好做一些。”
“其实政府管理白灰生产也没有错,你看看,现在沿山到处冒烟,这些年,山民们在山脚炸山取石,山被吃进了不少”,祥海说的意味深长。
“这倒也是,不过我们平头百姓哪想得了那么多,毕竟把日子过好才是最实在的”,侃娃突然话锋一转,“但是建厂的事……”
“你不是说建厂没有问题吗?”淑凤听到又提说建厂的事,忙插话。
侃娃点了点头,又皱一下眉头,“今天去贵叔家拜年,贵叔跟我说,年前,新街村的村长杨建民找他了,提到建厂的事。”
“咋说?”淑凤接着问,祥海和郑小女边吃菜边瞅着侃娃,听他接下来怎么说。
侃娃端起酒杯自抿了一口,“杨建民跟贵叔问建厂选址的事,贵叔说计划春节后选址,杨建民说能不能在新街的废戏院那里建厂,贵叔就说到时候后看西安的老板怎么定。但贵叔跟我讲,估计镇里应该还是支持万福村的,薛镇长对在西河河滩边建厂并没有反对。”
“吃饭吧,饭菜都凉了”,郑小女一句话将扯远的话题拉回到了餐桌上。
……
杨建民下午在自家超市门口瞅到刘岩书记开车经过,急忙起身过去打招呼。刘岩书记按下车床,二人相互拜年问好,刘岩说只在家过了个大年三十和初一,下午赶来镇里值班。
车走没多久,杨建民就从自家超市拿了两条软中华,用黑色塑料袋裹上,去了镇政府。
进了大院,径直走向刘岩书记的房间,“刘书记忙着呢?”
刘岩正在收拾办公桌,扭头看到建民,“来,坐!”
杨建民嬉皮笑脸腆着大肚子说,“刘书记,我就不坐了,过年呢,给你拿两条烟抽,说着就放烟到桌角。”
“心意领了,礼就不要了”,刘岩说归说,倒也没有硬推,“年过的挺好的吧,去年一年工作做得不错,新年新气象,好好干啊。”
“年过的挺好的,谢谢刘书记夸奖”,建民眼珠子咕噜转了一下,“刘书记,万福村党大贵村长说有西安老板要在他们村建厂,您觉得把场子放我们新街的废戏院怎么样,那里地方也够大。”
刘岩书记到办公桌前坐下,拿出一包硬中华,取出一根发给杨建民,杨建民赶紧双手接住,在刘岩书记示意下坐在靠墙的长椅上。刘岩书记又取了一根烟,建民忙起身拿出打火机给刘岩书记点上,这才又重新坐下,自点了香烟抽了起来。
刘岩书记抽了一口烟,眼睛向前瞅着,并没有看杨建民。“建厂的事,要等春节后,结合投资人意见以及地理位置等诸多因素进行研究讨论后再定。”
杨建民看刘岩书记没有给出明确意见,也不好再说什么,就随便找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聊了十来分钟,之后便回家了。
杨建民回家后,认为刘岩书记肯定了新街去年的工作,又说新年新气象,应该是希望自己再出点成绩。
杨建民又想,万福村建厂的事在古庙镇是头一个,如果建成,那别说镇里了,就连县里的领导也会称赞的。想到这里,杨建民拨通了麻子的电话,说在超市收银台那里给麻子放了一条芙蓉王香烟,让麻子有时间找收银员去拿。
麻子很是高兴,向杨村长称谢。杨建民又跟麻子讲,万福村建厂的事盯紧一些,如果有什么消息要及时报告。麻子说,没看到有什么动静,又说过了春节这几天,再去街道的大小牌场看看,碰到万福村知道建厂细节的人具体了解了解。麻子问杨建民,万福村建厂不建厂跟新街有什么关系,杨建民让他不要多问,尽管去了解情况,麻子也就没有再问。
(二)
昨天,一家人一起过年吃饭时,浩哲的父母也劝过浩哲了,说既然佩琴希望浩哲在家里发展,那就留在家里吧。佩琴也说了,她现在可以做一些小吃,一起在新街摆个摊也可以卖小吃挣钱啊。但是浩哲说还是想去南方打工,感觉那里有自己的梦。僵持不下,佩琴只好妥协,跟浩哲说等娘家妈身体好点了,她再赶去南方陪浩哲,浩哲点点头。
大年初二,浩哲陪佩琴回上河村娘家走亲戚。一到家门口,就看见小舅子崔晓峰从屋里往外跑,佩琴忙问出什么事了。晓峰说,“妈晕倒了,我要跑去找医生,你们先进屋吧,我就不陪你们了”,说完蹭蹭蹭就跑开了。
佩琴赶忙小步快跑来到里屋,浩哲也着急跟进屋来,佩琴的父亲崔大山正在靠客厅的卧房内照顾着佩琴的母亲郭兰兰。崔大山坐在炕边,右手握住郭兰兰的手,左手不断来回轻抚郭兰兰的胸口。
“我妈这是咋了?”佩琴着急问,上前换了父亲的位置,继续来回的轻抚着母亲的胸口。
“今早还好好的,刚刚只说是有点头晕,倒地上就没再起来,我和你弟弟晓峰赶紧扶她到炕上,晓峰已经跑去叫医生了”,父亲无奈的说着。
“嗯,我刚才碰到晓峰了,上次回来时,我妈就说有时候感觉不舒服,心跳会加快”,佩琴边说边带着哭腔了。
浩哲也不好说啥,想帮忙做点啥,又不知道该做什么,就只在一旁关心的看着岳母。
……
等到医生赶来,发现郭兰兰已经没了心跳,救不回来了。医生只说冬春季节是心脑血管疾病高发期,有什么不舒服应当及时就医,晚了就回天无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