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来
永元历三十三年,一辆精致但却破旧的马车行走进了大乾的国都。
“公子,这就是大乾国都啊,真的太宏伟了!但是却好像很冷清啊!”赶车的车童惊叹的疑问道!但是车内却传出阵阵咳嗽之声,“咳咳咳,因为,大乾永元帝日子不多了,驾崩的日子不远了,大乾啊!”
车童很是疑惑,毕竟皇帝驾崩是天下大事,却不是百姓能够妄谈之事,而自家公子却说得如此平静。虽然街道清冷一些,但是还是人流不少,并不像皇帝驾崩的样子,车内公子的话就像预言一般。
......
车童很是疑惑:“啊!?公子,那我们去哪啊!”车内传来微微的声音:“去哪,去我们该去的地方,就这样,沿着主道走下去!”车童轻声“嗯”了一声,两人一车走在主道上。
......
车童看着映入眼前的建筑,惊叹道“公,公子,这是皇宫啊?!”“没错,我要去的就是皇宫!”车内传来轻声道。
“公子,你确定,关键是我们进不去啊?!”你是不是走错地方了。车内只是传来淡淡的叹息之声,“你放心,会有人带我进去的。”车童十分惊讶:“公子,你就逗我吧,一会儿守卫守卫把我们抓起来的时候,我连往哪跑都不知道?”车内传来轻笑:“你这小童,哈哈哈,放心,这个天下还没有人敢抓我,你就放心吧!”“公子,竟然笑了,这么长时间,这是我第二次见你笑,”车童笑着。“第二次笑,那我第一次笑那?”车内公子问道。
车童想都没想,就回答道:“第一次啊,第一次是你把我买下的时候啊。”
......
中元大陆,七国并立的时代,战争频繁,百姓流离失所,难民无数,随处可见。
就这样,一辆马车缓慢的行走在路。突然一位难民妇人拦住了马车,跪在马车前,用那有气无声的声音说道:“这位公子,麻烦你救一下,我这可怜的孩子吧,他,可以做,你的奴隶,只求你,给,给他一口饭吃,求你了......”。
驾车的公子看着跪在自己车前的妇人,又看向旁边的男孩,由于战乱,妇人和男孩都浑身脏乱不说,而且十分瘦弱,瘦骨嶙峋,而且妇人的的脚,能清楚的看到血迹,妇人用那哭泣切颤抖的声音说道:“求你了,这位公子。”妇人的虽然双眼模糊,却带着那一丝渴望。
驾车公子平静的看着一切,就仿佛见惯不怪一般,轻声说道:“我缺一车童,如果他愿意。”
妇人甚是激动,连忙把一旁的男孩叫了过来,不停地叩谢,“谢谢!谢谢!”然后妇人躺在了车前,男孩眼中哭泣着。
公子看着眼前的一切,丢下一个钱袋,轻声的叹气:“好生把你母亲埋葬,做个标记,以求纪念,入土为安吧,这些钱,你拿着,不管你愿不愿意做我车童,它都属于你,我等你一个时辰,好生安葬吧!一个时辰后我会离开这里。”
男孩把妇人抱近深林......
一个时辰后,男孩回到车前,看着眼前的公子,跪了下来:“我叫十二,公子,以后我的命就是你的了。”公子轻声道:“你姓什么?”男孩摇了摇头,公子看着,然后先开车帘,嘴角一笑,走进车内:“你以后姓元吧,元十二,驾车,一路往北。”男孩回应道:“元十二,知道了”然后驾车,一路往北。
......
一车两人在皇宫门前静静地等着,竟然没有守卫来驱赶,一盏茶的时间,从门内走出一位大监,只见这大监身着碧色荷花身服,脚踏平靴,手拿拂尘,走到车前,腰身自然而然微弯,阴声道:“太子,您回来了啊。”车内,传来平静的声音:“没想到,竟然是大监清莲公公,亲自来接我。还有,我已经不是太子了”。
大监漏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容:“太子,您这折煞老奴了,在老奴眼中,您永远是太子,进宫吧。”元十二吃惊的看着眼前发生发一切,他知道自家公子身份不凡,但是他没有想到,自家公子竟是大乾太子。
车内传来平静的声音:“十二,扶本公子下车。”元十二还在震惊中,慌乱的应到,“哦哦哦”。在元十二的搀扶下,一位一头银发,一席白衣,的少年映在两人面前,只见少年的脸甚是普通,但却很精致,岁月在他的脸上刻下了光阴,尤其是那双眼睛,甚是深邃,如同万事皆入眼底一般。这就是大乾长子太子,元君。
元君看着眼前的熟悉却又陌生的皇宫,轻声道:“我......回来了!”
......
皇宫内太乾大殿是朝会大殿, 今天也是朝会的日子,但是今天却无人奏本,文武大臣站在两旁,哪怕是文丞相上官青云,武丞相司徒惊鸿都没有奏本,因为所有人都在等,哪怕是大乾皇帝,永元帝元权都在等一个人,一个人值得他们等的人,那就是大乾长子元君。
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声音传到大殿“皇长子,元君,上殿。”
大殿上众人甚是安静,安静的可以听到众人急促的呼吸,永元帝双眼紧紧的盯着大殿门处,他要第一眼看到远来长子。只听脚步越来越近,元君停在了门外,永元帝看着自己的长子,元君看着不远处的皇上的父帝,父子两人相对一笑,元君,一脚踏进了太乾大殿。
......
永元历二十三年前的太乾大殿,甚是低沉,因为北魏联合南齐,东临三国发兵大乾,大乾不敌,除了割地赔款之外,竟然要永元帝的儿子作为质子去北魏十年,当时,永元帝有三个儿子,长子元君八岁,次子元武七岁,三子元曲五岁,就在永元帝无奈只是,元君作为长子,对永元帝说:“父帝,作为长子,这事应该我去,二弟,三弟,还小,我.....能应对,这...也是我的责任”。
这一年,永元帝加封元君为太子,送往北魏。这一去就是十年,一位九岁的质子,在异国度过了十年。大乾的十年和平,是用仅仅八岁的元君换来的。
......
元君,站在太乾大殿,微微一礼,轻声说道:“元君,见过永元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