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我是这么理解的
甬港市不但工业发达,旅游业也很兴盛。内地以及国外的务工人员不断地涌入,城市的面积不断地扩大,这也导致了基础配套设施必须及时跟进。而甬港实验小学就是在此基础上应运而生的。
师资的问题并不难解决,都是从甬港一到十小调配过来的。学校的硬件设施也是甬港小学中最好的,教育局还专门牵线搭桥把甬港市少体校的沈教练请了过来,奈何郎有情,妾无意,适龄的足球苗子极其匮乏。三个六年级球员、七个五年级球员加上六个四年级球员已经是甬港实验小学足球队能够打出来的所有底牌。除了锋线两名、中场四名,其他都是开学前并没有怎么摸过足球的菜鸟,这些人除了打后卫或者门将根本没有其他的位置可以让他们快速适应。当然,好处就是,沈教练也少了排兵布阵的烦恼。这也是为什么沈教练听到洋洋50米能跑进8秒时就立刻浮现蠢蠢欲动的心思了,说不定此人就是建队的核心,球队的脊梁。
只是看到洋洋的晨练之后,沈教练的期望才被打回原形,只能套用一句话,人无完人。面对着一月份开始的校园联赛,沈教练表示,男人哭吧,哭吧,不是罪,尝尝阔别已久眼泪的滋味。
今天的洋洋表现得格外积极,起床不用妈妈催了,洗手间不霸占了,牛奶两口下肚了,还提前帮妈妈摆好出门要穿的皮靴了。自己只带了两套衣服,如果出汗了可以换,这些东西陈露露从来不管,实行只放养不饲养的严厉管教措施,所以,从幼儿园开始,洋洋就被所带的老师争相夸赞。
今天虽然是阴天,但是对于洋洋来说,此刻的天空如放晴般无比的明亮。一路上都是洋洋在说话,这毛病,作为过来人的陈露露已经见怪不怪了,只管应声不发表意见。
“毕竟还是个孩子,看你能坚持几天?”陈露露暗想。
来到操场上,洋洋看见教练已经把盘子和桩子按一定的间距排好了。
不一会儿,所有人都到齐了。洋洋排在队伍里,跟着那些老队员做各种热身运动。和体育队不一样的是,足球队练的花样就多了,变速跑,折返跑,蛙跳,闪避等各种无球运动。虽然洋洋是最小的那一个,但是他的反应和速度,让他跟上大队伍的节奏一点也不吃力。直到热身结束,沈教练还是很满意的,虽然没有露出笑容,但是从更加舒缓的说话语气和皱眉次数的减少,连其他足球队员都看出了一些端倪。
直到开始带球训练…
洋洋从小没怎么接触过三大球。虽然,幼儿园有篮球,也有那种小孩子篮球架,但因为很少有小孩子玩,所以洋洋更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玩游戏。有时复刻小说里面的情节,有时扮演童话世界里面的人物,各种层出不穷的玩法天马行空,应有尽有。洋洋也成了大家眼中的孩子王。
可是,到了带球训练环节,不但臣妾做不到,王也无可奈何。
场上传来的,是沈教练一遍又一遍的哨声。所有的训练,都被这一声声哨声割得支离破碎。
“洋洋,你出来,站到队伍前面来。其他人继续训练。”沈教练说完,将洋洋拉到一旁问道,“从来没踢过球吗?”
洋洋点点头。
“洋洋,足球是讲求技术和配合的运动,他包括传接球、运球、射门、无球跑动,等等。”沈教练尽量表现的耐心如老父亲,一一为洋洋解释。
“有这么复杂吗?我经常看见大家冲着足球一哄而上,然后一脚踢出人群,然后再冲着足球一哄而上,这样不断重复。”洋洋很不解啊!因为他看到大家都是这么踢足球的。哦,还少了沈教练在场边拼命的喊着会被四零四的话。
洋洋当时就觉得,这不就是看谁跑得快,然后抢到足球的比赛吗?这种游戏他肯定擅长呀。这也是为什么,当王老师问他喜不喜欢来体育队时,他选择更加刺激,需要通过反应和智慧,再加上勇气,才能从千军万马中取得那颗小小足球的竞技运动。
此时的沈教练,只能默默地背诵平心静气法诀,多想想洋洋的优点,尽量忽略之前那些大逆不道之词。
“我觉得…”
正当洋洋还要继续开口,沈教练的脸终于黑了下来,道:“我不要你觉得。注意看。”说着,默默的拿出了自己的手机,点开屏幕,在浏览器上输入足球过人集锦,一连串的视频就都跳了出来,沈教练点开其中一个,开始为洋洋播放视频。里面有梅西的单骑闯关,有罗纳尔多迪尼奥的牛尾巴,有罗纳尔多的钟摆过人,还有各式各样花式的或样式一般但效率极高的过人手段。接着,沈教练,又点开了史上最佳50粒进球的视频,各种摆脱射门,各种配合后进球,各种远射为洋洋打开了一扇新世纪的大门。
“这么有趣的运动,我之前为什么不知道?”洋洋睁着锃光瓦亮的大眼睛兴奋地道。
“对于踢球者来说,足球从来都不是一项有趣的运动,而是和平时期的战争。”沈教练盯着洋洋,表情严肃,“这里没有怜悯,不接受同情,因为弱就是原罪。因为弱,我们无法参加世界杯;因为弱,世界上的强队都不愿陪我们玩,哪怕是我们付出高昂的代价都没用;因为弱,我们在别人面前谈论神州的足球时,别人会问一句,原来神州也有足球啊。”
“10年前,我们的伟人曾经动情地号召我们要给世界一张崭新的名片,如果理解没错,上面的署名应该是,我们也是足球强国。之前,我曾问你,你的梦想是什么。你不觉得沿着伟人的足迹,带领祖国走上足球世界的巅峰不是最美好的梦想吗?”此时的沈教练显得过于偏执,但在这份偏执的背后,是对足球事业的热爱与奉献。
“沈教练,我要怎样做,才能达到视频中那些球员的水平?”洋洋注视着沈教练。
“额,这个嘛……呃,我们还是从基础练习吧。所谓万丈高楼平地起,基础扎实了才能再往上造更高的房子。”沈教练感觉心很累,只好转移话题。
“先进行颠球运动吧,这是练习球感的最好方式。我们的目标是一次性能颠上十下,注意要双脚交换着来,不要只用你的主脚颠球。我先示范几次,你感觉一下,然后试试。”沈教练说完,便开始在洋洋面前颠起球来,没有花哨的动作,唯一的要求就是标准。同时,沈教练一边颠球,还一边讲解要注意的事项和可能碰到的一些错误。
十分钟后,洋洋每次颠球都能超过十下,最高一次甚至到达了25下。动作虽然还有一些生涩,但是进步的速度是肉眼可见的。沈教练,全程监督,前几次只能颠一两下的时候得等着纠正洋洋颠球时可能出现的问题,接着每颠两三次都能增加一两个,好奇心让自己根本停不下来,所以这一路看下来,那震惊的程度可想而知。
直到早自习结束,沈教练已经教了好几个停球和推拨的动作,教的格外仔细。洋洋也学得很认真。双方相互正向鼓励,形成良性循环,事半功倍。
其他球员虽然不清楚具体情况,但也能感受到沈教练对洋洋的重视。大家也按照之前的流程进行训练,气氛格外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