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此乃通往不咸山的门槛
第96章此乃通往不咸山的门槛
姓陆?三位儒生的瞳孔瞬间一缩,继而眼神复杂的凝视着邹言,将邹言浑身上下看的颇有几分不自在。
这邹言所描述之人,除了陆先生,还有何人?
心中不由得感慨‘陆先生果然就居在这不咸山脚下啊’
巧于路中偶遇这邹言,说起来,何曾不是‘福缘’二字?
邹言皱着眉头盯着三位儒生,心中思量片刻,觉得可能是自己的哪句话惹恼了师叔,便是试探性地开口询问:
“不知两位师叔,为何这样看着师侄?”
“是师侄说错话了吗?”
“.”
王云深深的吸了一口气,深深的看着邹言,一脸严肃的开口:
“邹师侄,某接下来所言,你务必要放于心中。”
邹言先是愣了一下,而后拱手一礼,认真的点了点头:
“愿听师叔教诲。”
王云斟酌了一番话语,沉声道:
“师侄昨日所见的那位陆先生,是你这一生最大的福缘,甚至很有可能影响到你未来的道途。”
“陆先生所言的地址绝无任何差错,既然先生说居于这片桐林之后,那必然就在此地,能否见得陆先生,全凭师侄的造化。”
“不过师侄能蒙陆先生看重,想来定是心中已有所建树,已经能够自问己心,若能自问自答,便可凝聚‘道果’,有机缘踏足那只存于飘渺中的广袤天地.”
邹言起初听的还很认真,只是随着王云师叔的话语越说越多,就有些云里雾里了,不理解他话语之中的含义。
诸如,什么是自问己心,凝聚‘道果’,什么是广袤的天地.
但这些都不重要,他很擅长从细节之中捕捉字眼,这位王云师叔的话里话外都在向他传达一个信息,那就是.昨日自己所见到的陆先生,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师侄可记住了?”
“师叔,学生记住了.”
邹言下意识地点了点头。
王云看了他一眼,也没有多说什么,随后目光便是看向了那片平平无奇的桐林。
单从外面来看,实在是难看出有什么奇特之处,想来定是要深入其中,方才能一窥其中奥妙。
这么想着,王云便是带着吴道王子安两人,一同朝着桐林之中走了进去。
稷山脚下的行人不少,到处皆是冠带飘飘的士庶侠客,东一簇,西一簇,窃窃私语议论纷纷。
三位大儒进桐林的这一幕,自然是惊起了不少人心中的好奇之意,本着凑热闹的心思,索性也就一同跟着走进了那片桐林之中。
唯有邹言一人尚在桐林外,还在回味着王云所言,愣神发呆:
“王云师叔.好像不太一样了。”
可是他又说不出来哪里不同。
说起来,儒门无论是学生亦或者先生,只是模样不同,岁数不同,唯有那股说不清道不明的读书人的气质,如出一辙,在钻研圣人之道下,无一不是摇头晃脑掉书柜的迂腐酸儒,都很无趣乏味。
但,如今的王云师叔,似乎变了。
自问己心?
何为己心呢?
邹言迷茫地望着那一片桐林,总觉得王云师叔此言仿若蕴含深彻至理,可细细推敲时又好似总隔着薄薄一层,若雾里观山,辩之不清,道之不明。
“己心?道心?”
“.自问道心?”
邹言的心中突然一凛,冥冥之中似乎抓到了什么一般,愣愣地望着手中的那一枚橙金色的丹丸。
“何为我心中之道?”
脑海中,似乎想到了昨日陆先生在峨眉剑宗的堂口之中所言:‘纵观天下,总会有先贤不惧世俗眼光,为天下开创条条全新的道,道长途远’
“我知道了——”
他恍然初醒,喃喃自语道:
“提出阴阳五行,心中念头萌生便是道心,此之为‘自问己心’,若是能够自问自答,走上某心中之道,便是凝聚‘道果’.”
邹言深深吸了一口气,而后弃下马车,拂去身上衣衫的褶皱,面颊之上满是恭敬之色,再次踏入了这片桐林之中。
清风浮来,四野归静。
陆尘然缓缓地从入定之中醒来。
草堂的周遭一切,皆是弥漫着经久不散的雾气,袅袅萦绕。
刚刚施展的问心术,陆尘然并没有感觉到身体有什么不同之处,也不慎知晓此术的用法,只是在那一刹那间,思绪融入了面前的这片桐林之中,若神魂出窍远游,这片桐林之中的一切信息,皆是传入了他的脑海之中。
“难道此术法需要对生灵使用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