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十一章这1年,那1夜 - 物竞生存 - 余生五月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物竞生存 >

第一十一章这1年,那1夜

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

这一年,郭德罡把“京都相声大会”活动的主办单位正式改名为“德运社”。提出了“让相声回归剧场”的口号,有了一个鲜明的旗帜,更加贴近老百姓的市场需求。

郭德罡和相声界前辈张文仁,还有青年演员李青,一起在京味茶馆、广德楼等地演出。虽然此时已扩展为十几条枪一个队伍,演出场馆也从茶楼到茶馆戏楼了,也贴钱搞了几期“首都相声大会”,却依然屡怀梦想,屡遭挫败。

梦想很远大,现实很骨感。

很多相声演员都淘金影视界,像体制内的冯工,就是又说相声又演戏,还获得过金鸡奖最佳男演员奖。也成了名符其实的,货真价实的,童叟不欺的影帝。

年轻的郭德罡,却渐渐意识到相声艺术要生存、要发展必须回归到剧场中去。

通过京都相声大会,郭德罡尝到了一点甜头,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追求和使命,那就是要把华夏国这个传统的民间曲艺相声艺术,发扬光大并光宗耀祖。

郭德罡不仅自己向各种各样的艺术大师请教学艺,还开始收门徒,尤其是开始着手挖掘整理快要失传的优秀传统曲艺节目。

未到盖棺,焉知生死。乾坤未定,你我皆是黑马。人生路上的每个抉择和选择,都有可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这一年,在京城举办的一场活动,直接影响了包括郭德罡,贾琳,侯姚华,何云韦在内等等很多人的命运。

这一年,京城热闹非凡。自郭德罡搞了京都相声大会几年后,相声界开始复苏一般,觉得搞这类活动挺能来事的。就在著名相声演员冯工的提议下,“华夏国相声小品邀请赛”拉开了帷幕。

四十六岁的冯工,在二年前回到母校中戏创办了相声大专班,并拉来了侯姚文和姜困做评委。

“我打了三十多个电话给侯姚文,夸他是曲艺泰斗。然后又给姜困打电话,说他也是曲艺泰斗,就把他们给请来当评委了。”这是冯工后来跟记者说的话。

相声大师侯保林的徒弟姜困、冯工,儿子侯姚文,姜困搭档唐杰中,以及潘常江,魏击安,富彪等众多的相声小品大腕,纷纷应邀出席了,担任了此次大赛的评委和颁奖嘉宾。

这次全国相声小品大赛,选手里就有冯工的两个女徒弟,贾琳和宋柠。冯工看到贾琳表现很突出,高兴地逢人就说:“不管黑猫白猫,能逗观众笑的就是好猫。”

几个评委受冯工这位发起人的热情感染,对年轻可爱的贾琳也不感冒。结果,二十一岁的贾琳和搭档王丹说的相声《怎么了》,夺得邀请赛的第一名,一举夺冠。

三十岁的郭德罡和搭档余谦说的相声《京都你好》,虽被评委们看好,还是只获得第三名。

这次比赛,郭德罡虽然只得了个季军,让初生牛犊初出茅庐的贾琳给比下去了,但他的好运却从此开始来了。

评委中的一人,在这场比赛中一眼就看上了郭德罡。

这个人就是冯工的亲师叔,五十五岁的侯姚文。当时侯姚文是华夏国曲艺家协会副主席,华夏国铁路文工团副团长。

侯姚文虽然此时已经有了二十多位入室弟子,如李柏成、李柏良、赵光武、高钰庆、李斌杰、单连丽、陈寒泊、郭秋琳、李富胜等等。

郭德罡排进师门的话是第二十三位弟子。

此时的郭德罡,已经七年前创办了一家文化艺术小公司,贴钱搞了几期“京都相声大会”,在相声圈里倒也小有名气了。

郭德罡名气虽有一点,但依然未找到真正的出路,赚不了多少钱,还要靠不时上各种各样的电视节目来贴补相声剧场的亏空,更未能被主流相声界所认可。

另外郭德罡还时常遭受相声界一些稍微有名气,经常上央视春晚等地露脸同行的排挤和嘲笑。他们甚至不屑一顾,说郭德罡是小儿科玩意,就是个来京都讨饭的小丑,是个没有师承的海清,登不了大雅之堂。

正处在苦闷和苦命之时的郭德罡,特别渴望得到“相声大师”的认可。

就在这个节骨眼上,被相声大师侯姚文一眼看中,简直就是人生命运让人给“画龙点睛”了一般,狗屎运降临了。

“小郭呀,我看你表演得不错,有点嚼头,有机会我们见面聊聊?”侯姚文主动发出邀请。

郭德罡当时以为侯姚文只是嘴上说说,毕竟当时身份地位两个人差距太大,郭德罡根本不敢想像有这么好的事会降临到自己头上。晚上演出完后吃完夜宵都十一二点了,郭德罡一看时间,心想今晚就别去了,别去打扰侯姚文大师的休息了,就没打算去。

谁知等到大半夜,有一侯姚文的弟子给郭德罡打了一个电话,“你怎么还不来?先生这还等着你呢!”

郭德罡一听,坏了,还以为就是闹着玩呢,赶紧撒丫子就往侯姚文大师家里跑去。

一进门,郭德罡看到侯姚文拿一毛巾被盖着肚子躺在床上,郭德罡赶紧压低了嗓门,轻声说:“三叔,您没睡觉呢。”

侯姚文斜着眼,说了这么一句:“这不等着您嘛。我们干哪行都不容易,是不是?”

侯姚文和郭德罡开始东南西北地聊天。

侯姚文问郭德罡:“现在平时主要在干嘛呢?”

郭德罡说,“我就一民间闲散艺人,到处说相声唱个小曲,混口饭吃呗。”

侯姚文赶着话头,不紧不慢问了一句郭德罡:“我要收个徒了,边上有人说你挺适合做我徒弟,你愿意一块嘛?”

这可把郭德罡给惊住了,他连忙问侯姚文这是真的嘛?等看到侯姚文肯定的点头答复,他高兴坏了。

但郭德罡高兴过早了。

听闻侯姚文要收郭德罡为徒,很多人表示反对,甚至有人当面跟侯姚文说郭德罡这人如何阴险,如何欺师灭祖,专门偷他人手艺之类,把郭德罡说得一分不值。

为此侯姚文还特地致电杨知纲,问询郭德罡是不是他徒弟?得知肯定的说不是徒弟之后, 侯姚文不顾很多人的反对,当众说“我们相声队伍应该团结,给孩子一碗饭吃”。特别邀请曲艺界,相声界等多位名家和新闻媒体共同见证,正式收了郭德罡为徒,还特地为郭德罡举办了隆重的摆枝仪式。

拜师仪式上,三十一岁的郭德罡,向五十六岁的侯姚文师父,认认真真鞠着躬,敬献了鲜花。侯姚文回赠了郭德罡礼物之后,又送出四个字勉励:“好好学习。”

随后,侯姚文即席发言了一段话:“相声队伍,大家现在所熟悉能看到的相声演员,已经都在四十多岁以上。三十多岁二十多岁,有出息的,像个样儿的,将来能成角儿的,真的是很难找。”

“就郭德罡而言,三十岁出头,他会的传统相声,可能比我们有些个老同志要多得多。郭德罡的先天条件,要比我们现在一些盛名之下的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条件还要好得多。”

“今天我收了郭德罡,他作为我的徒弟,不是为了我侯姚文一个人,而是为了相声这个队伍的团结和壮大。”

郭德罡和在场众人听了侯姚文的发言,都挺感动,纷纷拍手鼓掌赞叹不已。

郭德罡因为拜师侯姚文,他在相声界就开始算有名分了,不再是孤魂野鬼了。

从此,那些诋毁郭德罡,阻止郭德罡走红的人,就有了些顾虑,不看僧面看佛面,毕竟侯姚文是相声界的大腕,相声大师,在相声界还是举足轻重的。

从此,郭德罡有了“贵人”的扶持,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