斗不过 - 如何为汉武帝强国富民 - 豆角开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斗不过

斗不过

主父偃的事,其实有不少人在看刘彻和朝廷的笑话,毕竟世族之间有些消息都是相通的,况且,在不少人的眼里,把刘彻的人变成他们的,何尝不是一种成功呢?

只是,待刘彻下诏,明明白白的昭告天下,主父偃有负圣恩,更意乱科举之制,为正法典,也为让天下知,科举的公正公平,斩主父偃及相关行贿,以及操作冒名顶替之辈。

同时,一应相关的官员因为监督不力,竟然闹出冒名顶替考试这样的恶性事件,无一人能够逃过,皆被夺其官位。

这样的惩罚,谁人看在眼里不得不承认,真是痛快呢。

大汉朝推行科举的初心是为了显示一定的公平性。既然如此,就该让天下的人都知道这回事,唯有如此,也才能杀一儆百。

与之而来还有一条公告。针对刘挽当日提出的状告之策,于各州县内设鸣冤鼓,不仅如此,但凡若是遇上官员不作为,或者有人胆敢阻拦百姓告官者,可入长安城内,刘彻已然在汉宫城前设下登闻鼓。

登闻,登高而令天下闻,刘彻显然是下定决心不会轻易放过胆敢乱大汉者。

由此也让无数人恼那惹事的人。

都知道刘挽不好惹,知道不好惹,一个个尽去惹她干嘛?

刘挽都已经放出话,谁要是敢让大汉不好过,她就一定会让对方不好过,偏一个个觉得他们聪明,他们能拿捏住刘挽。怎么样了现在?踢到铁板了吧,尝到苦头了吧。把事情闹得越来越大,越发的不可收拾,现在好了,本来刘挽提出没有落实的事儿,全都一样一样落实了。

李蔡这个丞相忙得脚底都冒烟了!

因上回他们一个个拖延不肯议事拿章程的事儿,被刘挽提议贬官,现如今刘挽都放了话,但凡他们要是不想大汉好,不乐意当大汉的官,别怪她手下无情,把他们全都干掉!

那,纵然相当的不情愿被刘挽套上枷锁,最终也不得不配合。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刘挽有没有后招,万一要是有,他们怎么办?

不得不承认的一点事实是,他们真没办法和刘挽来硬的。先前刘挽从来没有表现出这样的一个态度,他们觉得刘挽是个讲理的人,相对于讲理的人,一来二去的他们难免有些失了分寸,然后他们就迎来了刘挽一记重击。

没有人敢试刘挽会不会敢动手,毕竟,那可是要命的事,闹不好一家子绝户。

而且,因为这层顾忌,针对刘挽一次又一次的提出新的政策,刘彻落实的新政,他们都不敢吱声,生怕不小心说错了话惹怒刘彻,刘彻可跟刘挽不一样,刘挽放个狠话而已,一但刘彻动了某个念头,呵呵......

是以,各州县都开始落实击鼓鸣冤的事儿了。

刘挽尤其让人专门去落实,怎么说她这些年也不是白混的,既有心广开言论的人,也得有相应的监督的存在。诸子百家,其实刘挽这些年提拔的人不在少数,刘挽闷不吱声,也没有人知道那些人跟她有关系没关系。可是,刘彻那儿是相当的有数。

“人既然有用,更应该安排。你辛苦把人教出来,难道要放置他们生灰?”刘彻有时候的态度也是让刘挽不知如何评价才好的。

毕竟这生怕刘挽舍不得用人的样子,刘挽感慨万千。

真,刘彻这个性子,你要是在他心上,定然是这世间最好的人。

刘挽为难的将人员名单给刘彻递上去,认真无比的道:“早年我建议过父皇,权利应该分散,不宜集中。御史负责参人吧。监察的事交由别的人来负责。”

这话刘彻不是第一回听,也算见识过刘挽这番建议的好处。

这个时候刘彻想到了三省六部,三司。

“趁现在他们这些人都对你心存畏惧,按你说的办。”刘彻如此的回答,“细节处该如何落实,你的目的须达到。只要能达到你的目的,朕不会管你用的办法。”

明晃晃的放权,叫刘挽听得心惊不矣,颤声的答道:“我会遵纪守法。”

此话听得刘彻笑了!

遵纪守法这四个字对多少人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姓刘的皇氏中人。

独独一个刘挽,多少年了,刘彻从来没有见过刘挽做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她似乎并不认为自己作为大汉的公主,生而得到一些特权,自该挥霍。

“你可以不必对自己要求如此的苛刻。”是的,刘彻是真希望刘挽可以松一松,饶是刘彻过来了这些年,也曾有紧绷的时候,他能明白一直紧绷的状态有多累。

现在,刘彻认为刘挽可以适时的放松放松。

“我不敢。”但,刘挽敢吗?

她只怕自己万一真的活不过十八岁,她没能为卫家,为刘据,为刘彻,为大汉将一切的筹谋落实,她这些年岂不是都白忙活了?

不成,刘挽断不能让自己多年的心血全都白费。

不就是累了一点吗?只要将种子种下,不管她是生是死,一些事都将会影响后续,将来也可以作为卫家和刘据的保命符。

刘彻一听这话心情就不太好了。

他能不知道刘挽为何如此的着急吗?

刘挽怕那一个万一,纵然刘挽从来不在刘彻的面前显露过一丝半点的畏惧,但刘挽防的正是那一个万一。

“倘若真的无法避免,我只求父皇将来能够顾念我几分,让娘和据儿,姐姐和嘉儿,舅舅他们平安终老。”这句话是刘挽第一次说出口,刘彻稍稍一顿后毫不避讳的问起刘挽,“为父如今对你的承诺有用吗?”

一句话说到了重点,倘若刘彻的承诺是有用的,刘挽何至如此的努力,费尽心思?

“想护住他们,泰永,你得活着。”刘彻补上一句。这一刻,刘彻希望刘挽活下来,无论发生任何事情都要活下来。

刘挽一顿,她很清晰的感受到刘彻希望她活下来的真切,这么一想,证明刘挽多年的努力也并没有白费是吧。

“考题我让人又写了几份,请父皇过目。”刘挽觉得自己所追求的真不算多。而此刻的她,已经过了追寻阴阳家想方设法改命的那一刻。用不知多少人的命,改她或者霍去病的命,刘挽自问没有这个资格。

人命都只有一条,大抵是这世间唯一的公平,刘挽自问担不起别人的命,也没有那样残酷的逼迫别人舍己为她,或者为霍去病。

既如此,放手去办吧,把一切她能安排好的事情都安排好。

科举一事牵扯出来的事情越来越多,因而为了避免学子们准备不周,也为科举制度能够得到调整,保证科举的公平公正性,顺势,科举的时间定到明年开春之后,六月。

本来因为科举的时间有些紧,不少人都暗暗衡量他们来不来得及,听说时间改到明年的六月,不约而同都松一口气,这下不怕来不及。

最上方收到消息的官员们,想到他们为了阻止科举的开启,一回一回的暗中操作,当时他们之中急于出手的原因,正是因为科举推行在即。

结果现在是怎么着?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