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成
达成
并非刘挽危言耸听,而是这群人的本事极其了得。如果不是昨天刘挽把能摇的人全摇出来,未必能拿得住。
“把人一个个的送出去,你有没有想过或许还会有漏网之鱼,他们等的就是我们把人送出去。一旦这些人跑掉了,要知道各家也不是没有想过把他们全部抓起来,那么多年这些人一直不遵从他们首领的号令,在外面耀武扬威,一回又一回潇洒活着,你猜是何故?”刘挽从来不敢小看任何人对于自己的敌人,尤其是像这种让人头疼又让人无可奈何的敌人,好不容易抓住了,还是赶紧丢给能治他们的人。
张汤一个字都不敢吱了。
比起于张汤考虑的是所谓朝廷的威严,还有廷尉府的威严,刘挽考虑的是怎么把事情干得漂漂亮亮。
比起面子来,刘挽更在意的是里子。
“你素来都很务实。”刘彻不得不称赞刘挽一句。
从小到大刘挽从来不在意所谓的面子,她只要能够得利,面子不面子的半点都不需要。
“父皇不应该夸我吗?”一个不在意面子工程的人,无所谓别人怎么看待刘挽,她只要争取到利益就够了。
“就按长公主说的办。”对于刘挽球夸赞的要求,当父亲的刘彻直接无视,转头吩咐张汤。
刘挽补充上一句,“我会让各家的人帮忙从他们的嘴里问出更多相关的证据。”
张汤想到昨夜对一众人的问刑,没有一个愿意配合,偏偏张汤还不敢用刑。
要不是抓个人赃并获,只怕这些人还想把自己身上的罪名全部抹去。
“既然说了案子交给你来查,只要查清楚了,他们配合办事。”刘彻提醒刘挽不要觉得来这一趟算把事情办完了,虽然刘彻的目的并没有达到,依然希望刘挽能够遇事果决,该狠的时候就得狠。
刘挽察觉到刘彻的不满,不禁的想,难不成刘彻还想抓住她的手,让她去杀人?
不至于这么凶残吧!
“我会尽快把相关的人查个清楚。”刘挽半响没有作声,刘彻的视线落在她的身上,无声的询问刘挽在想啥?刘挽察觉到刘彻的眼神,赶紧表态。
刘彻伸手搓了刘挽的脑袋,实在没能忍住的问:“你就这么不在意自己的小命?”
这话说的,刘挽分外的冤枉。
“父皇说的哪里话,我怎么会不在乎自己的小命,我要是不在乎,我何必勤奋练功?”刘挽无奈问问刘彻,这么多年以来她的努力刘彻是看不见吗?
“既然在乎你的小命,那就把幕后的人全部给朕揪出来,一个都不许留。只要把他们全部抓出来,朕让你监斩。”刘彻恶狠狠的警告刘挽不许有丝毫怠慢。
最后的那句话让刘挽差点给他跪了。
哪怕是张汤,也不可置信地望向自家的陛下,好想问问自家陛下知道自己在说啥吗?
让一个八岁孩子去监斩,如此血腥的场面他不怕把刘挽吓出个好歹。
刘挽颤着声音想要抗议,却收获刘彻一记眼刀子,瞬间让刘挽想起了昨天刘彻说的话。要是刘挽事情办得不好,莫要怪刘彻不让她上战场。
以为自己想到法子可以逃过一劫的刘挽又闭上了嘴。
“不去见墨家的人?”一看刘挽老实,刘彻问起刘挽,难道打算这一天都待在廷尉大牢了?
“我这就出城。”刘挽此时也不想跟刘彻待在一块,谁知道下一刻刘彻又生出啥新想法。
自知刘彻最近总想着折腾他的刘挽,果断的往外跑。
“带上人。”刘彻叮嘱一声。
连被关在大牢里的人刘挽担心有人想把他们劫走,难道刘挽不担心自己出了这个门会被人动手再杀一回?
刘彻不善的目光落在刘挽的身上,刘挽赶紧解释:“我没说过不带。”
刘彻瞪了她一眼,刘挽赶紧同刘彻抱拳感谢,“谢父皇关心。”
还能打着哈哈跟刘彻玩呢,刘彻挥挥手让刘挽自忙去。
刘挽麻利的走人。
刘彻看着刘挽走远的身影,同张汤轻声吩咐道:“一定要彻查到底,任何一个人不许放过。长公主仁慈,你不要辜负朕。”
先前张汤负责办理淮南王谋反的事情时,对于那些人的做法深得刘彻之心。如今这群人既然想杀刘挽,刘彻也得让他们知道,他们胆敢目无枉法,更把刘彻这个皇帝抛之脑后,连大汉的公主都敢杀,他会让他们见识见识什么叫天子一怒。
“陛下是让臣负责处理那些该死的人?”刘挽很明显并不怎么想亲手杀人,偏偏刘彻却要把事情交给刘挽去办。刘挽的意思是不是代表了刘彻的意思?这是张汤想要弄清楚的。
“幕后主使者才是罪大恶极之人。你只要处理这些人,至于其他的就按长公主说的办。”刘彻听进了刘挽的话,认为对于一群必死的人,如果在他们死之前能利用他们达到一定的目的,不必亲自处置。
张汤听明白了。
朝堂上的人自然是交给张汤这个廷尉来处置,倒是各家的人都属于朝廷之外的人,不妨由刘挽决定该如何处置。
那也挺好的,分工明细,也让张汤心里有数。
“臣一定彻查到底,必将行刺长公主的人全都揪出来。”张汤立刻保证,刘彻起身走人。
刘挽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护卫着,终于出了城来到上林苑。
不意外各家的人都在等着她,看到她的那一刻,各家人都松了一口气,纷纷向刘挽问好之余,也表明他们的首领想见刘挽。
“请他们都来一趟,正好我们也一道商量商量昨天发生的事到底应该怎么解决。”刘挽也想见人,昨天的事多亏了他们,要不是有他们,哪能这么快把人一网打尽。
得令之后各家的人都赶紧回去,传信不一会儿的功夫,各家的首领都先后聚集到上林苑中。
“昨日多谢诸位相助。”一照面刘挽先表露自己对他们的感谢。
众人面上讪讪,实在是受之有愧。毕竟行刺刘挽的人可是他们各家的人。
“我也不跟诸位说那道外的话,我是信得过诸位的,也相信诸位没想过会发生昨夜的事情,那么也请诸位不必为了他人的错误而归到自己头上。”刘挽的确没有怪他们的意思,谁家还能没几个听话的人,要是因为他们几个不听话,从而就得搭上他们所有人的性命,那也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