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二章指令
独孤智将在鬼洞废墟发现的小女孩带回了夜郎城,虽然身边人多少都觉得那个小女孩的来历有些可疑,但也正因为她只是个小女孩,所以也并未太将她放在心上。占领了夜郎城之后,独孤智将楼兰王室从王宫中赶了出去,然后自己搬了进去,楼兰王宫摇身一变成了独孤智的行宫。与此同时,独孤智让手下人开始草拟一份布告,宣布他要接替楼兰王成为楼兰帝国新的统治者。
到了傍晚时分,独孤智带着自己最爱的妃子登上了夜郎城的南城楼。看着算不上繁华的夜郎城,独孤智忍不住感叹,“虽然夜郎城比不上十方城,但是在这里,凡事都由我说了算,不用担心尔虞我诈,不用担心勾心斗角,更不用去小心翼翼的揣度他人的心思,这才是我应该有的生活,你说呢爱妃?”
爱妃轻轻挽住独孤智的胳膊笑着回道:“只要能与殿下在一起,过什么样的生活我都愿意。只是殿下,您有想好如何去面对父皇了吗?”
提到独孤庸,刚刚还一脸轻松喜悦的独孤智瞬间表情严肃了起来,他深深的叹了口气说道:“事已至此,也只能实话实说了。我带领青羽军千里迢迢来到楼兰,为的就是不想再卷入兄弟们的权位之争,如果父皇能够明白我的用意,他就不会责怪我的决定。相反,如果他不能明白的话,我解释再多也没有用。”
“嗯,我觉得圣主应该能理解殿下,要真是说起来,几位殿下们目前的局面也都是圣主一手促成的。不过殿下,您会后悔吗?相比与在这荒漠中的小国说一不二,唐华的圣主之位才真的是九五之尊。”
独孤智笑了笑了,摇摇头说:“什么是真的九五之尊?什么又是假的九五之尊?不过都是人的欲望大小罢了。再者,我就算留在唐华,又如何能争的过那几个兄弟?尤其是老八和老十,不仅手握重兵,背后还有其他庞大势力的支持,我与他们去争皇位,只能是以卵击石。所以啊,与其殊死一搏,不如安稳一些,在这楼兰小国做个土皇帝,不也挺好?”
“殿下能这么想就好,我也觉得这楼兰小国挺好,虽然烈日灼人,还经常有风沙扰人,但是大漠孤烟也是别有一番风味。”
在夜郎城,独孤智算是从唐华皇位之争的乱流中顺利脱身,但是在唐华的帝都十方城,其他的皇子们依然处在乱流之中,并且因为独孤庸的突然性情大变,导致乱流的形势反而更加的不明朗起来。
此前,独孤庸将在外的皇子们全部召集回了帝都,除了畏罪自杀的六皇子独孤凯和带兵远走楼兰的三皇子独孤智之外,其他的皇子们都回到了十方城。但是回到十方城之后,独孤庸却又不急着见众皇子,只是让他们在帝都待着,不允许离开。皇子们忐忑不安的想要打探独孤庸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但是谁也打探不出来,只能心中七上八下的在帝都中等着独孤庸的召见。
终于,等到几乎望眼欲穿的时候,独孤庸将所有的皇子召进了王宫。
在唐华王宫的泰升殿中,大皇子独孤复,二皇子独孤启,四皇子独孤易,五皇子独孤优,七皇子独孤尚,八皇子独孤晗,十皇子独孤星早早的侯在了殿中。虽然他们是同父异母的亲兄弟,但是彼时却显得格外陌生,谁也不跟谁说话,甚至连眼神的交流都没有。整个泰升殿中气氛紧张严肃,空气中似乎都能听到众人的心跳声。
过了一会,独孤庸缓缓的走进了殿中,除了他之外,一道前来的还有首辅参政大臣索伦,军部大臣齐白,以及其他几位参政大臣。可以说,唐华阶级金字塔的顶端全部集聚在此。
皇子们一看这架势便明白今日肯定会有大事要发生,所以众人更加小心谨慎,齐刷刷的看向了已经落座的独孤庸。
独孤庸看了看自己的儿子们,又看了看堂下的大臣们,忽然拍拍手,随后仆人们便拿着椅子走了进来,独孤庸对众人说:“今天我们坐下来议议国事,议议家事。有话直说百无禁忌。”
皇子与大臣们纷纷谢恩,然后也都一一落座。不过因为泰升殿中的气氛过于紧张严肃,所以坐着总感觉怪怪的浑身不自在,还不如站着舒服,可既然是独孤庸赐的座,众人又不敢说不坐,只能先硬着头皮。
等众人都坐好后,独孤庸对索伦说:“索大人,咱们先来聊聊国事吧。你将我此前决定好的几份旨令念给大伙听听,看看有没有不一样的看法。”
索伦站起身来,从袖子中拿出几道旨令,然后打开了第一道念了起来。
独孤庸的第一道旨令是册封大周远征军的韩轩为青州的军政总理大臣,统管青州的军政要务,青州的所有大小官员均受他节制。同时调拨军费万两,让其在青州扩充军队做好准备,待唐华大军集结完毕,与唐华大军前后夹击清剿黑莲教乱贼。
索伦的话音刚落,大殿上便议论开来,事先毫不知情的皇子们更是一脸诧异。独孤庸眯着眼睛听着他们议论了片刻,然后开口说道:“有什么话就直接说出来,不要私下嘀嘀咕咕。老八,你说说你的看法。”
八皇子独孤晗站出来说道:“父皇,我有些不明白,那韩轩是大周远征军的将领,是大周的人。您为何要册封他为青州的军政总理大臣呢?”
“大周是我们唐华的宗主之国,说起来也是同根同源。并且也没有人规定说大周的将领不能担任我们唐华的官职啊?”
“呃,话虽如此,可是父皇,这样一来岂不是相当于将青州让给了大周?”
“让给大周?如果韩轩接受了我唐华的册封,又领了我唐华的俸禄,那他不也是我们唐华的官员?而由我们唐华官员管辖的地方怎么会是大周的领土呢?”
独孤庸玩起了文字游戏,让皇子们心中的疑惑更加难解,独孤晗没再说话,四皇子独孤易站出来说道。
“父皇,眼下青州关在黑莲教乱贼的控制之下,就算您要册封韩轩,那您的旨令恐怕也传不过去吧?另外青州的战况本身就不明朗,也许那大周的远征军早就被南越联军给击溃了。”
“无需多虑,东海的南越联军已经被韩轩给赶回了东海。”
南越联军已经被赶回了东海?皇子们再次感到诧异。他们诧异的倒不是大周远征军能击退南越联军,而是诧异独孤庸怎么知道的?
独孤庸看了看惊愕中的皇子们,意味深长的问道:“怎么?你们是不是觉得很奇怪?为什么我在帝都之中却能知晓青州的战况?”
众皇子们当然想知道为什么,但是谁都没有追问下去,只是感到眼前高高在上的独孤庸突然陌生的可怕,而独孤庸也没打算继续说下去。他让索伦继续念第二道旨令。
第二道旨令是任命黑羽军的神羽将军赫君山为临时大元帅,统管西南前线的黑羽军,绿羽军和白羽军,并且命令三军一鼓作气尽快收复西南诸城。同时,对大元帝国发出警告,如若继续负隅抵抗拒不退兵,那么唐华将会对大元帝国全面宣战,届时所有的后果都要由大元帝国自己承担。
下令大军继续进攻收复西南并不让人意外,作为一国之君,换成谁都不可能容忍自己在任时割让领土,背负耻辱。但是任命赫君山为三军统帅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之外,尤其是十皇子独孤星,更是内心狂跳,忍不住浮想联翩。要知道赫君山可是他的外公,独孤庸将大军交到了他外公的手里,难道说是在预示着什么?
独孤庸看着脸上努力保持平静的独孤星问道:“老十,你觉得有没有问题?”
独孤星回道:“回禀父皇,我觉得没有问题。赫将军忠心耿耿,能征善战,由他统领三军,必能很快收复西南诸城。”
“嗯”,独孤庸点点头,又看向了八皇子独孤晗,“老八你觉得呢?”
独孤晗稍稍有所迟疑,但很快便笑着说:“我也觉得没有问题,赫将军久经沙场,智勇双全,大军交到他的手里,父皇大可放心。”
“父皇,我觉得有些不妥。”,这时五皇子独孤优站了出来表示不认同,他说:“赫将军虽然能征善战,但是如若西南三军都由他一人去统领,恐怕日后会有拥兵自重的风险。据我所知,绿羽军的神羽将军本身就是赫将军的生死之交,再加上白羽军的神羽将军丁国章死后一直没有继任者,所以拥兵自重的风险就更大了。”
独孤星冷哼了一声,“五哥,西南正是用兵之时,将士们为了收复我唐华的河山流血牺牲,这个时候如果有人还担心他们日后会拥兵自重,就不怕叫人寒心?”
独孤优满不在乎,“我只是有一说一,而且你敢说就没有这种可能?十弟可否敢为你的外公做担保?”
“有何不敢?如果我的外公日后拥兵自重,我愿意第一个带兵前去讨伐!”
“你去带兵讨伐?怕不是去借机汇合吧?”
“荒谬!你这分明是在扰乱人心!”
眼瞅着老五和老十就要剑拔弩张,独孤庸赶紧喝止二人:“吵什么吵?做兄长的没有兄长的气度,做弟弟的没有弟弟的谦尊,我以后怎么将唐华的江山放心的交给你们?老四,我记得你手下有一员大将叫海兀?”
“回父皇,我的账下确有一名叫海兀的将领。此前大周的事情就是由他配合我处理的。”
“嗯,大周一事你们处理的很好,我很满意。我觉得海兀堪当大用,这样,即刻让海兀前往西南,由他担任总监军,协助赫老将军指挥西南战事。”
不用想,独孤庸的决定一出,殿中众人又是一片哗然,大家都在心里揣测独孤庸的用意,虽然都能想到些什么,但是又都觉得所想到的可能太简单,独孤庸应该还有更深的用意藏在其中。
两道指令宣读完毕后,索伦本来应该接着念第三道旨令,可这个时候独孤庸却突然脸色一变对众人说道:“今日早早的就将你们叫来了,又议了这么久了,想必你们都有些累了吧?我已经让人备好酒水点心,我们休息片刻之后再接着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