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名家解读古典名著:世情讽喻小说下》(7) - 名家解读古典名著系列 - 侯忠义 - 其他小说 - 30读书

第六十二章《名家解读古典名著:世情讽喻小说下》(7)

解读天花藏主人的小说(2)六来来去去谁作合

——莫名其妙的《画图缘》

《画图缘》写的是花天荷与柳蓝玉的婚姻故事。在这个故事中,看不到绵绵的情丝,只有天作之合。所以,天花藏主人在序中说:“缘者何?天漠然而付,人漠然而受者也。”全书的结局诗中也说道:

功名自古在于天,

婚好何曾得自专。

似引似牵来柳宅,

不邀不速到花田。

庞儿相似无容辨,

名姓挪移别有权。

去去来来谁作合?

至今传作画图缘。

这首结局诗,无非是说“富贵有命,婚姻天定”的意思,但其中的“来柳宅”和“到花田”却是书里的两个重要情节,不了解故事是难以明白的。至于“庞儿相似”和“名姓挪移”则又是小说家对奇中奇和错中错的巧妙运用。且看故事梗概:

浙江温州秀才花天荷,“生得面如冠玉,秀比朝霞”,“皎皎如一团白雪”,“霭霭见满面春风”,一表俊美的文人风度,却又“别具一种昂藏英勇之力,徒手三五十人不敢近”,是文武全才。某日游天台山,遇一仙翁,赐给画图两册,并告诉他:“熟读之,功名婚姻俱可随意。”原来这两幅画册,一是两广山川图,详注有各山寨山贼姓名;一是园林景色,楼阁亭台、曲栏池塘,富丽幽雅。花天荷不解其意。

这时,两广地区山贼作乱,四出扰民,十分猖獗。朝廷屡次派兵征剿,兵来散去,兵去又来,无法剿除。皇帝发出招贤榜,招募能人,平定两广山贼。花天荷得到仙赐画图的启示,揭了皇榜,到广东任桑总兵的监军。这位桑总兵,怯敌怕战,又因手下多妒才忌贤之人,天天吹冷风,说花天荷“狂言误国,不可轻信”。于是这位抱着平贼立功热诚而来的才子,见总兵不肯重用,遂留下一个手本,不辞而别。

花天荷旅途中遇到一所园林——这就是前引结局诗中说的“似引似牵来柳宅”。风光秀丽,景色怡人,那亭台楼阁、池塘曲栏,和图中所画的一般无二,引起了花天荷的好奇之心。询问老家人,始知这处园林的主人姓柳名青云。柳青云父亲早逝,家中有钱无势,县里的一个赖秀才欲与他结交,被他拒绝,这赖秀才就串通皮秀才诬告陷害他,他只好出外躲避。花天荷出于义愤,到县衙替柳青云辩解,县官看在他身为监军的面子上,免了柳青云的罪名,又亲手教训了害人欺良的秀才们。赖、皮二秀才不服,又要告到府里,说花天荷“假冒监军”,恰好桑总兵派来追请花天荷的军官马岳到了。知府教训了闹事的秀才们,花天荷告别了知府,随着马岳回广州去了。

柳青云家中,只有母亲杨氏和姐姐蓝玉,她们得知诬告的罪案已经都销了,十分感激这位仗义相助的花天荷。柳青云回家后不顾路途遥远,亲自到广州见花天荷,面谢相救之恩。花天荷见了柳青云,亲如手足兄弟,天天形影不离地游山玩水。某日,同游花田,花天荷临时被桑总兵请去,只柳青云一人闲游,无意中遇见了赵参将之女赵小姐,两人一见钟情。柳青云情不自禁,请花天荷协助,寻访美人是谁家闺秀,并请他做媒。赵小姐思念花田相遇的公子,病得饭不吃水不喝。赵参将弄清了小姐的病根,猜想此人必定是花天荷,便请马岳为媒,向花天荷求亲。花天荷一口答应,并设计弄到了柳青云的生辰八字和他家的珍玩玉器,和赵小姐订了婚——这就是前引的结局诗中那句“不邀不速到花田”的故事。

桑总兵虽把花天荷重新请回,仍是不肯重用,花天荷又留下一个不辞而别的字条,到柳青云家中去了。这一次来到柳宅,和上次大不相同,柳家待如上宾,情同一家人。柳青云对花天荷说,他的一位表姐蓝玉住在他家,生得面貌与他相似,才情高他十倍,自愿做媒,嫁给花天荷。花天荷一则因为有画图暗示,一则听说长相和美少年柳青云相似,遂以仙翁送给他的图画册为聘礼,订下了亲事,回家乡省亲去了。

柳蓝玉每天在精心研究花天荷那本两广山川图,对各寨山贼情况了如指掌。恰在这时,广东又有“青削天”和“花皮豹”两股山赃作乱。钦差夏按院亲自写信,派马岳去请花天荷,可是花天荷已经回浙江。柳蓝玉和柳青云商议,假称花天荷临去时料知广东必有人来,曾留下一个柬帖,内有破山贼之计,同时由蓝玉依据两广山川图,制订了一份破“青削天”和“花皮豹”的计划,交由马岳带回。夏钦差见了柬帖,十分惊奇,按计进兵,果然大获全胜,连夜奏请皇上封花天荷为两广总兵之职。

接着,花天荷和柳青云都在各自的省城中了举人。柳青云到浙江,邀花天荷一同进京考试。两人正准备启程,任命花天荷为两广总兵的喜报传来。花天荷不胜惊疑,柳青云讲出了他的未婚夫人蓝玉小姐用计的缘由。花天荷听了,十分敬佩未来的夫人。因花天荷已无意进京会试,柳青云即辞别花天荷,独自赴京,考中了二甲进士。花天荷到广东赴任,先到柳家,与柳蓝玉成亲;柳青云考中进士后“不候选官”;也赶回家乡,随姐姐和姐丈同到广东,娶了花田相遇的赵小姐;花天荷得到了赫赫显要的大官,娶到了才美兼全的娇妻,心满意足,全面出兵进攻山寨。一面招抚,一面围剿,软硬兼施,剿抚并举,各寨降的降,破的破,一举肃清。圣旨下来,进封花天荷为大勋侯;柳青云进京选了兵部主事,因要与花天荷朝夕来往,遂谋升了广东知府。正当受降庆功之时,授与花天荷画图的那位白须老人又来了,花天荷跟随他进入一座小庙,才发现他是汉代名将马援的神灵。于是重修庙宇,另塑金身,感激神灵。

《画图缘》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也没有多少大的波折起伏,但是这部小说和同期的作品相比,有两点明显的不同:其一是对话多,作者注意到把人物放到日常生活中的待人接物的场景中去描写,这在小说创作上应视为发展前进的迹象。其二是追求大情节中的小情趣,增加了故事中的戏剧色彩。如花天荷到柳府去准备迎亲结婚的描述——花天荷荣任两广总兵了,他不急着去上任,却急着去迎亲。到了柳家,柳青云在京中尚未归来,他便急着问家人、问书童,向杨夫人暗示迎亲的意图。蓝玉小姐以为,花天荷这般举动,可能是“情欲过重”,必然“饥不择食”。于是母女设计,由一名不俊美的丫鬟垂丝假扮小姐,由书童引花天荷去偷看。只这一看,花天荷变卦了,立即要辞别杨夫人到广东上任,说军情紧急,不能耽搁,并且又要索取当日用来作聘礼的两本画册,说这是作战必用之物,不能离身。杨夫人劝他,留他,他只是不肯。柳青云回来了,立即要给花天荷操办婚事,而花天荷对此却十分冷淡,推说平贼事大,要先赴任,再议婚事。柳青云不知花天荷为什么忽冷忽热,一问母亲方知缘由,于是母子姐弟又设一计,由小姐当面退回画册。花天荷面对着和柳青云面貌相似的蓝玉小姐,听她慷慨陈词。她对花天荷索取画册行为的批评和揭露,使花天荷无地自容;她的美貌又使他情不自禁,他立即改口说不取画册了。

作者巧妙地运用自相矛盾的对话去描写人物的心理。如写花天荷错把丫鬟当作小姐,有意退婚,就去向杨夫人索回画册:

花天荷道:“小侄当日以此册订婚者,以为婚后册自归也。不期今日不及结亲而匆匆欲行,册又为此行不可少,故求老伯母权宜借出,容到任后别行聘也。若淑女多疑,再看机要亦可也。”(第十三回)

而当他看见了蓝玉原来是一位绝代佳人以后,则又另换了一种口吻:

“这册子如今取不得了。”杨夫人道:“此册乃花爷军中必需之物,故再三欲取去。今既侥幸取出,为何又说取不得?”花天荷道:“……彼此既忝在至亲,以心相信,何妨借出以应一时之急,故小侄敢大胆求老伯母周旋。不期闻淑女之言,似不察鄙衷,而有见责之意,则小侄安敢复取,以作名教之罪人。尚望老伯母垂慈送入,无负前盟。”(第十三回)

花天荷反悔了,告饶求情了。节外生枝的故事至此可以结束,让他们拜堂成亲了。可是作者偏不肯,又旁添出花天荷怀疑所见美人是由柳青云假扮的插曲,又安排第二次和小姐见面的情节:

花天荷亲手扯着柳青云来到杨夫人堂中,柳青云装作要去请小姐,花天荷急忙拦住,由丫鬟去通报。及至小姐出来了,那日楼头见到的“小姐”也在侍女列中,花天荷这才“心下又惊又喜,又追悔从前误事,慌忙立起身来,连连打躬施礼请罪”。

这种描写虽是运用“人造误会法”,但入情入理,不仅增加了可读性,而且对于人物心态、性格的刻画,也有着返璞归真的作用——虽然这种误会不大可能是生活中的真实,但人物的情感和心态却是真实的人心人情。

在众多的理想派小说中,《画图缘》属于写作艺术技巧上升、思想水平下降这一类型的:艺术技巧之上升,如上略有所述;思想内容之下降,则主要表现在情人无情上——花天荷与柳蓝玉的婚事是全书的主题,但他们之间只不过是撮合,没有真正的爱情。这不仅不能与《定情人》相比,和《两交婚》等也难以并提。靠侥幸意外立功升官,靠天作之合娶得美妻,作者的理想已经流入幻想了。

七天台有路接蓝桥

——忠贞不渝的《定情人》

该书全称是《新镌绣像秘本定情人》,十六回,未署作者名号,序署“素政堂主人题于天花藏”。

天花藏主人诸书的序,都署名为“天花藏主人题于素政堂”,唯有《定情人》的序署“素政堂主人题于天花藏”,由此我们得知,天花藏主人又号素政堂主人。天花藏是编书存书的地方,好像现代的编辑部,彩虹桥上客曾在这里为《后水浒传》题过序;素政堂是主人的住处或书房。

天花藏主人有关爱情与婚姻的小说,虽有一个大体雷同的结构形式——一见钟情,拨乱离散,及第团圆,但各书又各有侧重,所以也各有特点。《定情人》的特点是:在婚姻大事上,不对心意不定情;定情之后,海枯石烂心不变。

故事所述,是四川成都府双流县的一位宦家子弟,姓双名星,父亲曾任礼部侍郎,早亡,由母亲抚养着双星兄弟成人。

这双星天资颖异,聪明过人,十五岁就考中了秀才;更加姿容秀美,一表人材,乡县有女儿的人家,都争着托媒求亲,但都被双星婉言谢绝了。老母盼子成婚心切,双星则坚持要娶一位可心满意的妻子,于是母子商议,双星到江浙一带去游学,顺路访求可心之人。

双星由仆人青云、野鹤伴随,来到了浙江绍兴府,闲游时遇见了退休归里的少师江章。这江章原是双星父亲的好友,当年在京时曾过继双星为义子,已经隔断音信十多年了。意外的相逢,大家格外高兴,双星便在江章家中住下。

这江章膝下无儿,只有一女名蕊珠,才多貌美,很多缙绅人家前来求婚,江章没选着一位可心中意的,发誓要选择一位才貌抵得上小姐的佳婿,招进门来,算做半个儿子。这一天,江蕊珠小姐闲来无事,作了一首《赋得似曾相识燕归来》的诗——这个题目就寓着双星到江家似乎和小姐的婚姻有关的意思。自己觉得很满意,就拿去给母亲看。恰巧这时双星也在场,看了这首七言律诗,赞不绝口,遂提笔和了一首。蕊珠小姐接过来一看,写的是:

经年不见宛龙潜,

今日乘时重入帘。

他主我宾俱莫问,

非亲即故又何嫌。

高飞欲傍拂云栋,

低舞思依浣古檐。

只恐呢喃惊好梦,

新愁旧恨为侬添。

江小姐住在拂云楼,书房名叫浣古轩,而双星的这首诗,把自己比做燕子,诗中的“欲傍拂云栋”“思依浣古檐”等句,寓有求婚的意思。江小姐接过诗来,看了一遍又一遍,心中觉得这“拂云、浣古等句,拖泥带水,词外有情”,明白了双星的意思。从此,两人心心相印。

小姐身边有两个丫鬟,一个叫彩云,一个叫若霞。有一天双星向若霞询问小姐的一些生活细事,若霞无意中说出了一句“先做了女婿可以当儿子,先当了儿子就不能做女婿了”。只这一句话,触动了双星的心事,一下子愁病了,请医吃药,半点无效。彩云细心,探明了双星的病根,动员小姐私自去会见双星,当面订了婚约,双星的病立刻好得利利索索。

正在这时,双星的母亲来信,叫儿子赶紧回四川参加秋试。双星舍不得离开,但江章也劝他回乡求取功名。临行时,江章告诉双星,把蕊珠小姐许他为妻,希望他能考取功名后早日来完婚。于是双星心中的一块石头落了地,高高兴兴地回四川去了。

双星刚刚走,江家出了一桩翻天覆地的大事:有一位世袭侯爵的贵公子姓赫名炎,听说江小姐才美过人,请莫知府做媒提亲。江章谢绝了,但赫公子怀恨在心。恰巧这时东宫皇太子选妃子,差出内臣太监到江浙一带选美女。赫公子使钱买通了姚太监,借着皇帝的名义,强逼着江章交出了女儿。

江蕊珠小姐辞别父母离家时,要求父母收彩云为义女,代替自己尽孝。父母应允了。她又要求彩云代替她去实践她和双星的婚约,彩云也应允下了。江蕊珠留下一封给双星的亲笔信,便随着姚太监的官船进京去了。船到天津,就要走旱路,江小姐趁着夜黑人静,投身于大江的滔滔清流中。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