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尾声 承安帝与林后鹣鲽情深相携一世 - 王妃她总想篡位 - 喝咖啡安眠 - 纯爱同人小说 - 30读书

第114章 尾声 承安帝与林后鹣鲽情深相携一世

一月后,皇长子满月,魏麟在宫中设宴宴请群臣。

右相府内,右相刘稳山从宫中回府时天色已经有些暗了,在吩咐管家备些醒酒汤后便先行回了房中。

片刻,有人敲开了房门,刘稳山本以为是丫鬟来送醒酒汤了,不曾想竟是刘长空亲自端着小碗走了进来。

刘稳山放下手中的书卷询问道:“长空,今日事杂,你怎么这么早就出宫了?”

刘长空将汤碗递给他爹,“爹,儿子有事想与您说。”

刘稳山接过醒酒汤边喝边道:“何事?你说。”

刘长空突然撤后一步在刘稳山面前跪下,“爹,孩儿不孝,这一事还望您成全。”

刘稳山一惊,醒酒汤也不喝了,“发生何事了?”

刘长空道:“爹,您今日可有见到小皇子?”

刘稳山不明所以,“见到了。”

刘长空重重磕了个头,“爹,他是您的亲孙儿。”

“!”刘稳山整个人都被这个消息震得摇了一下,半晌方颤巍巍问道,“长空,这可容不得玩笑,你再说一遍!”

刘长空抬头看向他爹,“爹,那是您的孙儿,刘家的亲血脉。”

“啪――”刘稳山将手边还剩下的半碗醒酒汤重重地砸在了刘长空身上,“逆子!逆子!你叫我如何去见太后,百年之后又如何去见先帝!”

刘长空被尚有些烫手的汤砸在身上也没有动,只望着他爹,开口请求道:“爹,您可知陛下后宫充盈,为何这么多年一直子嗣单薄?因为陛下在生育方面有问题!”刘长空边从怀中取出一份文书,双手递给他爹,“爹,这是王太医告老还乡前留下的文书。”

刘稳山接过那张文书,刘长空继续道:“当初王太医委婉告知陛下此事,却惹得陛下大怒,差点被抄了家,此后王太医便也不敢再言,只是他告老还乡前还是留下了这一份东西。”

刘稳山看完后,面上的表情稍稍缓和了一些,不过依旧有些怒意,“这也不是你、你私通后妃的原因呀。”

刘长空情真意切,“爹,儿子与婉柔乃是真心相爱,您要成全儿子啊!”

“你!”刘稳山压低声音,“你这是欺君罔上,是要杀头的大罪,你叫我如何成全你!”

刘长空继续道:“爹,您想想您的孙儿,他会是陛下唯一的子嗣,我这也是为了陛下与他的江山着想啊,您是陛下的舅父,这天下日后给您的孙儿,总比落入他人手中强。”

良久的沉默过后,刘稳山沉重地摆了摆手,“你先出去,容我再想一想。”

数日后的某个清晨,安公公如常进入寝宫去唤魏麟起身准备早朝。

昨夜魏麟身子有些不爽快,吃了服安神的药物便早早在寝宫歇下了,连妃嫔都未传唤。

安公公走进内室,隔着床帘唤道:“陛下,该起身了。”

数声过后,床帘内没有任何动静,安公公小心翼翼地掀开床帘,“陛下,陛下……”

安公公走近查看,然而这一看他直接被吓得跌坐在了地上,他紧盯着床上面容发白嘴唇发紫毫无生气的人,终是惊叫出了声:“来人啊!来人啊!快传太医!传太医!”

很快,听到响动的刘长空推门走了进来,一眼瞧见跌坐在地上的安公公,似是明白了什么,立刻跨步上前,缓缓伸手探了探床上之人的鼻息,随后开口下结论道:“陛下驾崩了。”

不待安公公反应,刘长空已经迅速安排了几十名大内侍卫牢牢守住了这座寝宫,并交待道:“除了徐太医,不准任何人进来。”

此时正值早朝,文武百官皆聚于前殿,左右等不到魏麟甚至连宣旨的太监也未见,一时间大殿之中交头接耳颇为嘈杂。

忽而殿外传来一阵整齐的脚步声,下一瞬百余名大内侍卫将大殿团团围住,或者说是将大殿内的百官团团围住,紧接着刘云大步走进殿内朝百官之首的诚王以及两位相国道:“事发突然,烦请三位大人随属下走一趟。”

左相下意识地看了看身旁二人,只见魏濯目光平视着前方神色如常,而刘稳山皱着眉头表情有些复杂,杜怀瑾心头一惊,心中隐隐有了某种猜测。

刘云又朝其余众人抱拳道:“各位大人,在收到消息之前还请在此稍作休息,切勿离开此殿中。”

此时的烟雨楼中,林芷一身利落的衣裙端坐在三楼,她看着楼外街道上一如平日般忙碌热闹的情形,淡定喝着茶水,很快,一阵马蹄声打破了这份平静。

同一时刻江闻白走进了房间,“王妃,孙鸿广调来的驻军已到城下。”

林芷问道:“皇城军那边如何了?”

江闻白道:“孙鸿广那边的先行队伍已至北郊军营外。”

“你去军营,按计划行事。”林芷起身,“我与方神医这就入宫去。”

魏麟寝宫外,刘长空佩剑而立,面容沉静,身后的寝宫大门紧闭,数名护卫立在门外。

刘长空见三人来了,示意侍卫打开了宫门,并道:“方才一早,安公公来唤陛下起身时,发现陛下似乎已没了气息,现在徐太医在里面。”

三人走进殿内,只见安公公与徐太医皆跪在床前,面容悲痛,安公公甚至已经忍不住在哭了起来。

杜怀瑾见状开口问徐太医道:“陛下究竟是何缘故……”

徐太医的声音有些颤抖,“陛下这几年气血一直有些亏损,许是近来太过操劳方会、会突发疾病而亡……”

大殿内的群臣怎么都没想到,这片刻的等待后等来的竟是陛下驾崩的消息,一时间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须臾方有人开口:“陛下可留有遗诏……”

刘长空道:“礼部苏尚书与赵太常已在陛下寝宫内找到陛下手书一份。”说着抬手示意一旁的安公公宣读。

许是尚未从魏麟的暴毙中缓过神来,安公公的声音尚有些不平稳,但他还是如刘长空所言展开了那份手书。

“朕自即位以来,子嗣不丰,今获皇长子,乃天赐,心中甚是欢喜,亦觉后继有人矣。”安公公的声音在安静的大殿中回荡,“朕近来多觉身体不力,心中颇有不安,特此手书以作信言,如万一,皇长子乃朕之独子,尚年幼,朝中之事由左右二相辅佐,御前侍卫刘长空侍奉御前多年,深得朕心,可为太傅,以教导皇子成人立命……”

随着安公公的声音渐落,众人的目光皆望向了二位相国与刘长空。

此时在皇城北郊的上空炸开了一簇信号烟花,刘云在百官身后悄悄给刘长空使了个眼色,刘长空了然,在众人尚且错愕的目光中上前一步,“微臣谨遵先帝遗诏。”

“慢着。”就在刘长空伸手欲接过那份薄薄的手书之时,魏濯的声音响起,“陛下正值壮年忽而暴毙,此间原由尚未查明,便以这一份不知真假的手书作遗诏,可是将这满朝文武都视作无物,将这朝堂视作了自己的一言堂?”

魏濯面容冷峻,声音不怒自威,他这短短一言也到处了在场百官的疑虑,一时间整个大殿再次响起了议论之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