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025(二更)
在赵明锦的记忆中,从小到大还没有人用这种语气同她说过话。
很轻,很柔,又带着一种让她全然陌生的情愫。
叶濯的话就如一根细小的羽毛擦过她心头最柔软的位置,让那里跟着颤了颤。颤过之后,又莫名升腾起一股暖流。
定是夏日炎炎,连人都变得有些燥了。她暗自深吸几口气,将心口的躁动压下。
与叶濯一同上了马车后,车轮滚滚,车声辘辘。马车摇晃间,车帘被风吹起了一条缝隙。
就着那条缝隙,赵明锦看到了从宫门中走出来的永昌侯。
身形萧索,步履蹒跚,走得既缓慢又沉重。
她不由转了思绪:“费尽心机救下来的儿子,结果还是死了,抛开其它不说,永昌侯也是个可怜的,”说罢又慨叹一声,“所以这人啊,千万不能做错事。”
叶濯不知想到了什么,忽然道:“若将来我做了错事,阿锦可还会来宫中救我。”
“什么样的错事?”
“死罪,株连九族。”
“皇上也在你的九族之内,”见他抿唇不说话,只看着她,显然是想要一个答案,赵明锦清咳一声,“株连九族的大罪,我那一片金叶子只够救自己的,救不了你。到时我就向皇上求个恩典,写封和离书给你。”
看她说的认真,叶濯也不恼,还莫名勾了唇角,恍似心情不错。
“看来为了不与阿锦和离,本王也得做个好人。”
“……王爷能有此等觉悟,再好不过。”
说到此间,马车已入了集市,车外人声纷乱嘈杂,间或夹杂着“世子”、“谢家姑娘”这样的字眼,赵明锦不由撩开车帘,凝神细听。
一个提篮子的妇人道:“……我听说受辱的正是那谢家姑娘。”
另有两个妇人相视而笑:“你这都是前几日的旧说辞了,近两日没去茶楼听书么?近来茶楼讲了个新故事,是一位姑娘智斗……”
正到关键处,景毅已驾着马车走远了,那声音渐渐被集市喧闹的吆喝声盖过,再听不见分毫。
赵明锦有些坐不住:“我还有事,就不随王爷回府了。”
说完也没等叶濯应声,直接起身钻了出去,景毅下意识地勒马,不过在马车停稳前,她的身影已经隐入了集市的百姓间。
回到瓜摊前,方才的三位妇人仍在。
“那姑娘不仅伤了歹人,保全了名节,最后还襄助官府,将歹人绳之以法了!”
提篮子的妇人听到这里,不由拍掌称快:“待哪日得了闲,定要去茶楼仔细听一听,不过这事与谢家姑娘有何干系?”
“这还不明白?说书人口中的云儿姑娘,指的就是谢家姑娘,至于那歹人……”
说话之人声音一顿,其他两人颇为默契地凑近了一些:“那歹人就是永昌侯世子,据说永昌侯为了救儿子,把先皇御赐的免死金牌都拿出来了,当今圣上最是重情义,只能赦免了那世子的罪过。”
“如此一来谢家岂不是吃了哑巴亏?”
“倒也不尽然,”又一妇人分析道:“之前说书人讲的都是胜宁将军与北泽皇子云山一战,可是一夜之间,又全换成了这个,你们说这是巧合?”
赵明锦站在她们身后,双臂环胸,拧眉沉思。
世间哪有那么多巧合,况且故事编的如此想尽,且细节都对得上,只能说明是有人刻意为之。
看来除了她以外,瞧不惯这案子结果的大有人在。
提篮子的妇人了悟一般地点点头:“不过谢家姑娘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何时这么厉害了。”
“谢姑娘是谁,那可是胜宁将军的手帕交!胜宁将军一身功夫无人能敌,谢姑娘能一点儿不会?将军教给她些皮毛,就足够应付歹人了!”
赵明锦深以为然:“说得有理。”
三个妇人声色一顿,而后一同回身:“是胜宁将军!竟然是赵将军!”
顶着她们既崇拜又惊喜的目光,赵明锦扬唇笑开,朗声道:“谢姑娘确如说书人所说,英勇无畏,智计无双。我等女子虽身轻体弱,却不见得就会输给男子!无论身处何时何地,有多艰难险阻,唯有不认命,才能为自己拼出一条路来。”
“将军说的是!”
市集的百姓越聚越多,将她围在了中央。
“诸位,谢姑娘为歹人所掳,非她所愿,但她以一己之力对抗歹人,护自己全身而退,这等气魄与胆识,便是本将亦要赞上一声好,”她双手抱拳,向众百姓拱手,“于公,谢姑娘助刑部擒获歹人,让京城女子免遭他人觊觎;于私,谢姑娘乃本将挚友,本将不愿见她含冤受屈,遭人非议。”
“谢姑娘智勇双全,谁敢说她一句不是,我们第一个不同意!”
“对,不同意!”
赵明锦肃下神色,向众人躬身一拜:“如此,本将便先谢过诸位!”
过了许久,聚集的百姓才逐渐散去,她调转脚步准备回府,却在转身之后,于来往百姓之间,迎上了叶濯的目光。
叶濯就站在不远处,像是在看她,又像是透过她在看其他的什么,总之神思飘渺,连她走近了都没有发现。
“站在市集上发呆,王爷可算是古今第一人。”
叶濯回过神来,垂眸看向她:“不是发呆,是想起了些往事。”
“有趣的往事?”
他淡嗯一声:“还有一个有趣的人。”
赵明锦目光在他脸上一转,只觉他说到这个人的时候,眼角眉梢染了许多俗世的烟火气,人也似被拉进了三千红尘间。
看来这个人,于他来说非同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