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南评宫的善举
而在酆都城,白娘娘正焦急地等待着大人的接见。她手中的药品已经所剩无几,她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帮助那些新来的鬼魂。
大人终于接见了她,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白娘娘,你来有何事?”
白娘娘急忙说:“大人,药品不足,我们需要更多的资源来帮助新魂。”
小阎王的眉头紧锁,他的目光在白娘娘和鬼差们之间徘徊,心中充满了疑惑和不安。白娘娘的话似乎隐藏着深意,让他难以捉摸。他再次叹出一口浊气,仿佛要将心中的沉重一并吐出。
这时,白游巡使的身影在中庭出现,他的脚边还有腾云飘散,身边跟着八个鬼差,每个鬼差都扛着扁担,扁担的两端挂着两筐满满的物资。
小阎王见状,立刻跳下椅子,三步并作两步地跑过去,他的眼神中充满了好奇和期待。
白游巡使和鬼差们见到小阎王,纷纷作揖行礼,表示尊敬。白游巡使的声音洪亮而清晰,他说道:“大人,这些是花娘大人准备的物资,花娘大人说后续还会有,请大人不要着急。”
小阎王点点头,他的目光落在那些物资上,心中暗自思量。他问:“有药品和塑料皮吧?每次都喜欢搞这些。”
白游巡使应和道:“是!花娘大人特意嘱咐,药品和塑料皮都有,都是按照大人的要求准备的。”
白娘娘也走过来,她的声音柔和而温暖,说道:“都往我药铺里搬吧,这几日我不收诊费就是了。”
白游巡使再次作揖,他的声音中带着一丝恭敬和严肃,说道:“查察司在人间的陈晓橙少司命大人亲自吩咐了,驾鹤山南评宫的香火都是给这次的无主灾民买路的。”
小阎王点点头,他的眼中闪过一丝了然,显然对这个消息并不感到意外。他说:“各地的香火都有收到一些,不过,既然她是亲自说的,你得空也回去表达我的感激。”
说着,小阎王的手中突然出现了一把五帝钱,这些古铜色的钱币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每一枚都蕴含着力量。他接着说:“不是什么贵重的法器,算是一点心意。”
白游巡使双手接过五帝钱,他的心中微微一动,数了数共有二十五枚,正好是五组五帝钱。这不仅是一份礼物,更是小阎王对陈晓橙少司命大人的一份尊重和感谢。
白娘娘就站在旁边,她的目光柔和,仿佛能洞察一切。小阎王背着手,他的声音沉稳而有力:“我去两界便利店一趟,你们把这些给白娘娘送去。”话音未落,他的身影已经被青烟所包围,转瞬间便消失不见。
白游巡使对着白娘娘恭敬地说:“请白娘娘开道吧!”他知道白娘娘在幽冥界的地位非凡,她的智慧和能力都是众人所敬仰的。
白娘娘微微一笑,她的声音温和而充满智慧:“我来不及点货,不如鬼差们人多眼尖,一会留在我店里点帮我点点货,回头我好给你们回馈。”她的话语中透露出对鬼差们的信任和对他们辛劳的感激。
白游巡使点头表示赞同:“还是白娘娘想得周到。请吧!”他挥手示意鬼差们跟随白娘娘前往药铺,他们将在那里清点物资,确保一切井然有序。
与此同时,在三清殿里,大型祭祀依然在进行,香火缭绕,经文的诵读声此起彼伏,没有停止的意思。陈晓橙就在蒲团上跟着师父们读课业,她的眼神专注而虔诚。
突然,一阵无主的阴风吹来,带着一股神秘的力量。师父、三师父和陈晓橙都睁开眼睛看去,只见夜游巡使带着八个鬼差出现,他们一脸严肃,但看到陈晓橙的眼神时,夜游巡使的脸上露出了一丝微笑。
夜游巡使走上前,对陈晓橙说:“少司命大人,阎王大人有令,驾鹤山南评宫的香火给这次的无主灾民买路,功劳不小,特意让我走一趟给您送点小心意。”
陈晓橙站起身,她的眼神坚定:“我知道了,我会将这个消息传达给师父们。”
夜游巡使说:“有劳晓橙大人了,地府还忙着,有事您招呼我等。”说罢就和八个鬼差又不见了
陈晓橙的手中便响起了一阵铜钱的敲击声,有香客就看到陈晓橙手里无中生有的出现了一些铜钱。
她向前挪了几步对师父说:“师父,这是阎王大人赏我们的。”
师父们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慈悲和决心。三师父走上前,他的目光落在那些五帝钱上,说道:“虽然不多,但看起来品阶很高。”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赞叹,显然对这些钱币的来历和价值有所了解。
旁边的恩客听到了三师父的话,立刻兴奋起来,大声说:“阎王爷显灵了,给女道长赏赐!”旁边的人都开始复述起来,周围的人都对着三清殿的方向合十拜拜,一时之间,三清殿前变得人声鼎沸,充满了虔诚和感激的气氛。
师父看着这热闹的场面,无奈地笑了笑,说:“先拿一个高盘子,放在供台上供奉吧。回头有时间了再用红绳编起来。”他的声音平静而有力,让周围的人声渐渐平息下来。
三师父站起来,他的眼神中闪过一丝决断,说:“现在也没事,我再找几个出来编成一把铜钱剑挂起来好了。”他的提议立刻得到了师父的赞同,师父点点头,表示支持。
三师父就回屋去找东西了,他的动作迅速而熟练,很快就找来了红绳和其他必要的工具。陈晓橙在一旁看着,心中有些惊讶。她原本以为师父会将五帝钱分成五份,给师兄们留作法器,没想到师父会让三师父做成一个铜钱剑。
陈晓橙心想,这把铜钱剑一定有着特殊的意义,来自冥界的法器总是要比人间的法器厉害得多,就如她那些空符纸一般,法器的力量是不可忽视的。
三师父的动作很快,他的手指灵活地穿梭在红绳之间,将五帝钱一一串联起来。不久,一把铜钱剑就在他的手中逐渐成形。这把剑散发着淡淡的光芒,每一枚钱币都仿佛蕴含着古老的力量。
师父看着三师父手中的铜钱剑,满意地点了点头。他对陈晓橙说:“这把剑是因你而得,你把它放在三清脚下,受万人供奉吧。”
陈晓橙接过铜钱剑,她能感受到剑身中蕴含的力量。她郑重地点了点头,然后就往三清塑像走去,三师父也跟着过去,还念起了净身咒。
夜幕降临,三清殿前的香火依旧缭绕,仿佛是神明对这片土地的守护未曾停歇。南评宫出现的神迹虽然未在新闻中被大肆宣扬,但关于它的传说却像野火一样迅速在民间传播开来,而这一切的焦点,自然落在了陈晓橙这位女道士的身上。
尽管新闻媒体对于神迹的细节保持沉默,但南评宫开设粥铺和捐献香火的善举却被当地新闻广泛报道。陈晓橙的名字,就像被春风拂过的种子,迅速在人们的口中生根发芽,成为了一个响亮的名号。
为了进一步扩大影响力,李茂和佟力这两位老总租下了步行街上的大屏幕,开始滚动播放有关南评宫的报道。这不仅让那些未曾亲眼见过陈晓橙的人们,对她的名字耳熟能详,也让南评宫的善行更加深入人心。
步行街上,巨大的屏幕成为了新的焦点,吸引了无数行人驻足观看。屏幕上,陈晓橙的形象时而出现在施粥的现场,时而在三清殿前虔诚祈祷,每一个画面都传递着温暖和希望。
随着名声的增长,陈晓橙感到了更多的责任和压力。她知道,自己的每一个行动都代表着南评宫,影响着信众的心。她决心更加努力地修行,不仅要在物质上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更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指引和慰藉。
在三清殿内,庄严肃穆的祭祀仪式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香火缭绕,如同一条条蜿蜒的龙,盘旋在大殿的每一个角落,将空气中弥漫着的神圣气息紧紧包裹。经文的诵读声此起彼伏,如同海浪一般,一波接着一波,涤荡着信众们的心灵。
陈晓橙坐在蒲团上,她的声音清脆而坚定,与师父们一起诵读着课业。她的眉宇间透露出一股超脱的宁静,仿佛外界的喧嚣与她无关。然而,随着陈晓橙名声的扩散,越来越多的人慕名而来,他们聚集在三清殿外,希望能够一睹这位女道士的风采,甚至有人开始拿出手机,就为了给她拍张照签到。
不久,三清殿的蒲团区域变得拥挤起来,人群的喧嚣声开始影响到祭祀的进行。三师父见状,立刻采取行动,他指挥着几位道士,将蒲团区域用布幔拦了起来,以控制人群的涌入,保证祭祀活动的庄重和神圣不被打扰。
与此同时,陈晓橙的师兄们也在忙碌着。他们陆陆续续拿到了帐篷和物资,与当地的军队一起投入到了救治工作中。在这个地质灾害频发的地区,人们的生活总是充满了不确定性,但师兄们的到来,无疑给他们带来了希望和安慰。
勘测设备被安置在了关键位置,它们能够监测土质的松动情况,为预防灾害提供了重要的数据支持。四师兄则发挥了他的专长,他带领着一支队伍进山寻找草药。这些草药对于救治伤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他还与军队合作,寻找一条可以步行的小路,以便物资能够更顺利地进出这个被封锁的区域。
林悦在家中,忙前忙后地帮着母亲照顾着生病的舅舅。直到夜幕降临,家中的事情暂时告一段落,她才得以坐下来喘口气,顺手打开了电视。屏幕上正播放着南评宫的新闻,画面中陈晓橙的身影频繁出现,她正在指导着粥铺的运作,为需要帮助的人们提供着热腾腾的粥食。
林悦的母亲在一旁看着新闻,不无感慨地说:“还瞧他们干什么?我们也惹不起他们,如今他们得势了,也不会想着我们如何。”她的话语中带着一丝无奈和辛酸,对于南评宫的态度显得有些复杂。
林悦听了母亲的话,却是另一种想法。她想了想,然后说:“怎么说陈晓橙帮过我们,妈你不也跪过她吗?我是知道我嫉恨她也没有意义,何况南评宫的三师父让警察们找到我,我才活下来。我也没有什么能感谢人家的,再说这种话有什么意思。”
林悦的语气中透露出一种成熟和豁达,她知道怨恨和嫉妒不会带来任何好处,如今那些以前走动的朋友也没有几个回村来看看她,她也成熟了很多。
林悦的母亲听了女儿的话,沉默了一会儿,然后摇了摇头说:“我们手头也不宽裕,你要是想表心意就把厨房的半袋糯米泡了,明早蒸了送去他们的粥铺,别的我也拿不出来。”她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还是希望女儿能够表达一下感激之情。
林悦点了点头,她知道家里的情况,也不期望能够做出什么大的贡献,但哪怕是一点点的帮助,也是她的心意。她说:“山上应该有笋子了,我去找找。”她记得南评宫的道士们曾经提到过,山上的野味也是他们欢迎的物资之一。